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悠閒、空間寬敞、環境舒適、採光很好、可以久待、輕鬆自在、服務親切不壓迫……點開Mountain Fusion的Google地圖和臉書商家評論,這類描述占了一半以上,讓你幾乎以為這是一家「舒服專賣店」,而不是早午餐店。
「我們是一家看天吃飯的餐廳。」Mountain Fusion的品牌行銷吳鈺靈打趣說道。但當你走進百餘坪大、挑高五米、有大片落地窗讓陽光鬆軟填充的空間,就能明白天氣的確是影響來客的關鍵,「夏天是我們的旺季,但只要天氣轉陰或下雨,客人就會明顯減少。」
以櫥櫃稍加區隔的餐廳另一側,是傢俱展示區,這是母品牌Mountain Living的本業。
開設用餐區 客人建議
Mountain Living是來自新加坡的原木實木傢俱品牌,目前在全球有六家分店,2013年進入台灣市場;在台北、台中設點,但傢俱店旁邊就是餐廳的配置,只有台北旗艦店。
起初,Mountain Living只有附設角落咖啡座,但不斷有客人告訴他們「很喜歡這個空間」、「有用餐需求」,加上老闆自己也對跨足餐飲有興趣,於是便另創了餐飲品牌Mountain Fusion。
吳鈺靈解釋,餐廳僅台北限定的原因很市場導向。Mountain Living位於內湖科學園區,周間中午有大量外出覓食的上班族,是其他分店沒有的人流條件。
品牌初衷是「以人為本」、重視消費者感受的經營團隊觀察發現,內科的餐廳和早午餐店雖多,但卻缺乏讓上班族暫時逃離壓力、喘口氣、轉換心情的用餐環境。
平時愛吃早午餐的吳鈺靈常對咖啡館空間狹窄、桌距太小、椅子太硬不好坐感到困擾,雖然餐點美味,但整體感覺就是不太舒服。
居家設計 增加餐廳空間舒適度
環顧店內,Mountain Fusion的桌距寬敞、餐桌桌面大,溫潤厚實的老柚木觸感讓人安心,椅面及椅背間的弧度與身體貼合,久坐也不會腰痠背痛。看著客人放鬆談笑,不時還有上班族來辦慶生趴,要不是知道他們還沒打卡下班,這午餐餐期的翻桌率真令人擔心。
「Mountain Fusion想讓上班族不必吃得倉促,能在這慢慢聊天、舒服午休,再回去上班。」吳鈺靈一邊向我介紹:這是來自比利時無上色上漆的Ethnicraft餐桌、那是有美人桌腳的義大利Karpenter餐桌,一邊說明空間設計理念。
「一個好的空間不單純只是賣東西,而是邀請大家加入『重視舒服空間與生活品質』的行列。」吳鈺靈說,無論透過傢俱還是餐飲,品牌創辦人劉暢都希望能藉此將「自然寫意且尊重環境的生活態度、舒適愜意的生活質感、純粹的綠活美學」等嚮往,傳遞給受眾。
過去,複合式餐廳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吸引人流、創造多元收入以提升店面坪效,也就是提高店面每坪面積可以產出的營業額;然而當數位電商逐漸取代實體店,複合式餐廳的功能也逐漸轉向如何提供消費者沈浸式、個性化的體驗,並傳遞品牌概念,以加深客人與品牌間的認同與連結。
跨業品牌的本業風格
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李培芬曾指出,複合式經營的成敗關鍵,在於「跨業的新品牌,必須與本業的品牌風格一致」,否則反而容易落得兩頭空。
吳鈺靈指出,近年將家居設計結合的複合式餐廳的確在增加,除了大眾熟悉的宜家IKEA Cafe、無印良品的Café&Meal MUJI外,還有美好生活古董行、寬庭的K’space & Café等。
用餐乃每日必需,賣傢俱的開餐廳,是關聯直接且不易衝突的「產品—體驗擴充」,但Mountain Fusion如何做出品牌特色?
經營團隊沒讓Fusion(餐廳)成為輔助Living(傢俱)的附屬部門,而是分別成立兩家公司,但在同個空間平行並進、互相唱和。
在菜單設計上,Mountain Fusion和母品牌一樣不分國界,將異國料理多方融合,雖然菜式以燉飯、義大利麵等義大利菜為主,但使用的食材與烹調手法卻不時可見台式、東南亞等亞洲風情,「辣炒香椿鹹豬肉義大利麵」、「香料烤魚咖哩義大利麵」皆是。
為了要讓客人「吃起來」跟「坐起來」一樣舒服,團隊將菜餚做了許多調整,例如盡量呈現食物的自然風味、避免使用人工添加物;沙拉的食材搭配要清爽,但要有味道、有層次,且菜不能刮嘴;比較偏辣偏鹹的菜色,調味不能太重或太戲劇化,要能提味、但吃下去仍溫和舒適。
每季換菜單時,吳鈺靈會特別體醒廚房,食材處理不能麻煩客人,例如蝦子要剝殼、東西太大不好拿取或容易散開,都要避開。
除此之外,Mountain Fusion也很注重用餐環境與餐飲搭配間的細節。
團隊觀察到客人雖喜歡於陽光充分的採光下用餐,但對清涼、涼爽的感受需求亦隨之提高,所以前陣子推出上班族也能享用的「無酒精偽雞尾酒」系列飲品,以氣泡水、果醋跟新鮮花果、香草調配,帶出清新來平衡餐點。
即使是咖啡,Mountain Fusion也多選擇淺中烘焙、清爽帶酸感的單品咖啡,拿鐵則調整成牛奶較多、喝起來不燥不重的比例。吳鈺靈表示:「我們希望大家能在這裡重新整理好自己,再上工。」
用餐體驗居家生活美學
對於午餐過後的「下午小空窗」,Mountain Fusion也沒放過,近期推出繪畫、花藝、烹飪課程和下午茶套餐,仍緊扣「讓人感到舒服的居家生活美學」主軸。
Mountain Fusion相信品質會說話,開業以來沒做過行銷,只靠口碑傳開,目前熟客和新客比例各半,但無拓店打算,僅將目標專注於穩定成長、提高回客率。
吳鈺靈說,內科客群以電子資通訊產業及金融產業從業人員為主,收入及消費水準偏高,對吃的東西、使用的物品品質都很要求,過去部分客人用完餐便會表示對家具有興趣,或直接到展示廳轉轉、看看,「現在因為疫情,需要待在家的時間變長了,大家就更願意投資,吃好、用好一點。」
吃飯和挑家具的行為模式雖不同:前者是短時間內的感性體驗、後者需要長時間的理性思考,但兩者衍生出的決策目標一致,就是「把我體驗到的、喜歡的空間氛圍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