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重新改裝地下二樓美食街,迎來曾列全球十大餐廳、米其林一星的鼎泰豐駐店。
鼎泰豐的來臨,不只是「一家知名餐廳進駐百貨公司」,更是整個新光三越南西店經營集客佈局的重新盤點,更是近年來百貨公司對餐飲的高度重視趨勢的最好證明。
「餐飲,已經從百貨公司的『配角』,躍升為最重要的『主角』,」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營業副理陳怡瑾指出,隨著網路購物的發達,當服飾、鞋包、化妝品、家用以致於家電、3C都能在網路上買到的時候,什麼事物還能吸引消費者親自到百貨公司實際走一趟?「那就是餐飲,因為這是消費者不到現場、就無法體驗的享受。」
也所以,近幾年各家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都愈做愈大、選擇愈來愈多、品牌愈來愈知名,為的就是創造消費者「非來不可」的理由,「而對新光三越南西店來說,鼎泰豐就是消費者非來不可的名店,也是整棟百貨所有餐飲最核心的角色,以它為中心,佈局各種餐飲品牌與口味。」
從「給什麼顧客就吃什麼」到「顧客要什麼就給什麼」
過去,新光三越地下二樓的美食街,走的是傳統定位:讓消費者逛街累了、餓了的時候,有個地方可以坐下來休息、填飽肚子。那時候的美食街,只是一個「有東西的地方」,經營重點在於「安全、衛生、美味」,百貨公司提供什麼、大家就吃什麼,所以以前的美食街,有很多都是些消費者不熟悉、甚至沒聽過的店。
然而現在,美食是吸引消費者來百貨的最重要誘因,「消費者期待什麼,百貨公司就想辦法生出來給客人,」陳怡瑾說,這是對百貨公司美食街經營思維的完全翻轉,消費者一改過去的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出擊與提出要求,百貨公司也對應著開始不斷分析顧客期望與喜好,創造美食街的驚喜感與新鮮感。
尤其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國內外有什麼新興當紅美食,馬上就蔚為話題,「想要吸引客人特地為了餐飲來百貨公司,安全、衛生、美味只是最基本條件,一家餐廳產品有沒有話題、能不能提供獨特的體驗,才是致勝關鍵。」陳怡瑾說。
以鼎泰豐為核心,擴散美食遊逛路線
這也是為什麼新光三越會耗費多年,從上到下總動員,也要努力爭取鼎泰豐進駐,因為鼎泰豐就是「消費者會指名想要的店」。具有高知名度、高好感度和高指名度,甚至可以說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餐廳,就算大排長龍,許多海內外客人也願意花時間等待,只求一定要吃到。
尤其百貨公司在餐飲經營上,有個常見困擾:餐廳一到下午,過了用餐時段就沒客人,造成坪效的浪費;然而鼎泰豐不一樣,從早上一開門到晚上結束營業,門口永遠都是排隊狀態,就算是下午三、四點冷門時段,依然滿滿客人,「鼎泰豐同時兼具品牌力、集客力、話題性,這種號召客人的能力,放眼業界幾乎沒有其他品牌有這種魅力。」
陳怡瑾說,這種「超級吸客機」型的店,在百貨業界中稱之為「錨」(anchor),用來形容它重量級的地位。也因此,當確定鼎泰豐進駐後,整個新光三越南西店三館的美食街和餐飲設計,就以鼎泰豐為核心,規畫與之搭配的餐飲與品牌選擇。
例如一館是本館,也是國外觀光客最多的館別,所以就以對觀光客號召力最強的鼎泰豐為基礎,放在B2美食街的核心地位,同時在B1和8樓,搭配同樣具有台灣美食指標性地位的品牌春水堂和欣葉台菜,構成一館的三大餐飲主軸,而B2其他空間,則規畫為各式台灣與日系名品伴手禮,構成「觀光客必吃必逛必買組合」。
然而除了海外客人,台灣在地客人也必須受到照顧,例如很多台灣客人發現鼎泰豐要排太久,不想等就會轉往其他地方用餐,這時該給消費者哪些其他選擇?陳怡瑾說,二館和三館則是台灣本地客人和年輕客群為主,近年台灣年輕世代出國最喜歡去的國家,分別是「日本」與「韓國」,或是再加上「泰國」,所以二館設定上則以「異國美食」為主打,以日系餐廳為主,搭配韓系與泰式餐廳,創造「新鮮潮流的異國組合」;三館則是主題餐廳,方便家庭客與團體客聚餐,滿足親朋好友等在地客群的需求。
