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式熟成(dry aging)是一種儲存牛肉的方式,源自美加地區,並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牛肉在不加任何包裝的情況下,置於恆溫、恆濕控制的冷藏熟成室中,利用牛肉本身的天然酵素,以及外在微生物作用,來增加牛肉的嫩度、風味、和多汁性,讓牛肉呈現最完美的味道。第一位將「乾式熟成」技術引進台灣的是現任美福餐飲行政總主廚的陳重光先生,而此篇將專訪陳重光師傅,將他自2006年來至今研究乾式熟成所累積的經驗,釐清讀者對於此熟成法的各項疑問。

乾式熟成的源起

熟成一般分為乾式熟成與濕式熟成,陳師傅舉例解釋,綠色柳丁放在室溫下,表皮從綠色放到變成黃色的過程,可以說是一種熟成的過程;若將紅柿子放在戶外自然風乾而後成為柿餅的樣子,便是乾式熟成。由於美國氣候乾燥,牛肉產量大,因此早期乾式熟成的方式多選擇在冬天、自然環境下進行,是屬於天然的熟成。但後來因為商業的需要考量,必須控制肉的品質,因此需提供肉品穩定的熟成環境,而人工打造的乾式熟成室、或是乾式熟成專用的冷藏庫便是需要的。

影響乾式熟成的條件

  1. 環境:肉品所處環境的溫、溼度決定熟成肉的品質。台灣太過潮濕,因此無法在天然的環境進行乾式熟成,因此僅能以人工打造乾式熟成室或是乾式熟成冷藏庫,而適合熟成的人工環境仍會遇到空氣對流、溫濕度改變等問題。雖然人工乾式熟成室的理想的溫度約為0度C左右;濕度約為50%,如何在熟成的過程進行溫差的控制,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2. 食材的數量與品質:由於台灣牛肉來源主要依靠進口,若進口量太少或進口部位不對,都會影響取得食材的品質。以美福餐飲為例,其針對乾式熟成的需求量是每月一噸半的牛肉,因此可以要求供應商提供較佳的部位,以丁骨和肋眼最為適合。而規格的考量以油脂為一重點,由於放置在熟成室的空氣對流會對牛肉造成風乾作用,因此油脂層較厚的牛肉,可以扮演保護組織的作用,經過分切後,這層脂肪一來可以防止血水過度蒸發,二來可以保護肌肉組織不會過度硬化,若事前修掉油脂,便不適合做乾式熟成。一般牛肉的規格會多留1X1 吋的油脂,但乾式熟成要求每塊牛肉要有2X3吋的油脂。

乾式熟成室

乾式熟成室

熟成前後的差異

牛肉在乾式熟成過程中,水份會從牛肉的肌肉組織逐漸蒸發出來。這使得牛肉的風味更加集中。牛肉自體的天然酵素會分解蛋白質,因而破壞肉內的結締組織,肉質會變的更加軟嫩。然而,熟成約14天,肉塊便會損失近18%左右的重量,這也是乾式熟成牛排價格較高的原因之一。

乾式熟成的天數選擇

牛肉在乾式熟成過程中,約在21天的時候開始散發風味,時間越長風味越加濃厚,但天數累積的結果,也會造成肉品腐敗的機會增加,因此熟成的環境相當重要,一旦溫濕度有所變化,都會讓肉品變成腐肉,有酸味產生。陳重光師傅已經嘗試過30天、55天、75天、甚至100天的乾式熟成牛肉(dry aged beef),均能呈現紅酒般、有層次的香味。

55天乾式熟成的牛排,咬起來表皮酥脆。

55天乾式熟成的牛排,咬起來表皮酥脆。

熟成後的肉品處理

熟成後的肉品拿出來經過切割處理後,以真空包裝的方式儲存約有10天的壽命。但有些業者賣不完會將其放置冷凍,冷凍儲存會完全破壞乾式熟成肉的細胞組織,而失去其特色,是錯誤的處理方式。

乾式熟成的優點

乾式熟成與濕式熟成都能使肉品有以下三項優點:產生甜味、多汁、軟嫩。但因為乾式熟成的處理會使肉品水分減少,油脂集中,因此更多出兩項優點:1. 肉品的香味更為濃郁、2. 肉的表層烤起來更能增加脆度。

如何打造乾式熟成室?

有些廚師會將冰箱溫度調整至0度C打造簡單的乾式熟成櫃,但因為無法控制其濕度,因此14天內的熟成肉尚不會出現問題,但風味卻尚未養成,但若放置到可是釋出風味的第21天,肉品便有酸味產生,成為腐肉。因此專業的乾式熟成室(櫃),是要在每一細節,包括溫度、溼度等均須講究。如果是一個成功的作品,放置100天也不會壞掉。

「有人曾提到在乾式熟成室放置玫瑰鹽來打造專業環境。」陳師傅則提到鹽的效用有三:「一是表面殺菌、二是增加礦物質風味、三則是輔助控制濕度。第三個說法較為可信,因為一旦濕度過高,鹽巴就會溶掉,可以是熟成環境改變的一個警示。」目前美福餐飲的乾式熟成室是與工程部門人員討論後自行設計的,陳師傅提到台灣尚無專業設備公司提供這項服務。

哪一國的牛肉最適合乾式熟成?

