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元紀二十八道台灣風味

Editor│Alice
Content Magmt.│Hua

米其林一星元紀·台灣菜帶來「體驗式套餐」,新增二十八道菜為食客提供更多彩的體驗。元紀以茶、食為主,不同媒材的藝術作品與獨具韻味的空間交錯設計為輔,塑造了立體的彰化、台中流派「台灣味」。

「迎賓五彩碟」以滷味做為發想,以更精緻喜人的方式登場;「菜脯白玉燉鮮雞」將老母雞、桃園龍潭陳年三年與十年老菜脯、黑蒜頭、新鮮白蘿蔔與干貝等熬煮,滋味甘美。滿是通紅辣椒的「鳳翼乾坤蝦」採粵式鑲餡手法,辣味、花椒味與雞翅、花枝漿與鮮蝦的味道,剛上桌便鮮香奪人,吃了更是驚艷,芬芳的刺麻感瀰漫口中,色香味與食感明快、恰到好處。「鴨賞鹹滷豆腐」借鑒上海醃篤鮮,將老母雞、鴨架熬煮六小時,加入爆香的鴨賞、烤蝦乾悶煮,由宜蘭鴨賞替代火腿,是屬於台灣人的高湯之王。

迎賓五彩碟

什麼是台灣菜? 土地、食材與人群故事

若問「台灣菜」是什麼?元紀的核心理念是:台灣菜的基因不只是台灣的菜,是延續這片土地上日治、近代發展的文化,並與閩、粵、客家、原住民各群體交融的多元料理。經理蔡明倫長於鹿港,旅居海外後領悟到鄉愁並非一枚郵票,而是鹿港媽祖廟門口的麵茶、西施舌、小吃及一道道的台灣味的「台灣菜」。

料理團隊也展現元紀的多元樣貌,行政主廚林菊偉來自金山,將時令食材原味精髓融入新意;老家在南投水里的主廚張志民細膩重塑台灣菜前世今生;兩位副主廚,分別是出身高雄眷村的副主廚李彥錡和彰化長大的楊朝尹,團隊於本次春季推出二十八道新菜,以傳統手路基礎詮釋生活中熟悉的台灣味。

行政主廚林菊偉

以茶會友佐餐

一進到元紀的大廳,紐約設計師Lillian Wu打造的寬闊茶台橫亙於眼前。POUYUENJI寶元紀的「元茶師」笑臉迎人,為來客解說不同茶的特色,從沖泡前的餅狀井壓茶介紹、以茶針小心翼翼的剝茶至沖泡一杯澄褐透亮的茶湯,是元紀專屬的迎賓儀式。

元紀以茶佐餐,選用金達摩生普洱茶2009、元紀熟普2012、東方美人2017、鐵觀音2024等,品茶時按順序關注香氣、口感與茶氣。定要賞味的是普洱茶,元紀熟普2012是寶元紀典藏茶之一,樹齡高的喬木種茶葉香氣濃郁,經得起多次反覆沖泡,前兩泡是清冷木質調,第三泡開始竟有冰糖的甜味。元茶師說,董事長喜歡用保溫杯多次沖悶茶葉,味道更甜。金達摩生普洱茶2009,採自雲南六大茶山古樹頂級春尖,富有森林氣韻,入口花香四溢。

宴席中以 「元紀佐餐茶」呼應台灣菜的雅緻樸趣

台中意象的餐廳展演

元紀的餐飲空間美學也值得一提,座落於台中「中港交流道」旁的元紀,除有美國畫家Eleanor Doughty描繪的台中街景,彰顯台中地景城市意象,在轉角處映入眼簾的更是難得一見的嶺南畫派大師周彥深的花鳥、楓紅,宛如一座小型藝術館,藝術品、茶與台灣菜,共同於元紀·台灣菜帶來一場精彩的感官展演體驗。

以台中街景為題所打造的空間氛圍
 
 
元紀·台灣菜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安和東路5號
電話:(04)2358-6368

輝室 在老屋盛開的一桌風土宴

Editor│Alice
Content Magmt.│Hua

城市舊有空間的再利用漸成社會大眾討論的議題,無論作為展演空間、休憩場所或餐廳經營,都離不開對未來生活的想像與嚮往。台北的老房子文化運動自2013年開始推行以來,台北的老屋如春天的花苞,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綻放。以台味餐酒辦桌為概念的老屋餐廳「輝室 pān-toh」,為日治時期所建和洋折衷式歷史建築,也是台北老屋花叢中一朵準備盛開、帶有呼吸感的花。

 
日治時期的輝室 pān-toh,和洋折衷式歷史建築。

台味老房子文化運動 歷史文化場域辦桌開席

輝室名稱由來,源自其過去作為台灣第一位台籍司法院長戴炎輝先生的寓所(過去為台灣大學日式宿舍),為紀念過往戴炎輝的生活軌跡,而以「輝室 pān-toh」為名。餐廳經營團隊日東創意有限公司攜手鍾永男建築師事務所、本事空間製造所,耗時三年,以「餐飲空間」應用為主軸整體的思考與實踐老屋的修護。

