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halal」這個字在阿拉伯語是允許或合法的意思,中文翻譯為「清真」。清真食品是指遵循伊斯蘭教義、被允許的食品,又可稱之為「清真哈拉食品」或「伊斯蘭食品」。依據可蘭經闡述的飲食方針說明,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不能食用下列食物:與豬肉有關的肉製品、屠宰前就已經死亡的動物、非法屠宰或非以阿拉名義進行屠宰的動物、任何與血液有關的食物等,或酒精、肉食性動物、猛禽及外觀沒有耳朵的陸地動物等(如:蛇、鱷魚、蜥蜴等),這些食物及食材在阿拉伯國家,是非法、禁戒、不可侵犯的,只要符合上述飲食方針就是清真食品。

穆斯林經由可蘭經的教導,視halal為一種最人性屠宰動物的方法,他們認為所有的動物都應被尊重的對待,並接受良好的照顧,任何為了生存的屠宰都必須以動物所能承受的痛苦為目標。

隨著某些地區對清真食品的日漸需求,目前清真食品已可在世界各地的中東雜貨店買到,在較大的城市裡,也可找到專門處理清真食物的肉販,有些國家的連鎖超市甚至在感恩節期間提供外帶清真火雞,許多網路商店也開始販售清真食品,清真食品正大舉進入我們的飲食生活。
根據全球宗教研究機構(World Network of Religious Futurists)預估,2025年全球穆斯林人口將達到20億人,是全球人口的30%,目前全球約有17億穆斯林。為了讓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吃得安心,清真食品認證與標章制度早已訂定實施,台灣可透過「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申請清真食品的認證。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清真食品的銷售量將大幅成長。

賣Halal肉品之超市 清真食品

賣Halal肉品之超市

始於2011年5月21日的餐廳日,由Antti Tuomola與他的朋友們Timo Santala等一同創辦,又稱為「一日餐廳」、「世界餐廳日」,當初的想法只是為了樂趣、與大家一同分享各式美食、一同感受美好的生活環境,如今餐廳日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美食嘉年華活動。

餐廳日從第一次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辦後,每年在全球幾百個城市裡同時開張,推行至今已超過71個不同國家參與,包括亞洲的中國、日本、南韓、台灣及新加坡等,一年舉辦四次,每隔三個月舉辦一次,2015年下半年的餐廳日就訂在8月16日及11月21日。

餐廳日那天,任何人都可在任何地點,如:家裡、庭院、辦公室,或街角、公園、海灘等,任何你想得到的地方,都可開設屬於自己的一日餐廳,餐廳型態不侷限在一般傳統餐廳或咖啡館,不論是路邊擺攤,或是在門口圍個小酒吧,都可參與此盛會,唯一條件是:現場必須提供安全無虞、能對自己負責的料理。即使平常是樂器行、書店、理髮院,也都可在那天成為一日餐廳,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家常料理或飲食文化。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飲食文化教授Johanna Mäkelä曾說:「食物如何能產生新類型的共同性,餐廳日就是最好的一個範例」。

人人都能開一日餐廳的美食嘉年華之所以能在芬蘭等歐洲國家受到歡迎,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歐洲國家大都幅員廣闊、氣候寒冷,餐廳分佈的密集度較低,對於體驗各式料理的機會也較少,所以能獲得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同與支持。若餐廳日這類美食活動在飲食多元化的台灣推行,或許就不會像其他歐洲國家的參與度那麼高。但可以確定的是,像「一日餐廳」、「快閃餐廳」這類刺激消費者飲食習慣的風尚活動,將持續在世界各地的餐飲界流行,引領全球消費者對飲食品味的再提升。

餐廳日 Restaurant Day

Restaurant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