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ters慶城店搶先全球 開啟全新早午餐派對風潮

Editor|Heather

源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Hooters美式連鎖餐廳,台北慶城店開業至今28年,今年暑假搶先全球推出全新「早午餐派對」,每週六、日以及三天以上連續假日上午10:00起供應7款個人早午餐、3款豐盛拼盤,結合卡法司、牛小排、墨西哥塔可等美式經典,搭配多項飲品優惠,打造早午餐時段的歡樂酒時光。

Hooters慶城店為了補足近年較缺乏的美式早午餐版圖,引領美式早午餐新風潮,讓顧客一早就能享受Chill小酌、豐盛拼盤的快樂時光。不只適合朋友聚會、週末約會,更能一邊大口吃肉、一邊欣賞大螢幕轉播的大谷翔平的精彩賽事,把歡樂與美食一次享受到底。

三款主題拼盤登場 鹹甜創意到大口吃肉一次滿足

Combo A呼呼大滿足「卡法司」

全新菜色卡法司由台灣廚藝團隊獨家開發,厚法式吐司夾入卡門貝爾與美國切達起司,表面撒上糖粉,鹹甜交融、香濃誘人,全球僅在慶城店吃得到。

Hooters美式連鎖餐廳的Combo A呼呼大滿足「卡法司」早午餐拼盤

Combo A呼呼大滿足「卡法司」早午餐拼盤

Combo B 大口吃肉「燃燒卡路里」

各式肉類料理集大成,包含炙燒牛小排、碳烤豬肋排、煙燻鮭魚,其中全球統一配方的煙燻烤雞翅經過秘方醃製24小時候,經過90度慢烤與220度高溫酥烤,帶有胡桃木燻香,香氣十足、皮脆多汁。

Hooters美式連鎖餐廳的Hooters girls與Combo B 大口吃肉「燃燒卡路里」早午餐拼盤

Hooters girls與Combo B 大口吃肉「燃燒卡路里」早午餐拼盤

Combo C塔可餅當家「大滿貫」

以酥香墨西哥雞肉塔可餅為主軸,搭配多樣豐富配菜:厚切培根、德國豬肉香腸與美式炒蛋搭配松露等,適合喜歡手拿、自由搭配吃法的饕客。

Hooters美式連鎖餐廳的Combo C塔可餅當家「大滿貫」早午餐拼盤

Combo C塔可餅當家「大滿貫」早午餐拼盤

獨家卡法司與優格杯登場 早午餐變得更有趣

Hooters慶城店提供的個人早午餐,讓你一個人也能輕鬆開趴。全球獨家的「卡法司組合」,將卡門貝爾與切達起司層層夾入金黃法式吐司,搭配香烤季節蔬菜、厚式培根與美式炒蛋,打造鹹甜交織的經典早午餐主角。更驚喜的是,搭配的「蜂蜜烤葡萄」藏身於烤時蔬之中,刷上蜂蜜醬汁後入口香甜、果香濃郁,適合搭配各式酒類享用。

Hooters美式連鎖餐廳的卡法司組合

卡法司組合

「果然優格杯」以自製優格搭配當季水果與穀物麥片,健康又飽足。美式早午餐經典配角培根碎炒蛋,則在「肌力滿分雞腿排」、「紐奧良辣肉醬起司餅」和「活力無限牛排餐」中都能品嚐到。如偏好清爽風味,「布拉塔起司火腿沙拉」以蜂蜜油醋醬搭配賽雷諾火腿,每一口都充滿義式輕盈。

Hooters美式連鎖餐廳的布拉塔起司火腿沙拉

布拉塔起司火腿沙拉

 

Hooters慶城店
電話:(02)2716-5168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慶城街18號
 
限定活動:
即日起至8/31,每週六、日11:00前入店不限消費金額,免費贈送紅白酒、氣泡酒、啤酒或非酒精飲品一杯;
早午餐時段(10:00~16:00)單桌消費滿額享限定酒類整瓶五折優惠。

 

專欄文章

豆油伯的醬香 單方豆純釀造醬油

Editor|Alice

客家人擅長醃漬、製作醬料,桔醬、破布子醬與醬油皆是客家料理的靈魂。屏東六堆的「中堆」竹田,過去便是釀造醬油聞名的地區,有「黑鄉」美名。豆油伯廠區即座落於有烈日豔陽與潔淨好水的竹田。

由豆油伯行銷總監李明芳(Lulu姊)與弟弟李誠忠廠長攜手,一主外開發市場與行銷經營品牌、一主內追求釀造高品質的台灣全豆醬油,將這間傳統醬油廠帶入全新時代。

豆油伯行銷總監李明芳Lulu 姊(右)與弟弟李誠忠廠長( 左),一主外、一主內共同經營父親的醬園。

豆油伯行銷總監李明芳Lulu 姊(右)與弟弟李誠忠廠長( 左),一主外、一主內共同經營父親的醬園。

竹田醬油園的曙光 豆油伯的轉型之路

「媽媽很重要,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Lulu 姊說母親是豆油伯轉型的關鍵人物,不僅陪伴父親李安田於1972 年白手起家成立「原味醬園」,也是照顧著一大家子的台灣「戇查某」(gōng-tsa-bóo)。不捨父母親辛勞,是Lulu 姊決定返鄉與弟弟李誠忠攜手經營醬油廠的主因。

