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會準備豬肉,代表六畜興旺;還有禽類,金雞報喜的意思;當然一定要有魚,要讓大家年年有餘嘛!」台北福華飯店江南春餐廳主廚劉宜嘉說年菜,信手捻來就是一整串吉祥祝賀語,道道料理都寄予美好盼望與祝福。

福華飯店的年菜賣了20年,堅持不經過冷凍與物流運送;因此每年除夕在宴會廳都會聚集大批取貨人潮,像是邀請老顧客在回家圍爐前,先來跟福華敘舊團圓。

養生清燉佛跳牆燉排翅

養生清燉佛跳牆燉排翅

當天現做 常溫年菜的魅力

福華外帶年菜始於民國89年,餐飲部督導楊金燕依稀記得,當時許多家庭開始有上館子吃年夜飯的風氣,但飯店餐廳每逢年節就爆滿,客人嚷著就算訂不到位、也想在家中享用功夫菜,於是福華飯店從母親節開始試水溫,沒想到外帶商品大受好評,一賣就是20個年頭。

「媽媽每天都在做飯給家人吃,過年時,就把這苦差事交給我們專業廚師吧!」扛下數百家庭年夜飯的重責大任,劉宜嘉說,如何讓菜餚能在家中餐桌上「重現原汁原味」,即是一大挑戰。

劉宜嘉細數特選食材等級、每一道料理的繁瑣工序,例如招牌「紹興醉雞」是用整隻帶骨雞腿下去煮,熟度剛好就取出冰鎮,緊緊鎖住美味雞凍;再一隻隻人工剃毛去骨後浸泡料酒,「師傅們剝骨剝到指節都變形了!」

又好比他絞盡腦汁才把難搞的烏參處理到完美:先滷透入味,而後油炸逼出水分,跟花膠、虎掌一同呈現出滑潤豐腴口感,即使放久了也不出水。

現今外帶、外賣年菜盛行,從五星飯店到便利商店都有得買,劉宜嘉坦言競爭十分激烈,但他認為每樣食材都有其特性,冷凍後覆熱勢必會影響食材組織與風味;且年菜出貨量龐大,運送過程較難把關,因此仍堅守自己「控制得了」的外帶領域,「希望將飯店到家中的誤差值降到最低,藉以維繫客人最高的滿意度。」

主廚劉宜嘉

主廚劉宜嘉

醉雞 從第一隻照顧到最後一隻

「雖然做了幾十年的菜,但我比較相信科學。」劉宜嘉強調,為了確保每位客人帶回家的菜餚都有品質保證,沒有任何人拿到「NG品」,在烹調技術上得靠科學與經驗相輔相成。

他舉例,江南春的醉雞他閉著眼睛都會做,但一次要煮上百隻雞腿,一定會使用溫度計去確認雞腿熟度,但同時又仰賴多年經驗,深知取出速度會影響雞肉浸泡在水中的時間,因此一定要小隻的放上面、大隻的放下面才行,讓第一隻到最後一隻都被照顧得好好的。

年菜設計也不只是選用高級食材好,劉宜嘉指出,還須經過覆熱考驗。尤其魚類的脂溶性蛋白容易油水分離導致口感不佳,因此就不會選用清蒸方式,而是改以紅燒或椒鹽烹調。

劉宜嘉做年菜,有很多理性與感性,理性用在料理手法與覆熱方式,像科學實驗一樣反覆測試最適當的加熱溫度與時間。

而他的感性則在於年菜予人的祝福意象,像是盛裝佛跳牆的瓷甕,歷年來牡丹花、柿子或今年的蘋果造型,從花開富貴、事事如意到平平安安,就算一次開模就得花上40、50萬,也要為顧客討個吉利。

紹興醉雞

中秋一過就開始備料

常溫年菜無法提前製作,時間規畫與人力安排都是考驗。劉宜嘉指出,餐廳上下約30位師傅,從除夕前半個月就開始忙,每天都有備料進度要執行,食材更是從中秋節一過就開始備料。聽來十分驚人,但光是雞腿,就從去年的2噸追加到今年2.5噸,做這頓上千份的年菜,怎能不從秋天忙到冬天?

