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60期第60期傳統市場 空間設計的再思考2021年五月中疫情再度爆發,接連多起確診病例足跡經傳統菜市場。六月下旬北農開始擴大確診數,七月初台北市緊急宣布要暫停環南市場,以及毗鄰的家禽批發市場三天。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傳統市場與群聚染疫畫上了等號,成為全國新聞輿論的焦點。 作者. 謝一誼、許麗玉、郭書瑋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9期第59期不只是裝食物 放眼未來的餐盒設計本土疫情爆發以來,國內餐飲業者為了突圍,紛紛投入了外送服務,而成本低廉且容易取得的公版餐盒,在短時間內成為多數店家的優先選擇。如果視餐盒為餐飲服務一環,餐盒能做到的不僅只滿足盛裝食物的基本功能,就像來自台灣的逸昇設計、英國PriestmanGoode及BAO近期推出的餐盒,不僅兼具機能及美觀,還能創造獨特的使用體驗、友善環境,甚至是傳遞品牌重視的文化。 作者. 羅健宏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8期第58期蔘利商號用桌遊推廣台灣飲食文化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玩桌遊很常見,但一起玩關於台灣飲食文化的桌遊並不多。來自蔘利商號的賴韋伃與阿樂(Alban Couëffé),結合桌遊跟台灣飲食文化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元素,創造出「夜市人蔘」、「甘味人蔘」、以及「報菜名」三款遊戲,顛覆我們對於桌遊的想像。 作者. 潘建維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7期第57期璐露野 透過野餐實踐戶外美學有「野餐女王」之稱的璐露野(本名顏邵安)從小就熱愛野餐、露營等戶外活動,她形容自己:「不是在野餐,就是在野餐的路上。」原本只是想透過臉書分享與小孩野餐、露營的點滴,沒想到文章大受臉友歡迎,紛紛請她幫忙規畫野餐派對。 作者. 謝懿慧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6期第56期LA RUE餐車市集 食物、音樂都要有哏以三輪餐車為主要構成的市集,跟全台灣大大小小的夜市有什麼不同?氣氛十足的燈光、不同風格的音樂、與來逛市集民眾約定好的dress code、限量發放的精緻明信片……「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有風格,而且質感要做到位。」LA RUE文創設計執行長洪健哲如此歸納。 作者. 編輯部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5期第55期懷石料理的溫潤 摸得到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名譽教授熊倉功夫是日本重要飲食文化學者,也是「和食」在2013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和食論述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在《日本料理的歷史》書中指出,懷石料理在日本料理史上堪稱革命,並且是塑造日本料理世界的一根支柱,「在歷史上的定位舉足輕重」。 作者. 編輯部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4期第54期青釉茶事 把台灣茶的美裝進飲料走在夏季的街道上,蟬聲伴著悶熱暑氣讓人近乎窒息,這時如果來一杯手搖飲,大口大口吸著冰涼的飲料,是一件多麼痛快的事。在台灣,買一杯飲料相當容易,在都會區,飲料店的密集程度不亞於便利商店。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產業經濟統計簡訊」,民國108年3月底,飲料店數達2萬2482家,其中台中店數占全台14%,僅次於台南與高雄。 作者. 謝懿慧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3期第53期中央書局 在島中央用味蕾閱讀中央書局,一間曾是全台灣最大的漢語書店,在經營困難下,無奈變成安全帽店、婚紗店,在近三十年後又找回了自己最初的身分,並以飲食與閱讀,展現全新的面貌。 作者. 謝懿慧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2期第52期山芋頭書寫 開啟排灣族哲思之路原住民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以《山芋頭:部落教室II》記錄排灣族的食物文化與生活哲學,從芋頭命名、料理到器具美學,重現1970年代前的部落記憶。書中融合生態、語言與民族智慧,展現原住民獨特宇宙觀與永續精神,是原民文化書寫的重要代表作。 作者. 古佳峻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1期第51期TSUTAYA BOOKSTORE南港店 用閱讀填補等菜時間TSUTAYA BOOKSTORE結合書店、咖啡與火鍋、丼飯等餐飲體驗,打造台灣少見的Book&Café文化。由潤泰集團引進,遍布松山、內湖與南港等地,主打日式丼飯、火鍋與文青空間,推廣文化、親子共讀提案,並與LOUISA合作展現台灣空間。 作者. 謝懿慧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50期第50期新生代藝術家.台灣茶.百年建築 迪化半日的茶葉包裝設計2019年,迪化半日以「半日焙茶所」一系列的茶葉包裝入選《第十五屆亞太設計年鑒Asia-Pacific Design No.15》,從20個國家、數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 作者. 洪麗君
文創X美學文創X美學第49期第49期凝視咖啡 挑咖啡如選眼鏡在萬華,有一間擁有眼鏡店與咖啡店雙重身分的凝視咖啡。你可以在這裡配眼鏡,累了就去櫃檯點餐,坐下來靜靜品嘗由店主Angie親手烘的豆子所煮出來的咖啡。 作者. 謝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