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很生活的一件事,品茶則是生活中的藝術;賣茶是很傳統的生意,賣茶結合品茶,則有持續創新的機會。不走傳統路線的御奉,融合東西方文化,推出以泡咖啡標準虹吸式泡茶的全新概念,讓品茶有更多新創意。

品茶是生活中的閒情逸致,用喝紅酒的高腳杯或威士忌杯喝茶,會不會感覺不一樣?用泡咖啡的虹吸式方法泡茶會不會呈現不同層次的口感?御奉企業挑戰東西方傳統,推出全新概念店,訴求新茶生活文化。

古代高品質好茶是專門獻給皇帝喝的,貢茶源自西周,超過三千年歷史,現代通路多,一般茶葉已是市井小民都可享受的飲品。御奉企業總經理詹晋嘉表示,取名御奉之意是希望獻上如帝王極品好茶,主要定位為中高價茶業市場,不走傳統茶商通路,而以百貨及機場專櫃為主,開拓年輕客群。

御奉企業總經理詹晉嘉

御奉企業總經理詹晉嘉

源自泰山集團  重新出發更加創新

御奉(EMPEROR LOVE)原隸屬泰山集團旗下喜威世流通公司,曾有32家門市,後因集團家族第三代堂兄弟鬩牆,一直領導御奉發展的詹晋嘉在2015年花上千萬元取得品牌所有權,重新出發,必須積極挑戰營收再度突破億元。

御奉目前有九間零售門市,主要商品是烏龍、複方和普洱三大茶系,從健康出發、時尚引領、簡約環保、樂活生活的角度切入,茶品結合時尚包裝,並有環保包。近期將持續拓展據點,已與信義計畫區兩家新百貨積極接洽。

詹晋嘉是泰山集團家族第三代之一,少年時即出國讀書,1996年回台,初期投入他父親詹仁華的建泰國際從事自動販賣機等業務。在國外生活時期他大量鑽研咖啡,從單品到調和式,研究所有的產區特性及香氣、果酸等,曾因太入迷而導致咖啡因中毒。「會轉向研究茶葉也是機緣,起源於2005年初在貓空一次喝茶的過程。」他說著難忘的經歷。

在木柵貓空喝茶,巧遇一位茶農,對方了解詹晋嘉是泰山集團家族成員,不斷說出小農的心聲,並大力疾呼大集團應重視小農。那一次經驗觸動詹晋嘉思考應扶植台灣茶,他著手研究茶葉市場,發現這個產業並沒有龍頭主導發展,而且茶葉單價高,毛利極高,這個產業確實有吸引力。

研究茶葉市場,詹晋嘉發現,全台有1.4萬多家茶莊,每個人講得不一樣,而台灣真正百年品牌不多,有記、林華泰等茶行真的是資深前輩,創立65年的天仁茗茶發展成上市公司,有固定契作的茶農。他說,茶莊有自己的老客人,不必再成立一家茶莊跟他們拼場,而應思考如何切入利基市場。

御奉

御奉店景

不做傳統茶莊  東方茶加西方花草

起初是選擇烏龍茶主攻外銷市場,將茶葉包裝良好賣到美國大華超市的所有門市,2007年時因有外國客戶詢問為何在台灣買不到茶葉,觸動詹晋嘉思考是否應在台發展這個事業。

詹晋嘉表示,星巴克進台灣後,帶動26歲至35歲左右的年輕人喝咖啡,這些人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是可以加以研究的。當咖啡店大量興起,反而手搖茶市場逐漸崛起,除了流行時尚,他說,茶飲若有機能,年輕人會希望可以消水腫,或可改善便秘,或能美肌。而45歲以上仍多是老人茶的客群。

「東方茶葉+西方花草」應是最佳的複合,在國外生活11年的詹晋嘉研究思考出利基,著手尋找天然花草,並研發如何調配。他跟姐姐詹淳櫻以近一年時間不斷研究調和複方茶,以東方茶飲為基底,搭配天然花草,開創溫潤口感。針對身體保養、平衡放鬆、美研、解膩等開發出多樣選擇的複方茶。

他說:「全世界最好的天然花草是在德國,德國有完整的花草工業,有最好的乾燥技術,」於是到最大的花草集散地,找到品質良好的原料,整貨櫃量進口來台,發展東方茶葉與西方花草調和出的複方茶,創新推出甘甜好滋味。

