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品嘗美味的鰻魚飯,大家腦海浮現的是中山區條通一帶的店家,從平價美味的鰻魚飯到高級的鰻魚料理亭,應有盡有。其中,由日本社長中川浩希主持的「三河中川屋」,鰻魚外皮酥脆、內部軟嫩,令人印象深刻。

來自鰻魚之鄉 三河中川屋店名由來

第一次來訪的顧客均好奇「三河中川屋」的店名由來,社長中川浩希來自愛知縣三河灣的一色町,當地是日本著名的養鰻地區,中川從小在此生長,非常熟悉鰻魚的魚性,再加上住家附近有許多鰻魚屋,因此中川很早就投入鰻魚產業。

談到近代日本的養鰻歷史,最有名的莫過於靜岡縣濱松市舞坂町的「濱名湖」地區,這裡從十九世紀晚期開始發展鰻魚養殖事業。其次,三重縣桑名地區也有養鰻,後來再延伸到愛知縣神野新田一帶,這裡緊鄰中川浩希的家鄉,鰻魚養殖與鰻魚料理均相當著名。

三河中川屋社長中川浩希

三河中川屋社長中川浩希

中川浩希烤鰻技術 展現職人精神 

中川浩希來台之前,原本在新加坡的鰻魚料理店服務,因為其烤鰻技術高超,該餐廳連續三年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不過,新加坡並沒有活鰻養殖產業,必須從海外進口。在偶然機會下,中川認識了台灣知名鰻魚業者陳文堅董事長,在陳文堅的邀請下,中川決定來台開設鰻魚料理店,其理由有二,第一,台灣本身有活鰻養殖,適合開設鰻魚料理店;第二,台灣人吃鰻魚的比率不高,他希望透過自己的烤鰻技術,推廣食用鰻魚的文化。2019年10月,中川浩希與陳文堅一起在條通區,開設了第一家「三河中川屋」鰻魚店。

擁有絕佳考鰻技術的中川浩希,說明日本燒烤鰻魚大致分成「關東風」與「關西風」兩派,關東風的特點是:剖背處理、先蒸後烤,品嘗起來肉質較軟;關西風的特點是:剖腹處理,宰殺後直接燒烤,品嘗起來肉質酥脆。中川浩希笑著說:「關東多武士,若是剖腹處理鰻魚,容易讓人聯想到切腹自殺,所以關東的習慣是從鰻魚的背脊剖開。」

三河中川屋從鰻魚養殖業者獲取品質絕佳的活鰻,中川再以嫻熟技術宰殺,並使用優質的備長炭燒烤,烤出來的鰻魚肉質酥脆。從店家外透明窗戶可以觀看中川綁著紅色頭巾,以專業的職人精神,雙手快速翻轉鰻魚烤架,專注地看著鰻魚的燒烤情況。

三種吃法的鰻櫃套餐

三種吃法的鰻櫃套餐

道地「關西風」酥脆鰻魚 

三河中川最著名的是「鰻櫃套餐」,可以做成三種吃法。第一吃是原味鰻魚飯,顧客可品嘗關西風酥脆的鰻魚肉質,原汁原味。第二吃是將鰻魚飯加上青蔥與芥末,些許刺激嗆鼻的芥末可將鰻魚提味,別有一番滋味。第三吃是將鰻魚與白飯加入高湯和海苔,製成鰻魚茶泡飯,這種吃法非常受到老人與孩童的喜愛。

三河中川屋除了有「鰻魚櫃套餐」,另外也有「豬肉櫃套餐」、「雞肉櫃套餐」與「秋刀魚櫃套餐」以及「名古屋城丼」,尤其名古屋城丼含有蒲燒鰻、炸蝦與味噌炸豬排,以及沙拉、甜點、小菜與湯品,是許多老饕的首選套餐。中川屋也販售便當,包括鰻丼、鰻櫃套餐、星鰻便當、叉燒便當、雞肉便當與秋刀魚便當,均區分成一般、大與特大,種類相當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川屋也推出非常有趣的「鰻魚蒸氣便當」,其製作原理是上層便當置放鰻魚飯這些食材,下層是容器,可將發熱劑倒入容器內,水碰到發熱劑後三分鐘內就會變熱,可保有熱騰騰的鰻魚滋味,這也是臺灣第一個「蒸氣式便當」。便當內除了鰻魚與白飯之外,還有玉子燒與醃製小菜,廣受喜愛。