劉宜嘉一忙完中秋月餅,馬不停蹄地請採購部門開始跟廠商訂貨,替年菜食材早早卡位。他笑說,這番未雨綢繆,也是20年來吃過各種苦頭的經驗累積。他提到,過去就曾發生雞肉廠商供貨不及,緊急向同行調貨,然而品質卻不如預期,等燙完了一切開來,才發現裡頭全是淤血,600隻雞腿全數報銷從頭來過。

「從天黑忙到天黑」是劉宜嘉的過年寫照,除夕當天師傅們凌晨3、4點就要進廚房,仔細推敲不同時段的出貨量,再精準計算下鍋時間,從外帶年菜出到館內宴席的最後一道菜,一刻都沒停過。

不僅內場忙翻,楊金燕指出,年菜提領也是福華全體上下都要參與的年度盛事,連屬於後勤的總務部、業務部都得站到第一線。不只召開說明會,還會模擬演練好幾次,負責拿單的、引導客人的、包裝的、送菜的,客人的雞究竟要剁還是要全雞,樣樣馬虎不得。

她也形容,十幾個櫃台一字排開,現場唱號取貨好不熱鬧,宛如百貨周年慶。如此盛況,不僅是外帶年菜的一環,儼然已成為福華引以為傲的傳統。

招牌菜與新口味兼顧

福華年菜回流客達五成。除夕取貨當天,福華還配有機動組,若客人帶回家的菜色有任何問題,都可上門更換。楊金燕尤其知道老顧客在意的細節,「早場時段來領貨的,通常都是媽媽要帶回家拜拜,所以時間絕不能延遲、魚也千萬不能斷頭斷尾。」

回流客多,有人一吃就是十年。劉宜嘉強調,招牌菜色與創新口味都必須兼顧,例如魚是固定要角,但每兩年就會更換一次魚類與烹調方式;燉湯與甜點歷年來也有各種搭配。此外,他也針對全家大小去設計套餐菜色組合,像是魚類就曾經搭配花枝蝦排,從90歲長輩到9歲小朋友都吃得香。

顧客的好感度也反應在銷售額上,楊金燕指出,福華年菜營業額可達千萬,光是套餐就可賣500套,其餘則是單點或自由配的愛好者。她說,每年取貨都有許多熟面孔,有些人從媽媽買到當阿嬤,也有老主顧一口氣訂三套,從除夕吃到初二。

楊金燕坦言,福華的外帶年菜幾乎逼近銷售天花板,因為各項條件都已發揮到極限,「想再衝高就得從價格下手了,但我們還是想為客人守住,只好請主廚再抓緊成本。」

福華飯店

年菜菜色

紹興醉雞、虎掌花膠烏參、佛跳牆、桂花蜜糖藕、金沙大蝦佐花枝蝦排、紅燒牛腩等

店家秘訣

紹興醉雞手工去骨拔毛,保留雞凍重視品質。魚料理以紅燒或椒鹽烹調不易油水分離,且魚身不能斷頭斷尾,方便客人祭祀。堅持自製高湯,除夕當天現做。

餐飲消息

對於便利商店的年菜,你有什麼印象?「冷凍食品,一定不如現做的好吃吧?」但如果你翻開全家便利商店的年菜型錄,可能會改觀。

曾被抱怨可能不好吃、曾因爆量延誤遞送……從2002年開始參與首次年菜預購,全家便利商店會員暨電商推進部部長黃士杰18年來和團隊不斷嘗試、改善,就是要扭轉「便利商店年菜不好吃」的印象。

他說,早年冷凍調理技術、冷鏈倉儲建置都還不那麼到位時,曾打壞許多消費者對於「年菜預購」的印象,「但現在全家敢保證,消費者絕對可以準時在除夕夜前一天在店頭拿到年菜,就算吃不完放冰箱,隔天加熱再吃還是一樣好吃。」

黃士杰部長

黃士杰部長

二次覆熱都好吃的關鍵

黃士杰說,從2002年開始的各種批評,到現在年菜型錄有400多樣,各大飯店和餐飲品牌都願意合作,冷凍年菜能打進消費者的餐桌上,關鍵之一是「冷凍調理技術的精進。」全家為此花費鉅資自建中央工廠,以提升並確保食物品質穩定。

十幾年前,冷凍調理食品技術還像現在這麼成熟,「適口性」是很大問題。許多當年購買過冷凍年菜的消費者,對於微波或水蒸後食材變得軟爛、青菜變得黃褐、醬汁走味,從此拒絕冷凍年菜的上餐桌。

