食物的美味通常用色、香、味來評定,尤其尚未靠近食物時,第一眼食物的樣貌和色澤,往往決定該食物的吸引力。不過大半的食物除原本有美麗的外表外,通常烹調後,就會顏色變得較為灰暗或者深沈,而許多食物也因為保存或加工,而使食物原本艷麗的顏色變淡,甚而改變色貌,因而影響消費者對品質的判斷,所以業者就會開發出許多色素,來改善此一問題。
目前可將色素分為天然色素及人工合成色素二大類,雖然法定的人工色素可用,不過近來食安問題頻傳,即使人工色素可限量添加於食品中,仍然很多人敬謝不敏。
好好認識食用色素
使用食用色素無非強化食物之外觀或風味,來增加吸引力以促進食慾,並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早在十八世紀就有人發明人工合成的色素,之後這些色素就被廣泛應用於食品中,我們就天然色素及人工合成色素二大類來好好地聊一下吧。
人工合成色素有煤焦色素有好幾種,包括紅色6號、紅色7號、紅色40號、黃色4號、黃色5號、綠色3號、藍色1號、藍色2號、煤焦色素鋁麗基等。舉例來說,紅色6號常添加於餅乾、果凍、果醬、調味醬、清涼飲料及糕點等食品;綠色3號則常添加於抹茶口味的餅乾或飲料等食品。
坦白說一般業者喜歡人工合成色素,因為此類色素具有色澤鮮豔、著色力強、穩定性好等優點,最重要的是比較便宜,不過多數的人工合成色素需由含苯環的化學物質所製成,所以多多少少都有毒性,加上許多動物實驗發現,人工色素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於是允許使用之人工合成色素品項有逐漸減少,且產量降低的趨勢。
如果人工色素大家有疑慮,那麼天然色素呢?天然色素的種類可多了,目前已開發之天然食用色素大約一百種以上,安全性高且多含有營養價值和療效,舉例來說,類胡蘿蔔素添加微量就可以使食品呈現鮮豔的顏色。類胡蘿蔔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包括海藻黃素、葉黃素、紫黃素、番茄紅素、辣椒紅素等。這些類胡蘿蔔素有需多健康功效,攝取後會在肝臟會轉化成維生素A,可以預防乾眼症及增強免疫力。
在講究天然及養生的現今環境下,天然色素可說是大家的最愛。此類食用色素大部分來自於植物,除了剛才提過的類胡蘿蔔色素,還包括來自葡萄、蔓越莓的花青素等,不過天然色素穩定性不如人工色素,且價格也較高,廠商是否會因為成本考量,而捨棄天然色素不用而改用天然色素,就要考驗製造商的道德良心了。
食用色素到底安不安全
原則上合法食用色素必須要有一些使用條件,包括無毒無害、著色容易、使用簡單,並且添加於食品中無副作用,且不會與產品產生化學變化。經過衛生單位認可的色素,在使用劑量內,應不會造成健康上的危害,比較擔心的是,業者為使效果顯著,因而劑量加高,或者使用品項不符,造成產品種類混淆,例如銅葉綠素是合法的色素,不過僅能添加於口香糖中,但是如果添加於油品,會使油品的顏色變化,可使一般油品偽裝成高價的橄欖油,如此添加方式就是一種違法行為,而銅葉綠素添加於油品中,劑量可能會加高,攝取量因而增加,就可能嚴重影響健康。
過量食用色素會有什麼健康危害
合法使用的色素,攝取後在人體內可自行代謝,不過幼兒代謝速度慢,攝取過量比較容易產生問題,最多色素攝取過量大部分比較容易發生的品項,大都是糖果或飲料。由於食用色素價格低廉且使用容易,而且比天然的色澤來得明亮,對於無法判斷食品原色的小朋友,如此鮮麗的顏色會增加吸引力,為使產品更有競爭力,通常廠商都會考慮添加食用色素。
國外的研究顯示,幼兒攝取較多此類的食品,如果含有較多的人工色素或添加物,比較容易有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因此國內營養學專家大都建議政府應參考歐盟的做法,在食品包裝上明確標示色素或添加物可能對兒童造成的潛在影響,讓家長在選購上有參考的依據。
違法添加的色素才真的可怕
目前有些色素不在衛生單位認可之內,例如野生的鮭魚肉顏色為艷麗的橙色,而養殖的鮭魚如果沒有餵食蝦子,魚肉顏色就會變得灰暗,因此就有不肖業者以斑螯黃素染色,而使養殖的鮭魚有也有如野生鮭魚的顏色,以增加賣相,不過斑螯黃素有肝毒性,因此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另外,黃魚、豆干也有部分廠商違法添加工業用的色素─皂黃,而此種色素,原使用於紙、肥皂、皮革染色,用於豆干會使其顏色更為豔黃,不僅賣相佳而且烹調後不會褪色,不過此色素是脂溶性,食用後不易分解和代謝,長期食用會造成肝病變,甚而造成肝癌。
以石油工業產物煤焦為原料合成的黃色四號,也是常被違法使用的色素,相信大家在吃便當時,常會出現一片異常黃的醃蘿蔔乾,通常就是使用黃色四號,而餅乾、糖果、飲料也常放黃色四號,此類色素毒性相當強,容易引起過敏症狀,包括蕁麻疹、氣喘等。
由於國人對於食品的選擇,還是傾向先以外觀來判定,所以顏色艷麗的食品往往較受青睞,如果未能透過教育,從小就教導小朋友食物的正確選購方式及添加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加上身為父母在採購食物時也沒有警覺性,那麼廠商在市場競爭下,必然還是會優先考慮以添加色素來吸引消費者,如此非民眾之福。除了從教育著手,改變大家選購食物的態度外,深切期望衛生單位應嚴格為民眾把關,讓民眾在選購時食物時能夠更安心,如此才能真正地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