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8年,海峽兩岸的歷史發展出現重大轉折,許多人的人生走向也因此改變,上百萬人的國軍部隊及眷屬,跟著國民政府轉進台灣。隨著時光流轉,這一批因為政治因素而離鄉背景的移民,逐漸在這塊土地上安家落戶,慢慢形成了所謂的「眷村」,以及在其中生活與成長的特殊族群。

他鄉變家園

  早晨十點多,我們抵達位在台北市巷弄間的「海真私房菜」餐廳。餐廳裡正在進行中午營業的準備,八十多歲的趙媽媽悠然地在裡面幫忙;她是餐廳負責人趙海真女士的母親。餐廳裡的人員們都稱呼她趙媽媽,一如眷村孩子們對鄰居媽媽的稱呼。我雖然與她素未謀面,但初見也同樣這麼稱呼她,如同理所當然般自然。
 
  趙媽媽的故鄉在福建福州,如同眾多外省軍民,當年在危危顫顫的情勢下,和先生一同跟著國軍隊來台灣,落腳於位在新竹關東橋的陸軍眷村。眷村裡的住民來自四面八方,許多人尚有至親遠在對岸,信息不通、音訊渺然,村子裡的人們往往只能依賴彼此,互相幫助、互相安慰,因此培養出特殊的革命情感。直至今日,仍與眷村裡的朋友們保持聯繫,只是年紀已長,不免喟嘆許多老友已然不在人間。
 
  不過,在先生自軍中退休之後,由於當時三個女兒、兩個兒子逐漸長大,夫婦倆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於是遷居北上,來到了台北。趙伯伯開設餐廳,趙媽媽則在家照顧孩子。轉眼間,「來台灣已經六十多年了。」趙媽媽悠悠地說。原本為了逃離戰禍而遠赴他鄉,然而一生歲月皆已留在此地,當年的異地,如今已是今日的家園。  

貧乏中創造豐裕

  近年來,常聽到來自眷村的子弟提到孩提時代最深的印象,往往就是「一家烤肉萬家香」了,由於眷村中的成員各省都有,各家媽媽的拿手菜各不相同,往往都會禮尚往來、互通有無,今天張家蒸包子饅頭,左右鄰居家晚上便有熱騰騰的包子可吃;明天李家煮水餃,對門王家的桌上便多一盤碩大的水餃。吃著誰家的菜對了味口,下一回自家媽媽也會自己試做。在眷村中長大的孩子們,就這麼在小小的村子裡,吃遍了大江南北。

「海真私房菜」餐廳的酒糟鰻魚蘆筍

酒糟鰻魚蘆筍

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台灣,物資缺乏,大多數民眾的生活並不富裕,眷村家庭亦然,往往靠著軍隊補給的油、鹽、米和煤炭,以及軍人爸爸的微薄薪俸,勉強養家。而且那個年代一個家庭有四、五個孩子是很普遍的,像趙媽媽就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於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養育子女,讓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吃得飽、吃得營養,便成了眷村媽媽們的重責大任。

趙媽媽要介紹的兩道菜:「酒糟鰻魚蘆筍」、「冬瓜紅燒香菇」,不僅材料簡單,作法也相當容易。她說,早年在眷村的日子很苦,不僅採買時要選用便宜的食材,如酒糟鰻魚,因為鰻魚在產季時很便宜,又是屬於福州菜,所以常是桌上佳餚。此外,所有的食材都會充份利用,以紅燒冬瓜來說,是給孩子帶便當的菜;而處理冬瓜時切下的皮和饢(中間的冬瓜子)也會留下,加水熬煮後的湯加入冰糖,便成炎炎夏日的降火飲品;製成冰棒,就成了孩子們消暑的甜點。

追本溯源,眷村孩子們獨特而豐富的飲食經驗和記憶,多半來自於媽媽們利用有限資源的創意和巧思。

現代許多人或餐飲業者,因為怕麻煩,常會利用一些加工食品或加工調味料來節省成本、加快烹調速度或是增添料理的風味。但在趙媽媽手下,簡單便宜的食材輕輕鬆鬆就能變出香味四溢的菜餚,就算是忙碌的上班族,或是廚房新手,烹煮這兩道菜都能游刃有餘。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保存食物不易,因此取得便宜、當季的食材,烹煮新鮮的菜餚,成了趙媽媽料理時的最大原則,不但能節省費用,減少浪費,家人也總能吃到最新鮮的食物;如同現代營養學所示,這樣的食物也保留了最多的營養。

其實,這不也正是當今台灣甚至世界諸多名廚在倡導的觀念,使用天然素材,選擇當季、現採的環保新鮮主張!

「海真私房菜」餐廳的冬瓜紅燒香菇

冬瓜紅燒香菇

餐飲消息

地中海飲食是很受現代營養學推薦的一種飲食方式,源自於環地中海地區及國家的傳統飲食形態,以大量蔬果、橄欖油,適量紅酒為重要特色,其簡單、清淡卻富含營養的飲食內容,被認為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並降低發生諸如中風、阿茲海默症等腦部病變的發生率。

  其實早在1945年時,一位在駐紮在義大利Pioppi地區的美國醫師Ancel Keys就已經注意到地中海地區的飲食特色對健康有益,可惜當時未獲得重視。到了二十世紀後期,營養學家發現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希臘、南義大利、西班牙、摩洛哥等國家的居民普遍長壽、心臟病發病率低,也少有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等問題,經過許多客觀的研究分析及統計,才發現了當地飲食形態的益處,並逐漸受到世人們注意。

地中海飲食有以下要點(參見「地中海飲食金字塔」):

.非精製的全穀類主食
.大量蔬菜、水果、豆類等植物性食物
.使用橄欖油、菜籽油
.適量的起士、優格等乳製品
.適量的食用魚肉、禽肉、蛋(一週三、四次)
.少量的紅肉(一個月數次)
.適度飲用紅酒
.食用堅果(代替零食)

地中海飲食金字塔(Mediterranean Diet Pyramid)

相較於喜歡大量食用肉類、奶油、人造奶油的飲食習慣,地中海飲食的內容由於攝取了大量天然的膳食纖維,少吃人造加工品,而且主要的油品來源又是富含不飽合脂肪酸的橄欖油或菜籽油,而紅酒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又具備非常有效的抗氧化效果,因此能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一些癌症的風險,還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管損傷,避免記憶力減退,降低中風和巴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

當然,造就這個地區居民的普遍健康,不單單只是因為飲食的因素,大量的體力活動以及較無壓力的生活,也是健康的重要原因。這個地區的文化中,非常重視親友的感情,和親友一同用餐,既是維繫人際關係的重要場合,也帶來身心的愉悅。

不過,廣義說來,地中海飲食不僅提供健康的飲食方式,也是是地中海地區農業、漁牧業、儲存、烹飪以及餐桌等各方面知識、技術乃至於生活文化的體現,與當地居民的習俗及慶典習習相關。因此在2010年11月17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名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