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在全球咖啡期貨價格持續攀升的背景下,台灣連鎖咖啡品牌龍頭路易莎咖啡Louisa Coffee,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路易莎於四月中旬調整全品項咖啡售價,但同時也透露了一系列創新的多元化經營策略,降低對單一產品線的依賴,且開拓更廣闊的商業藍海。

「咖啡漲價是只漲不跌的現實,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路易莎創辦人兼董事長黃銘賢表示,「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單純依靠咖啡產品,已無法確保長期穩定的成長。」他指出,咖啡雖然已成為現代生活中的剛性需求,但原物料成本持續上漲,使咖啡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路易莎將在四月中旬調整全品項咖啡售價,是該品牌應對成本壓力的直接措施。「價格調整是必要的,但也知道這可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黃銘賢說,「因此必須思考如何在保持產品品質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價值與選擇。」

 

路易莎咖啡面對咖啡豆漲價,提供消費者更多元餐飲選擇。

進攻餐飲市場 飯店自助餐新合作

除了既有的咖啡品牌之外,路易莎也正積極進攻餐飲市場,並與飯店業者開啟新的策略合作,目前已與新北新莊凱悅嘉軒酒店、新竹伊普索酒店,以及苗栗馥藝金鬱金香酒店等多家知名飯店建立合作關係。

「飯店經營業者普遍面臨餐飲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黃銘賢分析,「而路易莎擁有豐富的餐飲管理經驗和專業團隊,可以為飯店提供高品質的餐飲解決方案。」此種合作模式對雙方都帶來顯著優勢:飯店解決了餐飲管理的痛點,而路易莎則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擴展業務版圖。

路易莎與飯店自助餐合作,開拓新藍海。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走進台南St. 1 Cafe’一街咖啡的門店,溫暖的空間中飄散著咖啡香氣,店內客人悠閒地品嘗著咖啡。創辦人郭開蘊指著菜單說,去年一街已將所有飲品調漲十元,今年仍在評估是否再度調整。「做咖啡已有十四至十五年時間,大家都沒想過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郭開蘊分析,除了氣候變化影響產量外,巴布亞紐幾內亞等產區的戰亂,也導致出口受阻,進一步加劇市場供應緊張。

近兩年來,全球咖啡期貨價格持續攀升,巴西咖啡豆已從每公斤180 190 元飆漲至300元以上,並有持續上揚趨勢。除了咖啡原物料之外,「連奶油、巧克力和日本抹茶都在漲。」他表示,面對全面性的成本壓力,消費端價格調整已成必然。

St. 1 內部設計以藍色調搭配木頭傢俱  

St. 1 Cafe’ 合作潛能 洞見產業鏈整合

2017 年,郭開蘊進駐Paripari apt. 生活選物店,以咖啡結合民宿的多元空間接觸更多不同客群;2020 年,以咖啡顧問的角色在台北的
ABG Coffee,提供以外帶為主的咖啡服務型態。2021 年,大無界咖啡烘焙工廠落成,擁有完整的烘焙與食品供應鏈;這些多角化的經營模式,以及從咖啡館到烘焙工廠的垂直整合,使St. 1在面對原料價格上漲時,擁有更大調整空間,也讓他們有機會挑戰更多不同的合作。

「開咖啡館不是以單一門店為主,而是以品牌為核心,建立自己的基地和工廠。」郭開蘊說,初入行時,就被前輩帶到國外參觀咖啡工廠,因此很早就有了完整產業鏈的概念。也因為有完整的生產鏈,再加上St. 1 向來都有好玩、有趣的新鮮嘗試,消費者自然會期待他們的新動態,才讓St. 1 一直有各種合作機會,讓消費者在不同的地方認識他們。

不只咖啡,St. 1 也販售包裝的咖啡豆。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