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源自印度,是一種很特別的蔬菜,具有特殊苦味,但苦後回甘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深受大眾的喜愛,是南亞、東南亞及華人飲食重要的食材,在炎炎夏日中特別讓人感到清涼舒暢,胃口大開。苦瓜也是台灣重要的果菜類蔬菜,栽培面積約有1,500公頃,以屏東、高雄、彰化、台中栽培最多。台灣苦瓜主要的產季是夏、秋兩季,但南部則是全年都可生產,是一年四季都可品嚐到的美味。
苦瓜的種類
吃苦也是”吃補”
寶島台灣一年四季都可生產苦瓜,不論是炎炎夏日或寒冷嚴冬都有不同烹調方式及食材可以搭配,經過適當的調理讓”吃苦”也變成一種享受。加上苦瓜是高營養、低熱量的蔬菜,具有消暑、解熱、明目、清心、促進食慾等功效,在享用美味的苦瓜料理當下,同時也吃進健康。依據衛生福利部的食品營養成分分析資料顯示苦瓜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的含量豐富。其中以維生素C最高,不同種類苦瓜的含量介於43~77毫克/100公克鮮重。更重要的是苦瓜所含的苦瓜鹼、三萜類等機能性保健成份,近年已陸續有許多相關研究證實苦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菌、抗病毒的功能,並且已有商品化的保健產品上市。
選購秘訣
消費者在選購苦瓜時需要注意苦瓜的表皮顏色不要呈現黃色或橘色區塊,不論白苦瓜或綠苦瓜若表皮出現局部黃化或橘色區塊,表示苦瓜已經過熟,雖然苦味變淡甚至轉甜,仍然可以食用。不過果肉質地變鬆散、口感較差。珍珠形及肋條形鱗目的品種建議選擇鱗目飽滿、表皮有光澤、發亮,果梗新鮮青翠為佳,並且要注意表皮不要有裂痕、病斑、藥斑及害蟲啃食痕跡。尖刺形鱗目品種也須注意選購色澤光鮮亮麗的果實較為新鮮。苦瓜不耐貯放,需盡量趁鮮烹調食用,才能維持風味,特別是生食作為沙拉的苦瓜越新鮮越好,營養也不會因貯藏而消耗掉。另外,苦瓜的苦味與機能成分有相關性,通常苦味較強的品種,抗氧化力及機能成分相對較高,雖不是絕對,但大多數如此。因此,建議大家吃苦瓜時盡量多樣化,不要單只選擇不苦的苦瓜。
結語
苦瓜雖然苦口,但是營養高、對身體健康幫助很大,雖不是高貴的食材,絕對是高價值又親民的食物。而吃苦瓜的趣味在於味覺的變化轉折,先由苦轉淡,細細咀嚼後慢慢回甘。就如人生,雖然感覺是苦,仔細品味終究也會得到甘甜美味。建議大家多多食用苦瓜,不但有益健康,更能享受這苦盡甘來的人間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