但冷凍調理食品技術,如今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甚至已經要求到「二次覆熱都還要一樣好吃」,畢竟年菜通常一頓吃不完,為體貼消費者,「二次覆熱」就必須納入食物製作的考量。如今不管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覆熱,餐點「適口性」不止可以媲美餐廳現做料理,最重要的是可以精準控制料理的「標準化」與「安全性」。

這也是為何如今晶華、王品、六福到米其林餐廳都願意和全家合推年菜。黃士杰分享,全家和各大飯店品牌的合作,都是採取「技轉」的方式,所有配方、原物料都採用科學管理,輔導大飯店把自家名菜變成冷凍調理食品。

黃士杰說,全家和大飯店合作,約從五、六年前開始。整個團隊把全省大飯店都跑一輪,一邊試菜,一邊思考飯店名菜「冷凍食品化」可行性,一邊說服飯店願意讓年菜走出飯店。飯店本身也在思考:怎麼讓更多人不到飯店,也能體驗到飯店的經典美食?

當技術、理念、目標彼此有了交集,全家請每位主廚到中央工廠示範拿手菜,然後討論「怎麼不走味地將好料變成冷凍品?」過程中,先請主廚開發桌菜,中央工廠再加入,一起調整配方、菜色、規格、份量,技轉成便利商店販售的年菜。

以規格為例,飯店桌菜通常都是8到10人份一桌,但目前台灣一般祖孫三代約4到6人,份量、內容必須要縮小,調味、配菜也都需要調整。例如葉菜類不耐反覆加熱,可能須抽換成菇菌或根菜;在不影響整體風味下保持覆熱後味道一致。

更難的開發痛點,則是「食品安全管理」。全家與合作廠商規定,所有登上型錄的商品都必須做到三道把關。第一道是訪廠,無論是自家中央工廠或品牌自己的合作工廠都要有如HACCP等安全衛生認證;第二道是商品檢驗,每道商品都必須送如SGS等第三方公證單位;第三道是食品履歷登錄,消費者只要一掃QR code,馬上就能知道食材、配方、製作的生產履歷。

芋頭鍋餅

芋頭鍋餅

人口結構改變的分析

當然,除了對食材品質與味道的高標準,人口結構改變、冷鏈運送建置,以及大數據幫忙配菜,三者天時地利人和,才能讓冷凍年菜獲得廣泛接受。

第一是台灣家庭人口結構改變,很多人小時候回到老家過年,大家族席開好幾桌,親戚一起採購料理。但現在這樣的情形已不復見,根據內政部統計,超過半數的家庭都是4到6人以下,而且雙薪家庭夫妻都在工作,較少費太多心力準備年菜。這也促使近年不管大賣場、百貨、便利商店、飯店愈來愈積極推動冷凍年菜。

年菜的預購期雖說好幾個月,但除夕前一周大概會爆量30萬份,黃士杰苦笑說,好不好吃還只是口味問題,如果配送失敗導致失溫腐敗,鬧出食安問題,那將是怎樣賠也賠不起的商譽損失。

近五年全家投資數十億建置冷鏈配送,將中央冷凍倉儲、全程冷凍宅配車、店頭的大面積冷凍空間建置到位,不再依賴外部的宅配公司,可以把大量冷凍年菜都配送到店頭,讓消費者自取,「一周幾十萬件都不會是問題。」

巴西蘑菇放山雞湯

巴西蘑菇放山雞湯

套餐、單點的消費轉變

黃士杰也觀察到,十幾年來,消費者選購年菜的的變化為「從套餐到單品,又回歸套餐」。

一開始開發團隊以「幫忙備好一桌菜」的概念開發,例如大套餐約八道菜,賣5000元,小套餐4到5道,約2000元。但五、六年前,套餐的銷售愈來愈差,團隊才發現,套餐裡如果有消費者不喜歡的菜色,可能整套都不要。所以五年前,全家慢慢縮減套餐,將菜色打散成單品。

但這一兩年,黃士杰發現套餐的銷售量又回升了。因為全家統計過去賣得最好的菜色,找主廚直接配出「消費者心目中的完美組合」。「精準開發與設計,讓消費者每道都想吃,就會直接訂套餐。」

全家便利商店

年菜菜色

永豐餘生技年菜套組、老協珍佛跳牆、米其林一星山海樓手路菜、王品集團招牌料理、六福客棧的經點合菜等。

店家秘訣

與各大餐飲品牌合作技轉,著重食品安全管理,精進冷凍調理技術維持品質,並建置全家冷鏈配送,不仰賴外部宅配公司,讓消費者在附近店家即可自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