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又寫作「木鱉果」,葫蘆科苦瓜屬的草本植物,俗稱刺苦瓜、小波蘿蜜,產地以越南、廣東、廣西等地為大宗,屬於熱帶水果,多為野生,現台灣也有栽種。果實呈實心橢圓球形,表面布滿著,未成熟時為綠色,成熟時會轉紅,種子呈黑色,具毒性,其形狀像「鱉」而得名。

 

超級食物新寵兒

木虌果因為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而有「來自天堂的水果」美譽。一般說到茄紅素,第一個聯想到的是番茄。茄紅素是自然界最強的抗氧化劑之一,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還能預防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等,而木虌果種籽外膜的茄紅素比番茄多出25倍。

不僅如此,木虌果的β-胡蘿蔔素含量是胡蘿蔔的5倍,β-胡蘿蔔素能幫助減緩認知功能退化、保護皮膚,及維持皮膚健康。

木虌果的果肉則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甚至高於地瓜葉、花椰菜等多數蔬菜類,能有效緩解便秘,促進腸胃蠕動。其餘營養素還有三酸甘油脂、葉黃素、輔酵素Q10,Omega-3等,也因此在全球掀起一陣熱潮,成為超級食物(super food)新寵兒。

 

可入菜也可入藥

木虌果在東南亞會用來食用或是製成藥品,在越南,當地人會將木虌果的假種皮(種子周圍的紅色油狀果肉)與種子一起煮熟,作用為增香、添色,讓米飯呈紅色,在婚禮、生日等喜慶場合食用,象徵喜氣。

在泰國、印尼和菲律賓等地則會將幼葉作為蔬菜食用,以蠔油與豬肉或是蝦一起拌炒,未熟的青果也會作為蔬菜放入咖哩中熬煮食用。

中醫上以木虌果種子入藥,其種子具微毒性,經乾燥等加工處理後可用於外敷,治療皮膚感染、痔瘡,腫脹等問題。木虌果油則會當成保健食品,被認為有益脾臟和胃,並有助改善視力,乾眼症、夜盲症或食慾不佳,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有益。

在台灣,木虌果多半當成青木瓜或苦瓜的替代食材,與雞肉或排骨熬成湯,或與其他蔬果一起打成蔬果汁飲用,嫩葉、還沒熟透的青果,和成熟果實都可以入菜。

美國權威辭典《韋氏詞典》(Webster's),正式將斷魂椒Bhut Jolokia一詞編進辭典中。斷魂椒,又稱「印度鬼椒」或「鬼辣椒」(bhut在阿薩姆邦語中的意思是鬼魂),是阿薩姆邦(Assam)和印度東北其他地區辣椒的雜交品種,通常為紅色,也有黃色、橘色、白色,紫色等。基因分析顯示斷魂椒的基因大都來自黃燈籠椒,亦有部分基因來自辣椒,在印度已有百年歷史。

 

致命辣椒 辣度100

1912年,美國人史高維爾(Scoville)以自己姓氏命名了辣椒指數,稱為「史高維爾辣度單位」(Scoville Heat Unit),成為評判辣椒辣度的全球標準。測量方法是將一單位的被測物溶解到糖水中,交給數人品嘗,然後逐步增加糖水的量直到辣味再也沒有辦法嘗出為止。斷魂椒的史高維爾辣度是100萬,代表一單位的斷魂椒需要100萬倍的糖水來中和。

史高維爾辣度100萬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危險?《急診醫學雜誌》曾報導,美國一名男子參加試吃挑戰賽,吃了塗滿斷魂椒的辣醬漢堡後,出現嚴重嘔吐、腹痛等症狀,送醫後發現他的食道出現一個直徑2.5公分的穿孔,作者表示,該男子因為辣椒醬的刺激導致劇烈嘔吐,使食道的內壓突然升高而造成撕裂,也稱之為「自發性食道破裂症」(Boerhaave's syndrome),在臨床上非常罕見,醫界專家都指出,如果沒有在24小時內正確診斷、及時手術,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哈瓦那辣椒研究所(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s Chile Pepper Institute)的Paul Bosland博士也表示,若是短時間內吃多了恐會致命。

 

除了食用 也是防暴武器

這麼辣的辣椒真的能吃嗎?還是可以的!雖然斷魂椒很辣,但是印度當地人還是會把它製作成辣椒醬、沙沙醬等蘸醬,也會加到咖哩中增添風味。

斷魂椒最早是印度居民用來當作防止象群闖入民居的藩籬。自斷魂椒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後,印度軍方也開始利用它研發武器,找科學家研製辣椒手榴彈、辣椒噴霧等防爆武器,有了商業用途後,也帶動了辣椒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