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二十八道台灣風味
米其林一星元紀·台灣菜帶來「體驗式套餐」,新增二十八道菜為食客提供更多彩的體驗。元紀以茶、食為主,不同媒材的藝術作品與獨具韻味的空間交錯設計為輔,塑造了立體的彰化、台中流派「台灣味」。
「迎賓五彩碟」以滷味做為發想,以更精緻喜人的方式登場;「菜脯白玉燉鮮雞」將老母雞、桃園龍潭陳年三年與十年老菜脯、黑蒜頭、新鮮白蘿蔔與干貝等熬煮,滋味甘美。滿是通紅辣椒的「鳳翼乾坤蝦」採粵式鑲餡手法,辣味、花椒味與雞翅、花枝漿與鮮蝦的味道,剛上桌便鮮香奪人,吃了更是驚艷,芬芳的刺麻感瀰漫口中,色香味與食感明快、恰到好處。「鴨賞鹹滷豆腐」借鑒上海醃篤鮮,將老母雞、鴨架熬煮六小時,加入爆香的鴨賞、烤蝦乾悶煮,由宜蘭鴨賞替代火腿,是屬於台灣人的高湯之王。
什麼是台灣菜? 土地、食材與人群故事
若問「台灣菜」是什麼?元紀的核心理念是:台灣菜的基因不只是台灣的菜,是延續這片土地上日治、近代發展的文化,並與閩、粵、客家、原住民各群體交融的多元料理。經理蔡明倫長於鹿港,旅居海外後領悟到鄉愁並非一枚郵票,而是鹿港媽祖廟門口的麵茶、西施舌、小吃及一道道的台灣味的「台灣菜」。
料理團隊也展現元紀的多元樣貌,行政主廚林菊偉來自金山,將時令食材原味精髓融入新意;老家在南投水里的主廚張志民細膩重塑台灣菜前世今生;兩位副主廚,分別是出身高雄眷村的副主廚李彥錡和彰化長大的楊朝尹,團隊於本次春季推出二十八道新菜,以傳統手路基礎詮釋生活中熟悉的台灣味。
以茶會友佐餐
一進到元紀的大廳,紐約設計師Lillian Wu打造的寬闊茶台橫亙於眼前。POUYUENJI寶元紀的「元茶師」笑臉迎人,為來客解說不同茶的特色,從沖泡前的餅狀井壓茶介紹、以茶針小心翼翼的剝茶至沖泡一杯澄褐透亮的茶湯,是元紀專屬的迎賓儀式。
元紀以茶佐餐,選用金達摩生普洱茶2009、元紀熟普2012、東方美人2017、鐵觀音2024等,品茶時按順序關注香氣、口感與茶氣。定要賞味的是普洱茶,元紀熟普2012是寶元紀典藏茶之一,樹齡高的喬木種茶葉香氣濃郁,經得起多次反覆沖泡,前兩泡是清冷木質調,第三泡開始竟有冰糖的甜味。元茶師說,董事長喜歡用保溫杯多次沖悶茶葉,味道更甜。金達摩生普洱茶2009,採自雲南六大茶山古樹頂級春尖,富有森林氣韻,入口花香四溢。
台中意象的餐廳展演
元紀的餐飲空間美學也值得一提,座落於台中「中港交流道」旁的元紀,除有美國畫家Eleanor Doughty描繪的台中街景,彰顯台中地景城市意象,在轉角處映入眼簾的更是難得一見的嶺南畫派大師周彥深的花鳥、楓紅,宛如一座小型藝術館,藝術品、茶與台灣菜,共同於元紀·台灣菜帶來一場精彩的感官展演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