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精心修復的老建築內,透過窗格,映入眼簾的是屋外秀麗的日式庭園。飄著馬告香氣的雞湯,緩緩由壺嘴流入灰色湯碗裡。
湯裡漂盪的白色香菇,與庭園水缽裡打禪的花朵相映成趣。托著湯碗的盤子,鋪擺巧妙摺疊的藏青色花布,發揮著客家茶壽的精神,保護著湯的溫度。從老屋內到屋外,從飲食到感官,低調地安慰訪客的心靈。
老屋原本是建於1920到1930年代日據時期的中階官舍,光復後一度提供給早期林務局官員使用。隨著住客離開,這幢木造建築因疏於管理,逐漸頹圮凋零。2006年12月公告為「歷史建築」,2013年才在台北市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的媒合下,交由立偕生活文化團隊整建修復。
雖是從充滿歲月痕跡的歷史建築出發,但立偕並不打算訴說老故事。
「建築不能抽離生活與社會。」立偕生活文化董事長張巍懷研究建築史,這是他開看過世界各地許多建築之後的體悟。建築物固然是其所處時代流行的建材、形式,乃至於當時思維的呈現,卻無法描繪一時一地的時空樣貌,也無法映照出生活在其中人們的聚落精神與社會文化。
文化是生活的總和,而生活則包涵了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各種面向;建築,則是承載人類生活的空間。摒除了「人」的存在,就如同被棄置的老屋,失去與周圍時空的連結,隨著時間瓦解。
本著對老建築自身歷史的尊重,立偕團隊經過嚴謹的考據,盡可能使用傳統工法施工,復原老房子原本的形式風格,保留了木架、門窗等原始元素,屋頂黑瓦新舊並陳。保留老房子的特點,重現風華,又能透過餐廳的營運,與人進行多方面交流,創造人與城市新的生命記憶。
2014年底,老房子以「樂埔町」的樣貌重新出發,再度跨入台北的城市生活。樂,指「快樂的」;埔,是「平坦的地方」;町,則是「田地」。對於在21世紀重生的老屋,立偕賦予了它新任務──讓快樂茁壯的沃土。張巍懷希望每個來到樂埔町的客人,都能與老屋有不同時空、不同面向的接觸與交流,能從老房子的氛圍、美味的飲食饗宴和現代的藝術巧思,得到身心靈的平靜、滿足和快樂。
日式老建築裡的西方元素
飲食,是人在建築空間內重要的活動之一,能直接反射出時代的生活現狀,也是與人與環境產生連結,最快速也最普遍的媒介。立偕團隊除了希望餐飲能作為生產者、製造者與使用者之間美好心意的傳遞橋梁,也期待能與老房子本身的特色相呼應,因此選擇了「和法料理」作為餐飲基調,以融合台灣本土食材、日式調味以及西式烹調技法的料理,巧妙地隱喻日式老建築裡潛藏的西方元素。
定期更換的菜單,每每考驗著主廚蔡昀諺的創造力。或許是因為料理實力是自學而來,反而少了師承的框架限制,對於餐點的設計美學更加無拘無束。以牛小排為主角的「豐牛菊芋」,端出的是一幅立體的東方山水;看似秋日庭園裡水缽的雞湯「和悅澤水」,碗底卻是令人驚喜的法式炭烤鴨肝。東西方的料理精神與手法互為表裡、靈活運用。
說是以四季為主題的料理,卻不滿足於單純季節食材的呈現,而是將季節的意象、節氣、五行八卦的哲思融入其中。以「說秋悅秋」主題菜單為例,秋天在五行中對應的是「金」和「西方」,而「金」和「西方」在八卦中屬「兌卦」
兌為澤。用白話解釋,就是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豐收則歡欣,歡欣為「悅」;人在天地富饒中,感受湖澤養育萬物,相和喜悅之象。
菜單裡的五行八卦寓意
「仲秋蜜果」道菜是昆布柴魚高湯醃過的清甜剝皮魚,用金桔橄欖油和蜜柚調出酸香,讓人從味覺及嗅覺品嘗中秋時節特有的香氣。「和悅澤水」,漂浮著香菇的雞湯,充滿台灣山林的馬告香氣與碗底的炭烤鴨肝,讓微涼的秋日增添豐厚暖意。「濃橘愉秋」以番茄調製的修隆醬,呈現由綠轉至絳紅的景致,咬一口烤馬頭魚,發出酥脆的聲音,一如踩在秋天的落葉上。「豐牛菊芋」以菊芋帶來甜味,為牛小排帶來多層次的口感,茭白筍與菊芋片組合成一幅充滿禪意的立體山水。
蔡昀諺巧妙地利用台灣在地食材,創造出能讓人從視覺、嗅覺、味覺乃至於聽覺各種感官,感受到季節氛圍的餐點。引領樂埔町的訪客在短暫的用餐時間,從料理中體驗台灣的金秋之美。
循著老屋繪製新飲食地圖
在為樂埔町設計菜單的過程中,蔡昀諺也全台走透透尋找純淨自然的在地食材,像樂埔町特有的土鍋飯,即是選用第二屆池上冠軍米王林龍星生產的米,以手工打造的陶土鍋烹煮而成。所使用的雞肉,是由凱馨實業經過六年時間培育選種,打造出的「桂丁雞」。
還有永隆牧場以科技業方式嚴格管理飼育的「季節腴豬」,搭配不同產季的蔬果以及各式烹調方法,豬肉風味、色澤、嫩度,口感也會產生微妙變化。就連最簡單的豆腐,也是由經驗豐富的豆腐師傅選用非基改黃豆以手工製作而成。
樂埔町之外,立偕生活文化也標下了台北市的第一座糧倉及糧倉宿舍,先後在糧倉規畫設計了「樂埔滙農」超市、「一號糧倉」餐廳,以及用糧倉宿舍開闢的「喜荒.愛.仍」麵包店。循著一個又一個老建築的歷史痕跡,為城市繪製出新的飲食地圖,透過食物與人們創造新的故事。
張巍懷希望能為台灣優良的農產與飲食文化建立鏈結,因此將蔡昀諺與團隊在台灣各地發現的許多優秀農人好食材,匯集在樂埔滙農超市,照顧每個到訪者及其家庭的胃與味蕾。而在2018年11月開幕的「樂埔壹豆腐」,則是破天荒創立的手工豆腐品牌,簡單的豆腐,蘊涵的是將手工技藝繼續傳承以及想要找回真正台灣本土黃豆的真心實意。
沉靜、溫暖且繞富深意的餐飲
現在的杭州南路二段67號,樂埔町三個字定定地設置在大門旁的門柱上,彷若融入周圍社區的宅邸;早已不復荒煙漫草、令人生畏的模樣。走入木造建築內,古雅的氣氛與美妙的飲食並陳。沉靜的樂埔町,並不想驚擾呼朋引伴前來的訪客,只是愉悅地、體貼地,期盼以溫暖且繞富深意的餐飲,陪伴他們度過快樂的用餐時光,讓獨特的建築場景,融入他們的生活故事與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