由於乾式熟成的牛肉在規格上需要一定的油脂,因此穀類飼養的牛隻較適合進行乾式熟成。因此,只要是牛肉的油脂夠、屠宰體夠新鮮、宰殺的環境衛生沒有疑慮,都是適合進行乾式熟成。

烹調乾式熟成牛肉的技術訣竅?

為迎合乾式熟成牛肉的五大特點:甜味、多汁、軟嫩、濃郁、皮脆,陳師傅建議以烤的烹調方式進行,以表面800度烤三分鐘,再醒肉、回溫。通常四分熟內的熟度是最適合的,七分熟的牛肉會過柴。

其他哪些食材適合使用乾式熟成?

陳師傅提到羊肉、豬肉、全鴨等都適合使用乾式熟成法。雞肉則因為油脂的考量,因此不建議使用。目前餐廳使用宜蘭北京種的櫻桃鴨進行21天的乾式熟成、羊肉則採用紐西蘭的春羊(spring lamb),以整個骨架直接進行21天乾式熟成,經過熟成後的羊肉通常不再具腥味,老羊(mutton)則不建議。使用美國豬肉也實驗成功,但因為供給量少,所以少用。蔬菜曾使用花椰菜,具有不錯的效果,吃起來有脆度並保有蔬菜的甜味。

花椰菜也可以進行熟成,脆度夠且味甜。

花椰菜也可以進行熟成,脆度夠且味甜。

如何教育消費者認識乾式熟成?

首先須先教育台灣消費者吃原味牛排,不再使用黑胡椒醬或是蘑菇醬,但前提是提供的牛排必須具有香味,而乾式熟成牛排便能提供這項優點。突破消費者吃牛排的傳統思維。因此在提供乾式熟成的餐廳需要有具備專業知識的服務人員對於顧客進行解說。陳師傅也期許未來的消費者到牛排館點餐不再只是指定熟度,而是也能提出要”幾天熟成”的牛排。

與廚師共勉

由於乾式熟成是將食物本身的優點,透過自然且穩定的環境方式來展現食物的最佳原味,此為自然的味道,也是廚師與消費者最想取得的價值。但陳師傅指出,有共同理念的廚師(夥伴)不好找,加上整個管理的內涵更為複雜,需要專人提供專業的照顧、時間的累積。若對展現廚師個人創意有興趣並學習領導式管理,乾式熟成的專業領域絕對可以嘗試。

餐飲消息

凌維廉(台北國賓大飯店 A CUT 主廚)

A CUT凌維廉主廚,年紀輕輕卻已經是國賓大飯店 A CUT 主廚,一路從2007年籌備A CUT至今,跟著A CUT一起成長,更憑著對牛排的熱愛,自行專研乾式熟成的技法。主廚常說;「他在研發乾式熟成系列品項時,每一種肉品的天數及所需的環境條件,他都要非常注意,真的是多一天不行,少一天就失去風味。」,如此堅持的個性,就是為了提供給客人最好品質的料理。

塔斯馬尼亞羅賓島和牛乾式熟成40天帶骨肋眼牛排

凌維廉 台北國賓大飯店 A CUT 塔斯馬尼亞羅賓島和牛乾式熟成40天帶骨肋眼牛排

  • 材料(1人份)

塔斯馬尼亞羅賓島和牛乾式熟成帶骨肋眼牛排1.5kg、蒜頭1顆

  • 作法
    1. 將熟成後的帶骨肋眼牛排多餘的油脂去除後,放置鐵板上。
    2. 撒上喜馬拉雅山玫瑰鹽及胡椒。
    3. 放入華氏1000度的烤箱內,烘烤3分鐘至上色。
    4. 再翻面烘烤至酥脆後,抹上橄欖油,靜置10分鐘回溫。
    5. 去骨後,放入烤箱內烘烤3分鐘。
    6. 再放置於鐵板上煎至酥脆後,切塊。
    7. 最後淋上牛肉原汁。

TIP

  • 如何挑選適合用來烹調乾式熟成牛排的部位 ?
    1. 凌主廚有別於使用食用穀物牛的建議,特別選用自然牛,他認為這樣的肉質香醇無腥味。
    2. 挑選肋眼的規格,至少一條要有15kg,且油脂要夠厚,保護肉色,確保在熟成過程中,不會變黑。
  • 熟成天數及溫度有無不同 ? 
    1. 主要還是要根據肉的大小及狀況去調整熟成的時間。
    2. 要隨時確認熟成室溫度誤差不能超過正負2,且要恆溫恆濕。
    3. 要隨時維持通風,確保肉品都能吹到循環風。
  • 烹調要點
    1. 適合烹調帶骨肋眼牛排的厚度為2.5cm-3.5cm
    2. 烹調帶骨肋眼牛排的鍋子,溫度要夠熱且烹調時要均勻受熱。
    3. 烹調後的帶骨肋眼牛排切記要休息10分鐘為基準,讓牛排回溫。
    4. 如烹調過程中時間縮短,休息回溫的時間也要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