不走傳統茶莊,詹晋嘉指出,御奉第一個據點選擇到新光三越百貨A11,其間也遭遇過阻力及挫折,後遇貴人協助,2008年1月11日開出第一個門市,複方茶的魅力不錯,市場反應相當好,順勢開拓年輕客群。

剛開始門市銷量大的是複方茶,烏龍茶占20%,普洱茶占10%,10年來,培養了重視高品質烏龍茶的客戶,目前複方茶銷量占35%,100%天然原葉的台灣烏龍茶銷售也有35%。詹晋嘉說,御奉堅持與台灣茶農契作,不用農藥及化肥、不混茶、不做基因改良、將一年四次收成減為兩次,讓茶樹有足夠時間向下紮根,汲取土地中的天然養份,長出厚實的葉片,與大自然永續共存。

著重品質安全  第一泡茶就可以喝

除了台灣好茶外,販售普洱茶也有特殊的機緣,大陸雲南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2005年時詹晋嘉與友人到雲南的原始森林,在計劃開發工業區的土地發現野生古樹茶園,藏著樹齢近三千年的古樹茶,常年吸收大地精華,孕育出豐腴的茶樹葉片。他們找了雲南政府談保留此區發展高端普洱茶,在一萬公畝土地中,包下4,500公畝,復育土地發展古樹普洱茶。大約2008年後市場逐漸掀起普洱茶熱潮。

詹晋嘉說,普洱茶內質豐厚,味足,韻深,香陳甘醇,喝下去很暖,有助血液循環,而且這些茶取得美國USDA、日本JAS及歐盟EU2092/91等的天然有機認證,相當受肯定,客戶往往一買就是10多萬元。近三年受兩岸關係等因素影響,這些古樹茶無法來台,只能轉售大陸經銷商,現在販售的是十年陳年普洱,以曬青的清新型口感為主,而這些也已訂下10多公噸的存貨。

御奉的茶品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劑,每批茶品都經過4百多項SGS檢測通過,確保商品安全無虞。詹晋嘉表示,該公司雖非市場老將,但創下很多第一個的作法,他們是第一個所有茶品都主動找SGS檢驗的公司,也是強調「第一泡就可以喝的」,不必倒掉;另外,也是第一家提供現泡茶原物料與超商合作的公司,自2010年就與萊爾富合作。

    曾以餐飲結合品茶,開了三家御奉複合式餐廳,經營七年後,因房租等因素收了。詹晋嘉說,餐飲業三年一變,五年一大變,經營困難度高,他思考以不同方式推動體驗經濟。今年7月底在台北市南京東路開出全新概念店,強調新茶生活。店內設有吧台,開放互動,用全新方法泡茶。

泡茶全新概念  溯源環保時尚設計

歷經一年多研發,推出用經典手沖咖啡方式泡茶,訂有標準的SOP,包括茶葉的公克數到沖泡的時間與方式、水溫等,詹晋嘉說,因為器皿的關係,用咖啡的沖泡方式快不得,需要有更多耐心,用威士忌杯加入圓型冰塊,慢慢品茶,每一口茶呈現不同的口感及風味,雖任何茶葉都可透過研磨後再沖泡,但好茶的風味更有魅力。這顛覆了傳統品茶聞香、辨形、觀色等作法。

「過去10年與茶農契作,致力土質改良,培養了國寶級老烘茶師」,詹晋嘉說,南投的老師傅曾連續三年拿冠軍,就是不想出名,一輩子都投入古法炭焙,這種焙茶技藝確實製作出優質好茶,所以御奉近八成客戶都是自用,兩成多是伴手禮市場,主力客群多是26至35歲,會員數已有四萬多個。

除了傳統茶莊,市面很多新出現的茶品牌都朝向文創,詹晋嘉認為,賣茶應首重茶葉品質,再談包裝,應推廣茶文化,溯源環保愛護土地,因為只有社會、環境、土壤環保平衡才能有好茶,不是剷平山頭就可種茶種菜。

講究茶品質,也要有好的包裝設計,御奉融合傳統與現代,設計出不同系列商品,獲得德國IF設計獎、紅點設計獎、Pandawards設計金獎的肯定,更獲得台灣百大伴手禮、國家金質獎等。此外,為鼓勵台灣陶藝家的作品,御奉企業也在門市展售陶藝家創作的茶器。

值得一提的是高山御壐這組茶品,茶葉是自然農耕法栽培,不施肥,不除茶,收五年休三年,「草人木」讓茶樹與草及周遭大樹共生,要有專人管理及修剪等,這些茶很珍貴,因而運用皇帝印壐概念設計包裝,並以代表台灣高山意象圖畫呈現。