多數傳統醬油廠以家庭工作坊為主,從釀造醬油、銷售到回收貨款,往往需歷時半年。且在消費市場轉型、食品安全標準提升後,這類小廠更面臨經營困境。

Lulu 姊接手後認為,要讓醬油廠得以良好運作,現代化是首要工作。從公司稅務制度的導入、員工
福利規劃、衛生流程建立,乃至工廠設備的升級,一步步將父親的原味醬園從傳統家業,轉型為符合HACCP 認證的豆油伯。

豆油伯花費許多力氣,從最初原味醬園到建立自有品牌,從傳統醬油廠轉型為現代化食品廠。

豆油伯花費許多力氣,從最初原味醬園到建立自有品牌,從傳統醬油廠轉型為現代化食品廠。

台灣本地契作大豆 一杯黑豆茶開始的革命

醬油的重要原料是大豆,豆油伯自 2015 年起全面選用台灣本地非基因改造大豆,與多位在地農夫契作,其中包含屏東長治、萬丹、佳冬等地的農民。黃豆、毛豆與黑豆,皆屬於大豆的不同品種。這些品種因土壤與季節而千變萬化,隨著時間也醞釀出每款豆油伯醬油的獨特風味。

豆油伯醬油為整顆大豆釀造的單方豆醬油,大豆熟成後按表皮顏色又分為黃豆、黑豆。

豆油伯醬油為整顆大豆釀造的單方豆醬油,大豆熟成後按表皮顏色又分為黃豆、黑豆。

Lulu 姊拿起一杯滿州小黑豆茶談起豆子經:「滿州小黑豆是屏東本地農民放養在農地裡的品種,高
雄農改場有機技術轉殖後交由農民種植,但產量少、價格又高,是國外黑豆價格的五倍。」在「毛豆先生」周國隆博士的推薦下,Lulu 姊初次品嘗滿州小黑豆茶,發現前所未有的清甜香味,更引起對台灣各種豆種釀造醬油風味的好奇心,讓豆油伯走上台灣單方豆釀造之路。

毛豆實際上是大豆的八成熟狀態,在豆莢綠色且有茸毛時採收。

毛豆實際上是大豆的八成熟狀態,在豆莢綠色且有茸毛時採收。

正因為對豆子的重視,豆油伯主動與農民合作,由產地開始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建立穩定的原料來源。且豆油伯重視原料的保存,李誠忠廠長展示儲存大豆的冷藏庫,表示這些保存的豆子,不僅是醬油廠的庫存,更是農民欠收時,可以調用的重要種子庫,豆子發芽率高達九成。

從契作到收購,從烘豆到入麴,每一階段都講究,也讓豆油伯得以維持小規模但高品質的產能。

豆油伯與台灣農民合作,使用台灣在地契作的非基因改造大豆,圖為長勢良好的豆田。

豆油伯與台灣農民合作,使用台灣在地契作的非基因改造大豆,圖為長勢良好的豆田。

醬油精品不只是技術 全豆釀造的職人精神

豆油伯的所有醬油皆以整顆大豆釀造,而全豆為什麼重要?除了風味之外,更多是豆油伯對精品醬油的追求。

2018 年起,衛生福利部公告「包裝醬油製程標示之規定」,醬油必須要標註清楚原材料,消費者可從成分表中辨別,醬油是否為全豆釀造,抑或是壓榨沙拉油後剩餘的脫脂豆片所釀造。

李誠忠廠長會不定期開缸攪拌確認大豆發酵狀況,發酵缸周圍搭建的圍網阻擋蚊蟲靠近。

李誠忠廠長會不定期開缸攪拌確認大豆發酵狀況,發酵缸周圍搭建的圍網阻擋蚊蟲靠近。

此外,醬油外包裝也需標明「總氮量」,區分醬油的等級。總氮量品質由高至低分為甲、乙、丙三等級,豆油伯生產的全豆釀造醬油全都符合甲級標準,甚至遠遠超過甲級的合格線。

李誠忠廠長談起醬油的釀造過程,坦言其中沒有什麼花俏的技術,都是按部就班的來。「但越是簡單的流程,就越要把細節顧好。」這種對醬油工藝的尊重,是豆油伯品質逐步獲得市場肯定的關鍵。

發酵後的醬醪味似甜麵醬,鋪平在棉布上壓榨生醬汁進行熟成。

發酵後的醬醪味似甜麵醬,鋪平在棉布上壓榨生醬汁進行熟成。

回家的醬香 釀出台灣醬油的風土哲學

正因如此,許多家庭嘗過一次豆油伯的醬油後便回不去了。李誠忠廠長分享,「有許多媽媽買醬油回家作料理,小孩的舌頭最精,一嘗就知道不一樣」從此只想吃豆油伯的好醬油;他也期盼,豆油伯的醬油能成為更多人心中「家」的味道。

熟成後的生醬汁經攪拌烹煮與調味,填裝到玻璃瓶裡即是美味豆油伯醬油。

熟成後的生醬汁經攪拌烹煮與調味,填裝到玻璃瓶裡即是美味豆油伯醬油。

從家族事業的延續,到對農業、食品與制度的改造,豆油伯的成功並不是奇蹟,而是一段用客家精神煞猛打拚(客家語:努力打拼)出來的路,是一家人對土地的信任、對專業的執著,與樂善好施的心態。

從標籤可以知道醬油的等級、釀造方法判別品質,買好醬油標籤是關鍵!

從標籤可以知道醬油的等級、釀造方法判別品質,買好醬油標籤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