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這幾年台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從賓漢公司所引起的塑化劑事件、胖達人麵包香精問題、強冠公司餿水油、回鍋油、飼料油混充食用油、春捲潤餅皮添加吊白塊、豆芽菜使用違法工業漂白劑等等都是屬於食品添加物的濫用。「食品添加物」成為人人恐慌的代名詞,也是新聞很喜歡報導的議題之一。

品質改良劑 早期食品添加物多以香辛料為主

早期食品添加物多以香辛料為主

在我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中有定義:食品添加物指為食品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強化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必要目的,加入、接觸於食品之物質。

食品廠為何需要品質改良劑

其實食品添加物在農業社會就有,只是比較天然。例如用孜然、胡椒等天然香辛料來提味,紅麴來醃製紅糟肉,不過近三十年來食品工業仰賴化學工業,拜化學合成技術突飛猛進所賜,調配出許多效果好的添加物,讓產品的色、香、味、口感更加吸引消費者,讓生產者更方便加工以及降低成本。然而食品添加物的功能很多,有些可延長食物保存期限,例如:製作火腿、熱狗時,添加硝酸鹽、亞硝酸鹽,可以防止肉毒桿菌;製作巧克力添加乳化劑,可以縮短乳化的時間並改善品質;零卡汽水中的人工甘味劑可取代糖降低熱量。

總而言之,以食品添加物來說,「好用、降低成本、口味好」是食品廠需要品質改良劑的三大要素。

品質改良劑 吃太多含矽的添加物,有可能在體內形成結石。

吃太多含矽的添加物,有可能在體內形成結石。

品質改良劑帶來的影響

以前的餅乾或洋芋片如果久放容易變軟,但現在有些餅乾即使久放也不容易變軟,其原因就是品質改良劑中的二氧化矽(SiO2)、矽酸鈣和氯化鈣(CaCl2)。因為這類矽樹脂有很好的保脆效果,因此被大量運用在包裝食品、進口餅乾和休閒零食等,甚至有業者就直接加在食物中。看到這些專有名詞,有些人可能已經頭昏了,矽樹脂是什麼?大家應該都聽過矽膠(Silicon,又稱矽利控),沒錯,就是裝潢建材中拿來當成防水、補土的材料,又稱塑化鋼。矽膠的吸水性強,利用土水原理,當沙子(矽)+水泥(鈣)+水混合起來,隨著時間越久,水分吸得越多,就會變得越硬、越脆。雖然攝取的二氧化矽(SiO2)可以排出體外,但如果攝取量過多可能也是現代結石病那麼多的因素之一。吃進太多含矽添加物的結果,影響代謝又來不及被排出體外,就有可能在體內形成結石了。 

另外品質改量劑中的EDTA-2Na(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的用途有防止油脂氧化、食品褐變及乳化食品等功用,但根據美國食藥局(FDA)的資料,這物質拿來製作藥品可讓醫師解決病患血液重金屬與鈣濃度過高的問題,但美國心臟病協會也指出,EDTA-2Na有引起腎衰竭、低血壓、休克、心跳不規則等症狀的風險。這類型添加物就像兩面刃,有其存在價值,但又必須小心使用。

再舉例來說,根據已有研究指出,磷酸鹽進入身體後,會跟細胞內自由態鈣離子結合,若攝入太多磷,將導致骨質疏鬆;另外,過多磷酸鈣阻塞腎小管,也會造成腎結石。不過只要攝取適當,磷並不可怕,因為磷是人體組成中,第二多的礦物質元素,僅次於鈣,也存在許多天然蔬菜、肉品中,是兒童成長時不可或缺的營養。衛福部建議磷的攝取為成人每日800毫克,只是目前很難估算人們每天會吃進多少磷,因為光是磷酸鹽類的品質改良劑就高達26種,包含磷酸二氫鈣、磷酸二氫鈉、磷酸氫鈣、酸性焦磷酸鈣、磷酸鈉、三偏磷酸鈉、多磷酸鈉、焦磷酸鈉等等,都是廠商很喜歡用的食品添加物。