除了戴炎輝寓所保存完善外,輝室的特別之處在過去歸檔、存放《淡新檔案》*的兩座書架依舊屹立於其內,書架每一格底部夾板立面的標籤與上頭手寫的編碼部分清晰可見。2017年戴炎輝寓所被列為直轄市定古蹟,也是台大第一個與台北市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合作的標竿案例(過去台大皆為自行招攬承租人)。

 
 輝室也是過去台灣第一位台籍司法院長戴炎輝先生的寓所

老屋空間再利用 明火的問題如何解決?

輝室作為餐廳,首要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文化資產的場域裡「開火」。雖然《文化資產保存法》並未明定古蹟、歷史建築等不得使用明火,但文化資產往往是易燃的木構建築,一但發生火災再也無可挽回。為此,輝室特地在老屋本體的側邊搭建新的附屬建築物作為廚房,而本事設計在整體風格考量上強調和諧與並存,使新舊建築完美交融。

此種新、舊建築空間共構作法相當高明,可與嘉義美術館以集成材梁柱與大面積玻璃牆連接三棟古蹟的作法相比。透過附屬建築物新空間的共構搭配,老屋不僅能完善保存不過多改動既有的結構,也有更多元的利用潛能,輝室提供了民間老屋以專業餐飲經營為主軸的最佳示範之一。在輝室,老屋餐廳不必犧牲廚房明火的料理鑊氣,也無須再過度擔憂文化資產的火害風險,增加日常管理維護的可控性。 

菜單與空間經營 輝室餐飲新文化體驗

日益演化、不斷競逐的高端餐飲市場,除了料理必須美味之外,餐廳空間氛圍的經營與設計也成為主要話題。現代人不僅要吃得好、吃得巧,還要吃文化、吃美學,餐飲體驗的附加價值比想像的還要高。輝室瞄準了文化歷史記憶的體驗路徑,將「台味」由辦桌概念的料理拓展至內部空間與整體老屋建築營造。

戴炎輝寓所內的格局設計,分為待客用「西洋館」、生活空間「和風宅邸」、休憩廊下「緣側」與應接內,鍾永男建築師在修護時無比注重日式建築各個空間流動的呼吸感,利用貼有唐紙的不透光襖門、秀麗紙障子門、格柵與通氣木窗等使氣息流動。一直至原作為戴炎輝家族廚房的空間,沉穩的長木桌、高腳椅,以及有年代與修補痕跡的白色磁磚檯面、水槽歪斜的小樹,日式建築空氣感與台灣人情生活感匯流於此。

 
台味辦桌料理拓展至內部空間與整體老屋建築營造

料理與調酒裡的意象 台灣風土辦桌

輝室的菜單設計與空間輝映,以台灣辦桌與酒家菜文化為概念的「餐酒辦桌」,分為午餐、下午茶與晚餐三時段,將台灣本地食材如官田菱角、苦茶油、聖女番茄、雲林湖口野生烏魚子等上桌,味蕾間重現台灣風土。

主餐備有牛排、豬排與海鮮三大選擇,主打的「輝室牛小排」以台式燉牛小排呈現,甘苦山苦瓜乾、淡甜仙楂與雅韻烏龍茶燉煮,味道輕盈細膩、肉質軟嫩飽滿。「諸事大吉」戰斧豬排嚴選,嚴選台灣高品質究好豬,高溫油封烘烤,以山丘藍藍莓添入紫蘇製成紅酒藍莓,以絕佳酸甜平衡豐富油脂。海鮮主餐「雙龍戲珠」,將泰國海虎蝦、干貝等海鮮以金桔酸酸口醬汁搭配剝皮辣椒修飾,再加入清香的埔里紹興酒顯露台菜魂。

輝室牛小排以台式牛小排方式,用山苦瓜乾、仙渣、烏龍茶燉煮。

而令人驚喜的小食「月見光明」,靈感源自台南經典蝦仁飯,半熟鵪鶉太陽蛋與鏤空圓形窗花般的蝦餅,味道鹹香、口感漸變有趣。

17杯全天供應的調酒,酒單盡顯台灣意象。「酸梅湯」將金門高粱結合十多種中藥材熬製為獨家酸梅湯,撒上話應子糖葫蘆與桂花,醇厚不失清爽尾韻。最具特色的「醴醞」,結合噶瑪蘭威士忌與阿里山烏龍茶,融入甜蜜蜜地瓜泥,點綴梅粉與檸檬,交織出獨一無二的滋味。

全天候供應充滿台灣意象的調酒

輝室 pān-toh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12
電話:(023322-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