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北大直明水路上的Yellow Lemon,透明玻璃中擺放著當季的巧克力新品、各式馬卡龍與精緻小蛋糕,你可能會以為這又是一家近年來蔚為風潮的甜點專賣店。但仔細環顧店內,你會發現,這家店似乎有點不一樣?
相對於法式甜點店常見的浪漫華麗風,或是日系甜點店主打的極簡低調風,Yellow Lemon店內以亮綠色、明黃色為基調,兩大面落地窗引進大量日光,呈現一種明亮開闊、空氣彷彿閃著金粉般的南歐度假氛圍,沒錯!這是一家台灣少見的「義大利甜點店」!
不只店內裝潢洋溢著地中海風采,義大利籍主廚Andrea Bonaffini熱情活潑的南歐性格,也反映在甜點造型上。例如巧克力,當別家都是規規矩矩的正方、長方或圓形,這裡的招牌巧克力,卻是做成機器人造型,細細刻畫了機器人的關節、零件、開關,灑上金粉,就像小時珍愛的樂高積木玩具,十足反映了Bonaffini的童心。
「生活如此複雜,當然需要一些簡單又美好的東西來平衡!」這是Bonaffini熱愛甜點的理由,也是他為什麼要把巧克力做成機器人的原因。巧克力材料單純、味道甜美,是他最喜歡的食材;而機器人,是他想要帶給顧客品嚐甜點時的驚喜,「小玩具,應該是每個人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光,我想要把那種美好記憶,用甜點喚回生活中,因為享用甜點,就該這般歡樂!」
調和東西方口味偏好,卻又不失義大利本質
從小跟在媽媽身進出廚房,激發了Bonaffini對料理的興趣。14歲進入餐飲學校,19歲決定投身甜點界,自餐飲學校畢業後,Bonaffini離開義大利,開始他東西方的各地探險。2006年,Bonaffini成為中國上海黃浦江畔、號稱上海第一家外國餐廳Y’s table的甜點主廚;2009年,他前往新加坡,在精品巧克力坊DESTE chocolaterie做為巧克力大師Stefano Deiuri的助手;之後,進一步進入英國倫敦米其林三星名店The Fat Duck,擔任甜點團隊一員;2012年,他成為香港W Hotel甜點主廚。
義大利長大,歷經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等地,最後落腳台灣,走過東西方,Bonaffini表示,台灣和歐洲對甜點喜好的最大落差,就在於「甜度」。由於氣候與風土不同,相對天候涼冷的歐洲,台灣高溫高濕的氣候,讓民眾在吃東西時,更偏好無負擔的感覺,不喜歡過於甜膩。
也因此,如果按照原本食譜配方,所做出來每一款義式經典甜點,對台灣人來說口味往往難以負擔。所以來台灣開店,Bonaffini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想辦法幫甜點「減甜」。但該減多少?尤其如何在調整口味的同時,還能保持義式本質不變,就考驗著Bonaffini的甜點功力。
降低甜度,不只是用糖量減少這麼簡單。Bonaffini解釋,當糖變少,甜點的風味就會改變,這時其他味道例如苦味或酸味,也必須對應調整,否則成品只會淪為空有外型卻味道不對的四不像,「但該怎麼拿捏比例?這沒有公式,也沒有捷徑」,只能不斷地反覆測試,然後從周遭同伴的意見回饋中,找出最符合在地大眾口味的平衡點。
Bonaffini以經典義大利甜點「提拉米蘇」為例,這道由馬斯卡邦起司、手指餅乾和咖啡粉為基礎原料的甜點,一旦降低了用糖量,為了彌補甜度的減少,起司的使用量就必須增加,來補回口感上的不足;但起司放多了又容易膩口,所以咖啡粉的用量也得順勢增加,避免起司風味過於濃郁;不過如果咖啡粉放太多,又會導致入口時味道太苦,破壞提拉米蘇整體應有的甜美。
Bonaffini以自己的味覺為後盾,進行改良工程。他先按照原本配方做出第一版,請所有台灣同事試吃,毫無意外地,所有人都認為過甜;這時,Bonaffini開始降低糖的用量,並對應調整其他配方比例,做出第二版、第三版……。
起初,有些人覺得還可以再減少一點用糖量、也有人覺得味道有點走偏,但透過每次筆記、聆聽回饋、反覆修正後,反對的人數愈來愈低,覺得「這版還不錯哦!」的支持者漸漸增加,當某次做出整個團隊都認可的版本時,「適合台灣人口味的提拉米蘇配方」也就正式出爐。
