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時令進入驚蟄節氣、萬物蓬勃初長。新春啟始,身為餐飲產業的一員,亦期許自己能更精進更追求卓越。

  長久來我喜愛走訪各地的小吃店家,這些店家都是延續幾代的傳承,如:第四代經營的台北橋頭美珠滷肉飯;施家鮮肉湯圓的老闆是難得早年大學生願意接母親的攤子;及堅持父訓製作的南昌街劉記四神湯;還有很多肉羹、雞肉飯、包子店、油飯等等。他們對自己的產品十分謹慎,從選料、清理食材、烹煮過程都嚴格把關、用心料理,實實在在、未敢怠忽,可以感受到這是他們的立命所在。
 
  去年下半年來,我在這些店家用餐之餘,也與業者老闆聊天,普遍聽到的都是景氣低迷、生意較以往難做、鄰近同業關店的比比皆是,少數幾處在地最知名的頂多維持過去的成績,都算難能可貴了。
 
  在細聽他們的說話內容,個人從中爬梳幾點在此提出,倘以政府的資源,是否能幫助他們甚麼:1.員工離職率高、難請到人手,所以少做午餐生意;2.想改善店面用餐環境,也不知從何下手,可以找誰幫忙;3.想提升自家餐飲層次水平、對食材品質能有科學制度的管控,知道要做但不會做,常常都只能原地踏步;4.有人想要加盟、也有賣場邀約進駐,不知道如何評估可行嗎?…等等。
 
  說到政府扶植餐飲產業有成,我常舉新加坡政府循序漸進計畫性輔導『莆田餐廳』為例,讓從福建移民的一家三口人,原本想自足餬口的餐館,在11年後能發展成八家連鎖,並在海外香港、雅加達開設分店,去年更與我們的餐飲龍頭-王品合作在台開設餐廳。
 
  又如,今年1月26日的香港星島日報報導:日本政府為捍衛壽司名聲,計畫在一年內,推海外師傅證書制,日本食料產業局表示:烹調日本的和食料理,包括處理生魚及衛生烹調方法、觸摸生魚的次數、使用的菜刀砧板等,要符合規定水準,師傅才獲確認資格。藉此協助壽司業者連鎖發展或海外經營,建立營運模式的基礎。
 
  去年CNN評選台灣為第一名的美食之地,台灣美食多元多樣,不僅只是「夜市」、「五星級飯店的吃到飽」,還有存在多年的「傳統在地小吃店家」、用心經營品牌的「主題餐飲」,各展所長,精彩豐富我們的城市面貌。
 
  眼看2017年台北即將舉行世大運,“美食文化”亦是展現城市魅力的關鍵,如何以台灣美食小吃飽足來客的胃,讓國際遊客能享受第一名美食的愉快體驗。值此之際,政府若能肯定 “在地的美食小吃”存在的價值,以尊敬謙卑的態度,傾聽心聲、滿足所需,務實且循序漸進的輔助小吃業者,這應是今年開春最佳福音。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該怎麼形容見到昇恆昌金湖大飯店的第一印象呢?我以為,只差一個賭場,就像來到澳門!

 
  趁著度假到金門,想要一探昇恆昌,因為昇恆昌在其它地方只是免稅店,在金門還有一個大飯店。然而一些金門朋友知道我要去昇恆昌,頗為不屑地表示:「妳不知道那是外來的,是服務大陸人的嗎?」
 
 
  我知道免稅店與我無關,逛飯店總可以吧!金門從戰地變勝地,這二、三十年來難道有改變嗎?二十多年前首次登島是為了看牛又大啖全牛宴,幾年後跟著HONDA去試車又吃全牛宴,這些年不管去幾次,金門是向後轉踏步走,昔日戰地的神秘肅殺,將士的氣宇軒昂,如今變成獅山砲陣地流於形式的嬉鬧表演,馬山觀測所空無一人的荒涼與冷清,金城街上的老店一一凋零,取而代之的是茶店與網咖,到金門想看軍人就去711,但已非腦海中的雄糾糾形象,即使想找個地方好好喝杯咖啡,除了金門國家公園與特約茶室,想不出其它。
 
  然而真正來到昇恆昌金湖飯店與金湖廣場,居然萌生「金門改變了」的感覺,一行人開車看地圖找路,正分不清東南西北時,便看到太湖邊矗立的灰色巨大建築物,果真是昇恆昌無誤。
 
  一開始對免稅商店毫無興趣,因為即使有興趣也不能買,但聽到昇恆昌的經營手法是自己出錢打造名牌的豪華門面,銷售員全是自己人,店內商品全部買斷,光是Cartier的店中店造價便破億元,還是忍不住轉進去瞧一瞧。
 
  我不買名牌包,也不是追星族,賺來的錢大部份吃進肚子裡,然而看到全智賢在外星人都教授韓劇中所拎的名牌包包,折扣後只有2萬元,另一款原價6萬元的當季包直接下殺到六折,這樣的折扣在台灣、香港、澳門都極少見,內心突然很後悔。之前有人提醒,去金門要帶護照,原來內行人在免稅店瞎拼完了,跳上船花半小時直奔廈門,蹓一圈再轉回來,形同出國再返國,這些戰利品都可以順理成章帶回台灣,不管大陸觀光客如何,昇恆昌金湖廣場與飯店的成立,也改變了台灣觀光客的玩法,甚至去金門也有出國的感覺。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