開拓海內外通路是重要目標,詹晋嘉說,該公司已在美國78家以白人為主的超市,販售完全台灣製造的原葉研磨茶粉,例如英式紅茶拿鐵隨手包等商品,不含反式脂肪及香料;8月到加拿大主流市場,也推出原葉茶粉商品。在台灣三大量販店也有四支商品上架販售,計劃再開發美妝生活百貨等通路。

高山御壐

高山御壐這組商品以皇帝御壐及台灣高山意象為設計概念,獲德國IF及紅點設計大獎,並以純手工繡花絨布包裝茶葉。

因緣巧合,取得茶農割愛賣出一批200台斤的1968年坪林包種老茶,9月也將以御壐系列包裝推出,150公克29,900元,詹晋嘉說,這算便宜價格,台灣愛老茶的人很多,銷售速度會很快。

熱愛大自然,喜歡山林運動的詹晋嘉自身具有東西方融合的思維及生活型態,事業過程雖受家族堂兄弟紛爭打擊,猶能重新出發再推新概念,父親及姐姐的支持是極大助力,而老婆李怡儒唸日文系,是留學英國行銷碩士,現在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工作,她曾投入自家企業協助行銷企劃,看到市場趨勢,她也建議,御奉應強化開拓電商等更多元的行銷方式。

茶葉市場看似百花齊放,但競爭門檻高,從產地到市場有種種關卡,需要長期鑽研出專業經驗,契作或買茶都需要有廣泛人脈及資金能力等條件,詹晋嘉有家族背景加上不斷努力確已走出一番局面,只是如何壯大事業版圖,仍有諸多考驗,不過,品質至上已是厚植企業根基,如能建構專業團隊打造高度競爭力,推動新時代優質茶飲文化,後勢展望可期。

餐飲消息

咖啡師張桂芳拿著一大一小兩支湯匙,在咖啡杯裡開始堆疊奶泡,我在吧台另一邊,瞄了一眼手錶。

只見她在杯裡堆堆弄弄,這邊加一勺奶泡,那邊修飾一下,頭、耳、身體、鼻子,逐漸成形;用咖啡在雪白的奶泡上描出眼睛、鼻頭,最後用一點淺淺的果醬紅色畫吐出的舌頭,一隻活靈活現的馬爾濟斯彷彿就要從咖啡杯中躍出。

我又瞄了一下手錶,張桂芳「畫」完這杯咖啡,總共十分鐘多個幾秒。咖啡杯上的奶泡,就是張桂芳的畫布,無論是畫電影「龍貓」中女主角小梅與小龍貓,還是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蟑螂」,她並不刻意計時,但在咖啡杯裡創作了十多年,每幅圖案無論立體或平面,最多大約就是十分鐘左右。

十分鐘必須完成的創作

張桂芳解釋,考量到咖啡在畫、雕塑完還要多給客人飲用,須保持一定的溫度;加上奶泡維持形狀不塌的時間很短暫,利用咖啡與奶泡作畫、塑型,創作時間只有十分鐘左右。因此她自然而然練就了在十分鐘內完成作品的功夫。

咖啡奶泡雕塑拉花,真是一種跟時間賽跑的藝術。

張桂芳的咖啡拉花創作有別於一般咖啡拉花,在於她的作品更強調立體感。因此,與其說她在咖啡上「作畫」,不如說她是在咖啡上「雕塑」。就算是在咖啡表面淺淺敷上一層細緻的奶泡當畫布作畫,張桂芬也會用一點奶泡讓畫中人物的鼻子或鞋子立體一點,使整幅作品更為生動。

觀察她的作品還能發現一個她讓咖啡奶泡創作更逼真的作法,就是讓立體的奶泡「出格」一點,超越咖啡杯緣,像是馬爾濟斯的兩隻前腳、蟑螂尾部,唐老鴨的蝴蝶結。

張桂芳的立體拉花作品,有端午節應景浩氣凜凜的屈原,有中秋節娉婷的嫦娥;有從咖啡杯中爬出披散著長髮的貞子,也有波濤洶湧的比基尼女郎。而她最出名的作品,還是「蟑螂」。

讓客人驚嚇的咖啡

張桂芳的咖啡店My Cofi位於高雄苓雅的僻靜街道上,門口有一架咖啡攤車。一開始只是因為朋友一句話:「我家前面讓妳做生意,妳順便來陪我。」於是,喜歡咖啡的張桂芳一擺就是八年,之後才遷到現在的店面,一做又是六、七年。