所以在二館與三館,消費者可以吃到各種知名日系餐點,例如名代富士蕎麥麵、花月嵐拉麵、丸龜製麵的烏龍麵、勝博殿的炸豬排、大戶屋的日式定食等等,以及韓鶴亭的韓式烤肉、大心的泰式拉麵;價格設定上,也分層佈局,從100多元的小吃、200~500元的輕食、500~600元的主題餐廳都有,讓不同預算的消費者,都能在各個館別、不同樓層中,都能找到有特色又能負擔的美食;也所以三館雖然相鄰,依然能各具特色,吸引不同的目標客群。
只挑每個品項前三名廠商,做到豐富又頂級
「不過新光三越南西店一館有一個先天不利的地方,那就是空間是狹小,」陳怡瑾說,南西店一館不只是全台新光三越樓地板面積最小的一家,更比不上近年愈開愈大的新百貨。當騰出B2樓層大面積給予鼎泰豐,勢必會壓縮到美食街其他櫃位的空間,這時,如何在「店數」與「品牌數」之間做好平衡,創造「小空間但依然量多質精」的感受,就是一個必須審慎拿捏的藝術。
「百貨公司畢竟是逛街的地方,就算面積小,『豐富性』也絕對不能少,」陳怡瑾表示,空間不大,所代表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一種餐飲或伴手禮品類,只能有一家廠商進駐,怎麼精挑出最好的廠商,就是決勝關鍵。
考量到新光三越南西店位在中山商圈,最大的特色就是「超日本」,不只附近日系企業眾多、日系飯店密集,更是台灣哈日族的朝聖地,因此在挑選進駐品牌時,新光三越秉持兩大原則:「日本當地的知名品牌」與「走出國際的台灣品牌」,一舉籠絡日本觀光客、在地商務客和台灣哈日族的喜好。
所以新光三越南西店B2美食街的設計思維,是以「當客人從鼎泰豐走出來後,會想順便帶走哪些特色伴手禮?」的「觀光客視角」來思考,新光三越首先羅列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幾種伴手禮,例如太陽餅、鳳梨酥、肉干、茶葉、果乾、糕餅等等,以及日系代表性商品,如和果子、巧克力、蛋捲等等。
接著再從每個品類,找出最受歡迎的前三名品牌,由第一名依序開始與廠商洽談進駐可能。所以在南西店,你會看到台灣的天仁茗茶、千翔肉干、新東陽、糖村、阿默蛋糕、手信坊等「被寫進旅遊書中來台必買」的代表性伴手禮名店,「從消費者心裡出發,揣摩觀光客在逛百貨時,會想吃什麼、想買什麼,就是新光三越南西店美食街的佈局策略。」
未來趨勢:日系餐飲+韓系甜品+早餐市場
談到百貨公司美食街的未來趨勢,陳怡瑾表示,日本是台灣人最喜愛的觀光國家,各種日本獨特美食只要一被部落客介紹,往往馬上成為流行,加上新光三越又是日系百貨,南西店所在的中山商圈又有日系特性,「日系餐飲」未來依然是新光三越南西店持續鎖定的目標,也是做出區隔化的特色。
但在日本之外,韓國也是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新力量。隨著近年來韓流興起,電視劇中演員吃的、節目中藝人喝的、網路上明星出沒的餐廳,都在網站或部落客有專文分享,更是現在年輕世代關心的話題。
在各種韓食中,陳怡瑾個人看好「韓系甜品和輕食」是下一波流行趨勢,韓國首爾的咖啡館密度非常高,競爭激烈下,各種新式花樣的甜品輕食輩出,例如之前已經登陸台灣的「蜂巢霜淇淋」,去年首爾大流行的「花朵冰淇淋」,或是已然成為首爾必吃名店的「ISSAC土司」。「甜點輕食的流行感非常高、變化性也多,是創造網路和新聞話題、吸引年輕客人來店的重要賣點,」陳怡瑾說,未來「花式甜品」和「韓系土司」應該會是下一波百貨餐飲的重點。
另外,「早餐市場」甚至「宵夜時段」也是下一波百貨公司美食街的經營重點,「既然大家都要吃早餐,半夜也會肚子餓,為什麼百貨公司美食街不能早點或延後營業?」陳怡瑾說,美食街是單獨樓層,只要規畫得當,是有機會獨立樓層提早營運或延後關門,甚至放入更多有話題、有魅力,但因為時段因素原本不適合進駐百貨的餐飲選項與品牌,滿足更多不同時段的用餐需求,這也將是新光三越對美食街的下一階段經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