「目前我已經抓到一個基本原則:原本配方減糖20%,是比較符合台灣人喜好的甜度,」但Bonaffini也強調,每款甜點由於用料、配方複雜度不同,還是不能一概而論,不可能按此標準完全套用;也因此,每一季推出的新品,都是整個廚房團隊反覆測試下的通力合作,所找出的最佳搭配。
從生活中擷取靈感,把季節揉進甜點創意
除了改良原本甜點配方、轉為適合台灣人的口味,Bonaffini另一個揉合義式與台味的創意,就是把台灣本土食材與風物,融入甜點設計當中,「甜點在義大利,是每天飯後必吃、非常生活化的東西,也所以,我所有甜點的發想,都是來自生活所見所聞。」
Bonaffini舉例,某年秋天,朋友帶自己到日本料理店吃壽司,他發現餐盤旁用來點綴的「紫蘇」十分有趣,雖說義大利並沒有這種植物,但帶著辛香的葉片,卻讓他聯想到歐洲的香草,「就算味道不同,其中卻有某些共通性」,他不禁好奇心大起,「這或許可以放在甜點中使用!」
找到了新素材,該怎麼表現,才能融入義式甜點中卻又不會顯得突兀?Bonaffini從「季節」延伸思考,秋天,是落葉的季節,他想到自己在秋高氣爽下漫步郊區山林步道,小徑上鋪滿了落葉,每一腳踩下,傳來「沙沙沙」的聲音,還能聞到一股乾爽又清新的氣息。
把這兩者結合,Bonaffini先將紫蘇烘乾,然後在葉子外層塗上薄薄一層糖霜後,做為點綴在秋季甜點上方的裝飾。烤過的紫蘇,芳香變得更明顯,散發出林間落葉那股好聞的清爽味道;而一口咬下,外層的糖霜碎裂,喀茲喀茲的聲響,就彷彿踩在落葉上所聽到的聲音。「這就是季節感,透過品嚐甜點時的五感體驗,讓人從滋味、聲音與氣味,感受到屬於這個季節的風貌。」
「而從外型模仿當下生活中所能見到的事物,就是創造驚奇的關鍵!」Bonaffini笑著說,同樣,如果你在夏季走進Yellow Lemon,你會看到Bonaffini所設計的雪酪組合,用各種口味冰品模擬出西瓜、百香果等夏日水果的外型,讓你不只用嘴巴品嚐甜點,更用眼睛體會時節,享受屬於這個時間的台灣熱帶風情。
揣摩品嚐時的心情,讓甜點成為簡單生活的入口
「如果要從法式與日系甜點突圍,在主廚心目中,最有機會贏得台灣人心的義大利甜點是什麼?」面對這個問題,Bonaffini的答案,意外不是人盡皆知的提拉米蘇,而是義式冰淇淋(Gelato),「它用料純粹,但吃法豐富、配料多變,而且你不覺得拿在手上邊走邊吃,就可以讓人超開心嗎?」Bonaffini笑著說。
Bonaffini解釋,在台灣,從甜點師到消費者,常常都把甜點被定位為「精緻、華麗、高貴」,也所以,一談到「吃甜點」,就覺得應該是要坐在裝潢雅致的專賣店內,配上潔白華美的磁盤,搭配作畫般的盤飾,是「高級貴婦午茶」,甚至給人一種脫離日常、夢幻奢侈的印象。
精緻的甜點當然很美好,也讓人看到就充滿驚奇喜悅,「但甜點讓人愉快的方式,並不只一種。」以新鮮水果為原料急速冷凍製成的義式冰淇淋,素材單純、風味純淨,但如果喜歡,可以自己添加各種果乾、餅乾、軟糖,充滿變化與互動,而且吃的時候不用在意穿著、場景、餐盤,用手拿著就可以邊走邊吃,純粹享受食物所帶來的幸福感受,不正是一種隨手可得的愉悅?
Bonaffini說,在義大利,甜點就是每天晚餐後,家人聚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道料理,所以不一定擺盤精美,但一定味道輕鬆、份量清爽,最重要的,是一道讓大家放鬆、可以開心談笑享受的一道料理,「甜點,就應該像這樣,是生活的一部份」。
這也是Bonaffini給台灣甜點界與甜點師傅的提問:「當如今甜點愈來愈強調擺飾、花樣、造型時,到底甜點的本質是什麼?」,以及更進一步「你希望顧客在什麼樣心情下享用你的甜點?」他強調,一位甜點師唯有想清楚這一點,所做出來的甜點才會真正有靈魂,也才能真正創作出代表自己風格的作品。
就像希望對方感受季節,所以Bonaffini為紫蘇裹上糖霜、把雪酪最成水果;希望大家回到童年,所以把巧克力做成機器人;希望都市人感受台灣,所以把芋頭做成泡芙內餡,Bonaffini強調,「Life should be simple!放下一定得怎樣的執著,放開心去感受生活,靈感就能隨手取得,所做出來的甜點,也就會充滿讓人幸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