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於分子廚藝存疑,對分子料理有褒有貶。本刊特別專訪DN餐廳主廚Daniel,以他多年來接觸分子廚藝、許多消費者品嚐過他的分子料理之經驗,談談他對分子料理的看法。
Q: 可否描述一下甚麼是分子料理的哲學?
A: 分子料理就是要讓每個客人很驚喜,能夠享受到”新”的東西,讓消費者經由菜餚的特殊呈現而獲得一種特別的感官享受,也就是指用新穎的手法來設計菜餚。分子料理要用很傳統的方式去做是不太可能的。舉例來說,像「熱冰淇淋」,你要用傳統方式去做是不可能的,分子料理帶來的就是一個新的料理手法。分子料理就是一種創新、創造,但分子料理最基本的核心精神是要使用好的食材,這樣才可以研發出更好的分子料理。像做魚子醬,還有流漿球(coulant),還有泡沫形式的呈現,用泡沫做的一個sauce,最基本就是要取之於很好的、最好的食材。由於不容易,因此一百間分子料理餐廳大概只有五間能存活這樣。
Q: 請問在台灣選用在地食材來作分子料理有無其困難度?
A: 我在台灣準備的食材跟食物呈現的方式是跟在西班牙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在調味料方面。因為在西班牙是吃非常重口味的,在台灣,大家並不這麼習慣重口味。像我們說: 「鹽巴在西班牙是生活的一部分」,西班牙、葡萄牙還有義大利,他們都是,就是鹽巴都會吃的很重。但是台灣人就不會用這麼大量的鹽巴來做菜。但像是豬頰肉,我煮的時候是完全沒有放任何的鹽,然後客人還是覺得口味很重,這是因為本身肉的味道加上慢火去熬煮所產生的口感與口味。
從之前的菜餚產品到現在,我都是很堅持用台灣的食材,像是有機的生菜。魚則是每天到市場找新鮮、剛捕捉上來的,像是鮭魚、安康魚,或是新鮮的龍蝦。但在台灣,有些西餐廳,像是台式法式餐廳,其實基本上都已經喪失原本的精神。所以我比較在乎的是最原本的精神,就是不管是在哪裡,料理的精神都是一樣的。
Q: 之前我第一次聽到分子料理是台灣爆發「重組牛肉」事件,才開始知道有這樣的一個技術,對我而言,我覺得這是一種欺騙的行為。不知你對這部分的看法?
A: 重組牛肉其實是速食業者為了降低食材成本,所設計出來的產品。這就是像有時我們去麥當勞吃漢堡,明明看到業者推出三層牛肉堡,卻只要付幾十元,產品本身並沒有漲價。
Q:可是重組牛肉不應該屬於高品質、高水準的產品,不是嗎?
A:沒錯。但總是會有一些人利用重組牛肉做為降低成本的手法,就像一千人中總有一個人是不懷好意的。他們透過重組牛肉這種產品,去降低其經營成本,使他們能夠提供顧客較低廉的售價,但同時也改變食材、降低產品品質。有些業者的確會為了推出更廉價的產品,而從食材或烹調設備上去降低成本。
Q: 很多人認為食物要愈天然,對身體才會愈健康。因此分子料理這種使用化學變化、或是說十分“人為”加工的食物對身體是有害的,你的看法呢?
A: 其實分子料理並不可以說是十分’”人工“的食物。以巧克力來說,大家都在吃巧克力,它也是經由人”加工”作出來的零食。你吃的是整條的巧克力,可是我只是利用巧克力,將它轉化成泡沫,或是以sauce的型態方式呈現,但它還是巧克力。例如玉米,像我們吃整個玉米,是整個都剝來吃,但是我可以把玉米粒變成一個sauce或是玉米蛋糕。玉米含有蛋白質,分子料理只是利用玉米的蛋白質、並以別的手法把它轉換成sauce,或者是變成一塊蛋糕,可是他本質還是沒有改變,沒有添加任何東西。以米為例,平常我們是將米拿去煮飯,但”粥“則是另一種形式的呈現。就是加水,然後去滾這樣,就是將米煮成別種的形式一樣。
Q: 就你的觀察,你覺得台灣在分子料理這塊市場會愈來愈大嗎?
A: 以前大家都只有工作、睡覺,工作、睡覺,現代人開始越來越會享受,就是會去好的餐廳吃飯,喝好的酒,所以我覺得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受歡迎。
Q: 你在推出分子料理的時候,會将西班牙的元素或是文化帶進來嗎?
A: 其實我們餐廳百分之九十的菜餚就是以西班牙菜出發的創意料理,只有少部分的百分之十是分子料理。基本上百分之九十都是以西班牙菜為主,分子料理並不是我們主打的,只是網路資訊誤導了許多人。消費者要來吃,不應該說是要吃很奇怪的東西,而是要吃好吃的東西,我們可以做分子料理,但我們還是要以西班牙菜為主,這是我強調的,以西班牙菜為主的創意料理。
我的餐廳推的是簽名菜餚 (signature food),指的是主廚本身在作菜的精神,是以我為主體所推出來的個人化的創新菜餚。今天消費者要請客、要付錢,他要吃的是好吃的菜餚,而不是為了要吃分子料理。我會以這個概念切入來做菜,主廚應該要把自己當作是客人,將心比心,煮出客人會喜歡吃的菜、客人他願意付錢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