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伯的醬香 單方豆純釀造醬油
Editor|Alice
客家人擅長醃漬、製作醬料,桔醬、破布子醬與醬油皆是客家料理的靈魂。屏東六堆的「中堆」竹田,過去便是釀造醬油聞名的地區,有「黑鄉」美名。豆油伯廠區即座落於有烈日豔陽與潔淨好水的竹田。
由豆油伯行銷總監李明芳(Lulu姊)與弟弟李誠忠廠長攜手,一主外開發市場與行銷經營品牌、一主內追求釀造高品質的台灣全豆醬油,將這間傳統醬油廠帶入全新時代。
![豆油伯行銷總監李明芳Lulu 姊(右)與弟弟李誠忠廠長( 左),一主外、一主內共同經營父親的醬園。]()
豆油伯行銷總監李明芳Lulu 姊(右)與弟弟李誠忠廠長( 左),一主外、一主內共同經營父親的醬園。
竹田醬油園的曙光 豆油伯的轉型之路
「媽媽很重要,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Lulu 姊說母親是豆油伯轉型的關鍵人物,不僅陪伴父親李安田於1972 年白手起家成立「原味醬園」,也是照顧著一大家子的台灣「戇查某」(gōng-tsa-bóo)。不捨父母親辛勞,是Lulu 姊決定返鄉與弟弟李誠忠攜手經營醬油廠的主因。
多數傳統醬油廠以家庭工作坊為主,從釀造醬油、銷售到回收貨款,往往需歷時半年。且在消費市場轉型、食品安全標準提升後,這類小廠更面臨經營困境。
Lulu 姊接手後認為,要讓醬油廠得以良好運作,現代化是首要工作。從公司稅務制度的導入、員工
福利規劃、衛生流程建立,乃至工廠設備的升級,一步步將父親的原味醬園從傳統家業,轉型為符合HACCP 認證的豆油伯。
![豆油伯花費許多力氣,從最初原味醬園到建立自有品牌,從傳統醬油廠轉型為現代化食品廠。]()
豆油伯花費許多力氣,從最初原味醬園到建立自有品牌,從傳統醬油廠轉型為現代化食品廠。
台灣本地契作大豆 一杯黑豆茶開始的革命
醬油的重要原料是大豆,豆油伯自 2015 年起全面選用台灣本地非基因改造大豆,與多位在地農夫契作,其中包含屏東長治、萬丹、佳冬等地的農民。黃豆、毛豆與黑豆,皆屬於大豆的不同品種。這些品種因土壤與季節而千變萬化,隨著時間也醞釀出每款豆油伯醬油的獨特風味。
![豆油伯醬油為整顆大豆釀造的單方豆醬油,大豆熟成後按表皮顏色又分為黃豆、黑豆。]()
豆油伯醬油為整顆大豆釀造的單方豆醬油,大豆熟成後按表皮顏色又分為黃豆、黑豆。
Lulu 姊拿起一杯滿州小黑豆茶談起豆子經:「滿州小黑豆是屏東本地農民放養在農地裡的品種,高
雄農改場有機技術轉殖後交由農民種植,但產量少、價格又高,是國外黑豆價格的五倍。」在「毛豆先生」周國隆博士的推薦下,Lulu 姊初次品嘗滿州小黑豆茶,發現前所未有的清甜香味,更引起對台灣各種豆種釀造醬油風味的好奇心,讓豆油伯走上台灣單方豆釀造之路。
![毛豆實際上是大豆的八成熟狀態,在豆莢綠色且有茸毛時採收。]()
毛豆實際上是大豆的八成熟狀態,在豆莢綠色且有茸毛時採收。
正因為對豆子的重視,豆油伯主動與農民合作,由產地開始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建立穩定的原料來源。且豆油伯重視原料的保存,李誠忠廠長展示儲存大豆的冷藏庫,表示這些保存的豆子,不僅是醬油廠的庫存,更是農民欠收時,可以調用的重要種子庫,豆子發芽率高達九成。
從契作到收購,從烘豆到入麴,每一階段都講究,也讓豆油伯得以維持小規模但高品質的產能。
![豆油伯與台灣農民合作,使用台灣在地契作的非基因改造大豆,圖為長勢良好的豆田。]()
豆油伯與台灣農民合作,使用台灣在地契作的非基因改造大豆,圖為長勢良好的豆田。
醬油精品不只是技術 全豆釀造的職人精神
豆油伯的所有醬油皆以整顆大豆釀造,而全豆為什麼重要?除了風味之外,更多是豆油伯對精品醬油的追求。
2018 年起,衛生福利部公告「包裝醬油製程標示之規定」,醬油必須要標註清楚原材料,消費者可從成分表中辨別,醬油是否為全豆釀造,抑或是壓榨沙拉油後剩餘的脫脂豆片所釀造。
![李誠忠廠長會不定期開缸攪拌確認大豆發酵狀況,發酵缸周圍搭建的圍網阻擋蚊蟲靠近。]()
李誠忠廠長會不定期開缸攪拌確認大豆發酵狀況,發酵缸周圍搭建的圍網阻擋蚊蟲靠近。
此外,醬油外包裝也需標明「總氮量」,區分醬油的等級。總氮量品質由高至低分為甲、乙、丙三等級,豆油伯生產的全豆釀造醬油全都符合甲級標準,甚至遠遠超過甲級的合格線。
李誠忠廠長談起醬油的釀造過程,坦言其中沒有什麼花俏的技術,都是按部就班的來。「但越是簡單的流程,就越要把細節顧好。」這種對醬油工藝的尊重,是豆油伯品質逐步獲得市場肯定的關鍵。
![發酵後的醬醪味似甜麵醬,鋪平在棉布上壓榨生醬汁進行熟成。]()
發酵後的醬醪味似甜麵醬,鋪平在棉布上壓榨生醬汁進行熟成。
回家的醬香 釀出台灣醬油的風土哲學
正因如此,許多家庭嘗過一次豆油伯的醬油後便回不去了。李誠忠廠長分享,「有許多媽媽買醬油回家作料理,小孩的舌頭最精,一嘗就知道不一樣」從此只想吃豆油伯的好醬油;他也期盼,豆油伯的醬油能成為更多人心中「家」的味道。
![熟成後的生醬汁經攪拌烹煮與調味,填裝到玻璃瓶裡即是美味豆油伯醬油。]()
熟成後的生醬汁經攪拌烹煮與調味,填裝到玻璃瓶裡即是美味豆油伯醬油。
從家族事業的延續,到對農業、食品與制度的改造,豆油伯的成功並不是奇蹟,而是一段用客家精神煞猛打拚(客家語:努力打拼)出來的路,是一家人對土地的信任、對專業的執著,與樂善好施的心態。
![從標籤可以知道醬油的等級、釀造方法判別品質,買好醬油標籤是關鍵!]()
從標籤可以知道醬油的等級、釀造方法判別品質,買好醬油標籤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