「生意不好的時候無聊,就自己玩拉花。」「因為一般的咖啡拉花拉得不好,就改試試看用奶泡來堆疊、雕塑。」原本教彩妝的張桂芳回憶自己的咖啡立體拉花習做、創作歷程,語氣中充滿了「無心插柳」,但也難掩自信。

她的創作接受客人現場出題。有一天,一位客人請她創作「讓人驚嚇的咖啡」。客人不無惡作劇地開玩笑說:「那就在咖啡杯裡拉花一隻蟑螂吧!」張桂芳毫無難色完成作品,只見在咖啡杯表面雪白的奶泡上,漂浮著一隻褐色的「蟑螂」,軀幹、鬚髮、觸角栩栩如生。

不得不說,咖啡的顏色用來描繪蟑螂,還真是毫無違和感。

張桂芳的咖啡立體拉花,因為作品「蟑螂」,人氣愈來愈高。曾經有客人慕名而來,指明要點「蟑螂咖啡」。當張桂芳把咖啡端上桌,已經忘記自己點什麼的客人猛然一看到咖啡杯裡的「蟑螂」,竟還嚇了一跳。

蟑螂拉花

蟑螂拉花

神韻‧意境‧讓人會心一笑

但最多人找張桂芳畫的還是寵物。曾經有客人拿著逝去寵物的照片,請她照著拉花一杯寵物咖啡,張桂芳邊做,客人的眼淚就邊落下來。

寵物拉花

寵物拉花

「畫得像不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神韻、意境,以及能讓人有感、讓人會心一笑。」「靈魂是要進去的。」張桂芬歸納自己的創作哲學。

看她創作,都是雙手懸腕,或拿湯匙雕塑堆疊,或拿專業拉花筆描繪,完全沒有倚靠。「這樣不累嗎?」「一天有限量創作幾杯嗎?」張桂芳好像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停頓了一下才回答。對她來說,有些因為看到網路上流傳她拉花藝術的客人,遠道從杜拜、俄羅斯來,「實在不可能跟他們說,今天拉花的額度已滿,下回請早。」

所以,如果客人想要以咖啡奶泡畫或雕塑寵物,只要給張桂芳參考的照片線條清楚,她都能幫主人完成心願。

不破壞咖啡原味為前提

立體拉花跟一般咖啡平面拉花最大的不同,在於傳統咖啡拉花的奶泡不能給太多蒸汽打得太厚;而立體拉花則是要在打奶泡時多給點空氣,讓奶泡厚實,這樣堆疊起來才能紮實,有立體層次。

張桂芳最早只是拿著溫度計尖端當畫筆隨手勾勒,後來才拿專業拉花筆,近年則又發現水彩筆「上色」還滿方便。她的作品一開始上色只靠咖啡和巧克力做一些顏色深淺的變化,近年也開始用一點果醬、蝶豆花、竹碳粉,為作品增添更多色彩。但她強調,絕對不用色素,而為增色所使用的天然食材,也以不破壞咖啡原味為前提。

沖咖啡 要讓人喝完會想念

張桂芳堅持咖啡拉花只是增添喝咖啡的視覺享受,重點還是咖啡原本的風味。她指著牆上精品咖啡的品項說,自己一開始喜歡的是手沖精品咖啡,現在店裡面也依然自己進口生豆、自己篩選挑豆,自己烘焙。只是沒想到,後來她的咖啡立體拉花反而成為最吸引客人的焦點。

「單靠精品咖啡確實比較難生存。」張桂芳若有所思地說。現在女兒長大,在高雄哈瑪星開了第二間店克紹箕裘。

「咖啡拉花上手容易,但難的是美感的養成。」張桂芳建議,如果想玩咖啡拉花,先從平面的開始拉、練手感,慢慢再開始堆疊奶泡,進入立體堆疊雕塑的階段。

對於平面拉花,她又諄諄再三強調:奶泡的平面就如同畫布,要處理得漂亮,要細緻、綿密,勾勒出來的花樣圖案才會漂亮,咖啡喝起來的口感也才會好。

「我從來沒有把咖啡拉花當生意,它一直是我的興趣。」張桂芳說,咖啡,就是一種生活藝術,「沖咖啡要有想法,要讓人喝完,會想念……」

張桂芳

張桂芳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