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本期的「地方滋味踏查」聚焦於北投地區,特別是「北投公園」附近的四家餐廳。北投是台北市最北的行政區,距離市區有一點遠,又不是太遠,不論開車或者搭乘捷運淡水線都很方便,加上北投有聞名全台的溫泉,以及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為台北市民相當喜愛的休閒踏青之地。

 

「北投」地名由來 日治時期開發北投公園 戰後北投酒家菜

就北投地區的開發過程,這裡曾是台灣平埔族巴賽族(Basai)的居住地,「北投」名稱的由來,有一說法是巴賽族認為北投的「地熱谷」,常年出現水蒸氣是因為女巫(Pataw)施法使然,因此以「女巫」(Pataw)的發音稱呼該地,漢人聽到後也繼續使用,最後再轉成中文的「北投」。

清中葉以後,逐漸有漢人來到北投開墾定居。到了日治時期,日人驚艷北投地區的溫泉品質良好,遂開發使用溫泉,來自大阪的平田源吾,創建了「天狗庵」溫泉旅館,成為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至今仍然保有當初的樣貌。到了1913年,台灣總督府為了迎接裕仁太子來台,規劃興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之後又擴大鄰近地區整建成「北投公園」,也是今天溫泉飯店最集中的區域。

戰後日本人離開台灣,大稻埕地區的酒家逐漸沒落,此時部分業者轉移到北投,加上當地原本就有溫泉、旅館與餐廳, 北投「酒家文化」在196070年代逐漸興盛,包括酒家菜、那卡西音樂與女侍服務等。當時如果日人來台旅遊,北投的酒家文化也成為熱門選擇之一,「雞仔豬肚鱉」、「魷魚螺肉蒜」與「金錢蝦餅」等都是當時知名的手路菜。爾後政府處理娼妓問題,北投也展開廢娼,酒家文化逐漸消失。然而,因為當時的酒家菜相當著名且美味,目前不少飯店也推出「酒家菜」復刻版,讓後人可以回味當時「酒家菜餚」的好滋味。

 

體驗日式建築氣氛 品嘗創新料理滋味

        本期介紹的第一家餐廳,是位於「北投文物館」內的懷石風味料理。這裡原本是日治時期的高級旅店「佳山旅館」,戰後歷經不同階段,最終成為「北投文物館」。該館座落於北投公園的頂端,從這裡可以俯瞰關渡平原,景觀壯麗。一走進文物館,便可以感受到日式建築與日本文化的氛圍。文物館經常舉辦展覽活動,活化歷史古蹟,重現日治到戰後不同歷史階段的工藝美術與日常文物。參觀完展覽可以直接到餐廳,享受精緻的懷石風味料理,不僅食材新鮮、烹製費工,處處流露出職人的用心。此外,文物館二樓還有一處「大廣間」,原本是「佳山旅館」的宴會廳,目前也是「北投文物館」舉辦宴席以及體驗日式茶文化的地點。如果您想來一趟視覺與味覺的日本饗宴,那麼「北投文物館」是絕佳的選擇。

        第二家餐廳是緊鄰著「北投文物館」的「少帥禪園」,該地在日治時期曾作為「新高旅社」,爾後作為「神風特攻隊」招待所。到了戰後,曾是張學良與夫人趙一荻遭到軟禁之處,充滿歷史風情。目前由前溪頭「米堤飯店」的執行團隊負責經營,推出「漢卿美饌」等套餐。餐廳內掛有許多張學良夫婦昔日照片,讓人彷彿走入近代民國的歷史時空。除了正餐之外,「少帥禪園」也有「小六茶舖」與「雙喜湯屋」,讓顧客在飲饌、品茗與泡湯中獲得多重享受。

        第三家則是隱身於北投公園旁大樓內的「阿嬌的店」,它,若不是熟客的口耳相傳,一般人很難知道這家餐廳。老闆林裕鈜並非餐飲業科班出身,靠著不斷的嘗試與對料理的熱情,推出別具特色的無菜單料理。店內菜餚的兩項特色是:「不炒不炸」以及「不使用辛香調味料」。林裕鈜認為以「清蒸、煨煮、滷製」為主的料理方式,恰好符合現代人講究健康無負擔的飲食;不使用辛香料則可以品嘗到新鮮食材以及食物的原味。

        第四家餐廳是「大地酒店」內的「奇岩一號」川湘菜餐館。民眾來北投踏青,在餐飲選擇上多以台式菜餚或者日本料理為主,但「奇岩一號」卻反其道而行,推出正宗卻又帶有混搭式風格的川湘菜餚吸引顧客。

        百年前的北投,曾是日本殖民政府在台北的溫泉後花園,百年後的北投則展現出更多元的風情景致。除了比鄰而立的溫泉飯店外,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溫泉博物館等許多景點與古蹟富有歷史文化意涵均值得造訪。當然,走訪之餘,也品嘗一下本期介紹的四間餐廳,體驗北投溫泉鄉的好味道!(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專案助理教授)

 

        北投文物館的館藏近五千件,涵括台灣的織品服飾、藤編木雕、陶瓷書畫與戲偶等生活文物,輪流在常設展中展示。洪侃副館長笑著說:「我們的特展更是檔檔精彩,光看名稱就知道花了多少心力!」特展主題關注台灣在地風情,例如:「世紀-老北投的時光故事」、「畫時代-繪筆下的近世台灣」、、「時光造藝-日治時期台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以及「台茶百年風光-台灣茶葉史料文宣」。另有「佳山美學系列展」,包含「手感之美-食器藝術」以及「典藏刺繡精品暨繡荷包」。

        台灣各地有許多文物館或博物館,但館內設有餐廳者並不多。民眾來到北投文物館,除了參觀展覽之外,飲食美饌也是本館一大特色,可選擇精緻的日式風味午膳,或是小巧可愛的四宮格下午茶,兩者都令人相當驚艷!

        「北投小農四宮格」下午茶,也展現了料理長的用心,除了飲品之外,尚有「桶柑優格沙茶」、「懷舊米蛋糕」、「和洋鹹米餅」與「昭和雞蛋布丁」四品,皆選用北投在地小農產物,例如柑橘果醬、友善耕作米、有機小農嚴選雞蛋,以及文物館自種的薄荷葉等,非常適合三兩朋友相聚,悠閒品嘗。

 

「大廣間」氣派雄偉  適合宴席料理與體驗茶道文化

        北投文物館內二樓,有一個全台最大的木造「大廣間」,這是日治時期佳山旅館新造的宴會廳,共有六十帖榻榻米之大,可容納百人聚會。料理長洪繼惟表示,大廣間非常適合舉行大型餐宴,廚房可提供客製化的宴會料理,由於環境清幽且別具特色,許多董事長級的老闆很喜歡在這裡宴客。

        此外,為了推廣文化藝術,北投文物館也在大廣間舉辦日本茶道體驗與茶道正式課程,聘請專家傳授正統茶道,也有手作和菓子體驗課程,讓民眾學習日本製果技術與文化傳統。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