現行法規為何允許使用品質改良劑﹖

究竟為何需要添加這些食品添加物呢?合法添加對人體是否無害?這些問題實在值得我們深思熟慮。我國與世界各國都是透過法令來規範添加物的使用,基於確保飲食的安全,食品法規對於食品添加物的使用有嚴格的規範,必須在食用安全性確認無虞,而且經過衛生機關核准後,才能成為合法的添加物。但是各種食品添加物的加成性作用,以及體內累積量與相關的交互作用,確實是目前世界上研究較少的一環。

食品不是藥品,通常不會立即見效,也不會立即生病,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因此在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營養調查中,常常會因為其他的因素干擾而無法確實證明食品添加物與健康的相關性。作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筆者建議應該讓每天的食品添加物攝取種類小於150種,再搭配每週適當的運動來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期許我們的國民能依循飲食節制、適當運動,保持良好身體機能來讓健保支出慢慢減低。

Marco Lotito(維多麗亞酒店 La festa 主廚)

出生在米蘭的Marco主廚,家族三代經營海鮮買賣,從小耳濡目染,因此對於如何料理海鮮比一般人更了解透徹。Marco主廚對於烹飪就充滿熱情及想法,自米蘭all,istituto alberghiero Vespucci飯店廚藝學院畢業後,就積極投入餐飲生涯,至今已經23年,即使Marco主廚擁有米其林餐廳的光環,卻還是堅持自己穩紮穩打的步伐,學習認識各種天然食材的特色發揮其本質及精華。2014年Marco主廚受邀來台灣擔任維多麗亞酒店 La festa 主廚,發現台灣人非常喜歡嘗試美食,對他而言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他希望能將自己對料理的熱忱與台灣人分享。

酪梨鮭魚塔塔佐鳳梨醬汁

這道酪梨鮭魚塔塔佐鳳梨醬汁是在義大利重要節慶都會準備的開胃菜,主要是以新鮮的水果醬汁搭配辣根醬,呈現出氣泡的感覺,非常符合秋天的氣息,且整體口感清淡,在入口後非常的爽口有層次。

酪梨鮭魚塔塔佐鳳梨醬汁 Marco Lotito 維多麗亞酒店 La festa

  • 食材(1人)

酪梨 50 g、鮭魚 50 g、帕達諾起士 50 g、辣根醬 10 g、茴香 5 g、西洋芹 3 g、黑炭餅 1 片、檸檬 1 顆

  • 調味料

鳳梨醬 50 g、糖 5 g、鹽 5 g、胡椒 2 g、茴香 5 g

  • 作法
    1. 茴香及西洋芹切碎。
    2. 將茴香碎、西洋芹碎、鮭魚丁、糖、橄欖油、鹽及胡椒一同攪拌均勻。
    3. 在盤內依序放入鳳梨醬汁、酪梨醬及調味好的鮭魚丁。
    4. 最後再放入起士及黑炭餅。

綜合野菇寬麵餃

這道菜餚是Marco主廚在台灣思念家鄉的回憶,綜合野菇寬麵餃是道地的北義菜,這道菜餚所使用的寬麵餃非常特別,非一般所常見的圓形,是採用北義特有的製作方法成長寬狀,再搭配秋天盛產的黑松露、Ricotta Cheese (瑞可達起士)及鼠尾草去調和,整體口感厚實且清爽。

綜合野菇寬麵餃 Marco Lotito 維多麗亞酒店 La festa

  • 食材(1人)

寬麵餃 250 g、松露 5 g、Ricotta Cheese 25 g、綜合蘑菇 100 g、奶油 25 g、鼠尾草 5 g、洋蔥 5 g、番茄乾 2 g

  • 作法
    1. 將寬麵餃放入鍋中滾煮4分鐘至熟。
    2. 在鍋內依序放入奶油、鼠尾草、番茄乾、乾香菇、綜合蘑菇、鹽及蔬菜高湯拌炒。
    3. 再將煮熟的寬麵餃放入鍋中拌炒,加入奶油。
    4. 起鍋後,再放上Ricotta Che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