日本視鰻魚為營養與活力的來源,特別有吃鰻魚防苦夏的習慣。由於鰻魚的養殖過程與烹飪技術皆不容易,在中山條通區附近品嘗由日本職人製作的鰻魚料理更是特別。

餐飲消息

「打鐵町49番地」是捷運中山站附近廣受歡迎的居酒屋。老闆周裕傑來自新店,四十歲的他有著非常豐富的餐飲履歷。十六歲開始步入餐飲業,曾在咖啡店打工,也在宴會廳學習宴席菜餚,同時也在知名的西華飯店、晶華酒店與凱悅飯店,學習精緻的中西餐廚藝,擅長烹飪義大利菜餚。

打鐵町49番地店景

 打鐵町49番地店景

打鐵街老屋改建 下班放鬆好所在

為何會經營打鐵町49番地?周裕傑笑著說:「我非常喜歡日本居酒屋的氛圍,下班後來這裡小酌、聊天訴苦、配點下酒菜,那是一種讓人充分放鬆的神秘空間。」周裕傑曾到日本許多大城市的居酒屋見習,並與日本友人一起經營過居酒屋。八年前,他來到打鐵町49番地的地址,這是一間老屋,前面是南京西路25巷,以前是「鐵支路」,整排都是暗的,沒有人在營業,但周裕傑一看到這間老屋就深深愛上了。他心裡想著,將這裡改造為一間具有懷舊氛圍的居酒屋,再適合不過了。

「鄰居告訴我,這裡以前是打鐵街,門牌又是49號,那就取名打鐵町49番地吧!英文名字就叫 Party Tema,與台語諧音喔!」周裕傑笑著說明店名的由來。赤峰街在日治時期屬於「下奎府町」,這裡居民多從事鋼鐵、五金行業,依照昭和三年(1928年)出版的《台北市六十餘町案內》,「下奎府町四丁目北」這一區,除了有「雙蓮停車場」(火車站)之外,還有非常多間鐵工廠,例如:「山龍」、「生」福」、「三吉」、「金合興」、「復興」、「協興」與「陳媽周」,另外也有「鍛冶屋」(鐵匠),例如:「郭華琳」與「源興」,產業結構非常明顯。

老闆規定來杯酒!菜色豐富 價格實在

周裕傑絕對是一位空間利用達人,九坪大的空間發揮了最大功效,靠近廚房是一整排的吧台座位,適合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旁邊有兩桌四人座位,最裏側還有一個長桌,適合多人聚餐。木製餐桌,搭配牆壁上的老照片與老海報,讓人恍如置身昭和前期的懷舊時光。戶外還有一張大酒桶圓桌,適合三兩朋友聊天暢飲。

打鐵町49番地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來這裡必須點一杯酒。老闆周裕傑說:「這是對於居酒屋的尊重!不過,年長者和小朋友除外啦!」周裕傑強調,居酒屋不等於日本料理,居酒屋的定位是「街邊店」,也就是大眾酒場,應該要價格親民,適合暢飲。店裡提供的酒精飲品包括,沖繩Orion、札幌Sapporo以及台啤18天等瓶裝啤酒,還有紫蘇梅、柚子、桃子等「果實酒類」,另有「研釀芒果牛奶梅酒」等人氣商品,以及韓式燒灼供顧客選擇。

餐飲選項多元,是打鐵町49番地的另一項特色。店家提供混合日本與台灣風味的食物選擇,包含各式丼飯、炒烏龍麵、培根捲、大腸、鹽烤三層肉、味噌松板肉、烤鯖魚、透抽、柳葉魚以及「燒鳥」(串燒)料理,生啤酒配上雞腿肉串燒、雞軟骨、還有雞心、雞皮、雞肝醬燒,絕對是一大享受。此外,還有一品料理與下酒菜,包括炸豆腐、辣味噌小卷、燉牛肉、辣炒奶油蝦仁杏鮑菇、炒時蔬以及燒麻糬等。

「燒鳥」(串燒)料理

「燒鳥」(串燒)料理

打鐵町49番地+「霓」咖啡酒吧  赤峰街的新風情

打鐵町49番地的隔壁是「霓」咖啡酒吧(Neon Café and Bar),既賣咖啡也賣酒,當居酒屋坐不下時,顧客也可以來「霓」這邊享用,因為老闆是同一人。周裕傑說,「霓咖啡」的前身是「公雞咖啡」,以前只營業到六點,三年前他接下這間店,將其改造為咖啡酒吧,白天賣咖啡,夜晚搖身一變,成為酒吧。

赤峰街正好位於大同區與中山區的分界,周裕傑說,以前只有中山區的那段有人氣,大同區這邊都是暗的。但是,自從規劃了「線形公園」,透過「星光大道」和各種不定期舉行的市集活動,人潮變多之後,大同區的這頭也亮了起來。如今,入夜後的打鐵町49番地與霓咖啡酒吧,兩間相連的店家,閃爍的霓虹燈招牌已成為赤峰街上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