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南St. 1 Cafe’一街咖啡的門店,溫暖的空間中飄散著咖啡香氣,店內客人悠閒地品嘗著咖啡。創辦人郭開蘊指著菜單說,去年一街已將所有飲品調漲十元,今年仍在評估是否再度調整。「做咖啡已有十四至十五年時間,大家都沒想過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郭開蘊分析,除了氣候變化影響產量外,巴布亞紐幾內亞等產區的戰亂,也導致出口受阻,進一步加劇市場供應緊張。
近兩年來,全球咖啡期貨價格持續攀升,巴西咖啡豆已從每公斤180 至190 元飆漲至300元以上,並有持續上揚趨勢。除了咖啡原物料之外,「連奶油、巧克力和日本抹茶都在漲。」他表示,面對全面性的成本壓力,消費端價格調整已成必然。
St. 1 Cafe’ 合作潛能 洞見產業鏈整合
2017 年,郭開蘊進駐Paripari apt. 生活選物店,以咖啡結合民宿的多元空間接觸更多不同客群;2020 年,以咖啡顧問的角色在台北的
ABG Coffee,提供以外帶為主的咖啡服務型態。2021 年,大無界咖啡烘焙工廠落成,擁有完整的烘焙與食品供應鏈;這些多角化的經營模式,以及從咖啡館到烘焙工廠的垂直整合,使St. 1在面對原料價格上漲時,擁有更大調整空間,也讓他們有機會挑戰更多不同的合作。
「開咖啡館不是以單一門店為主,而是以品牌為核心,建立自己的基地和工廠。」郭開蘊說,初入行時,就被前輩帶到國外參觀咖啡工廠,因此很早就有了完整產業鏈的概念。也因為有完整的生產鏈,再加上St. 1 向來都有好玩、有趣的新鮮嘗試,消費者自然會期待他們的新動態,才讓St. 1 一直有各種合作機會,讓消費者在不同的地方認識他們。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