叄和院一家標榜新式台菜的餐廳。創辨人林奕寬希望以創業來改變一個行業、改變台灣、改變世界。
他説:叄和院的空間設計,以菱格為主調,是要展現不斷的延伸、不斷改變、並且融合各種力量,創造出新一代的餐飲品牌,同時以台菜餐廳爭取更多年輕人的市場。
台菜普及化 走出新道路
白色菱格裝潢包覆的空間,啜飲著特調的經典水果茶,思考一下這晚要吃什麼?感受一分新鮮感和寫意,琳瑯滿目的菜單,可以好好享受,一個人點一塊東坡肉、配虎皮刈飽,再點個鳯梨蝦球,全新式台菜令人驚喜!也可能驚訝!一切都在衝擊著大家的眼睛、舌頭丶味覺!
在百貨業練得企業丶品牌經營的専業功夫後,一直想自己創業的林奕寬,在長輩賞識和大學同學支持下創業,過去掌握百貨潮流、及品牌經營能力要大展身手,但拗不過股東以二比一的票數決定投入餐飲行業,四年前開始投入自己完全沒有操盤經驗的餐飲業,一切從零開始。
「無限大」。在選定餐飲為創業目標後,立刻設定了願景:要把台菜普及化,國際化,最終要創立一個世界知名的台菜品牌。他希望台菜以不丟棄傳統,以創新包圍傳統的觀念走出新台菜之路。
持續研發與創新 菜餚道道有特色
在叄和院,新台菜簡單的說就是台灣人愛吃的菜,台灣歷經葡萄牙丶荷蘭丶日本殖民地、及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都帶來了不同飮食文化和影響。現在最明顯的是中國各省的美食在台灣都有留下種子,川菜、粵菜、北京菜丶眷村菜,不但南北合以及台菜及酒家菜等八大菜系都匯聚一起,加上日本料理的影響,台灣人的美食是豐富繁多的,如何有系統提升普給,並推廣到世界各地,是林奕寬的目標。
有了融合全台美食的目標,便開始蒐集資料,組織試吃團隊,花了二年時間,投入學習各方面的餐飲相關知識,食材、主廚丶管理、服務・・・從試吃開始,他二年內吃了六百家餐廳,每家都做足功課,累積了各種餐飲業的知識,林奕寬說:六百家餐廳中,其中三分之一的店,各有可以學習地方,在不同的店可以學到東西不同,慢慢形塑了各個項目的標準,累積成經營寶典。
經過専業主廚加上科學的分析後,擬出三百道台灣菜。而且把菜的好吃度排名,再不斷的試吃,迫使廚師不斷提升每道菜的做法,也不斷改變了菜單內容。原本試做成的三百道菜,最後篩選剩下九十道,過去二年營業期間有四份之一菜色被更換掉。不斷調整丶研發、創新,對叄和院而言是基本的要求。
林奕寬掌舵,希望主廚必須要有打破舊思維的態度。配合叄和院經營品牌美食的目標,市埸的客層是哪些,目標客層喜歡什麼東西?我們主廚和團隊要做出符合這些客人喜歡的餐飲菜色,完全是品牌導向、市場導向。不是過去主廚開菜單得到老闆同意,哪開店就賣這些東西的老方式經營。叄和院的主廚必須熟悉多種菜系,再融合貫通創出符合大眾口味的潮流菜,才符合叄和院創業需求。
人才匯聚 激發創意的火花
除了懂菜色,他要求主廚要會規劃sop,掌控整個餐飲製成,原料調理、醬汁製作、烹調技巧、菜色的規格成本,四大部分都要完全熟悉,並且能把懂得的東西教授給同事。不但自己要懂更要會教,叄和院的事業才能延伸出去。
在這些條件下叄和院主廚變得很難找,有些手藝很好的廚師不會教人,也有主廚一些留一手不肯教人,有些願意教但不會規劃sop,有的根本不想改變。所以剩下可以併肩作戰的人選並不多。林奕寬經過多方尋找,最後主要鎖定爭取是林祺豐丶溫國智和施建瑋三位師傅。
寛心園廚藝總監施建瑋,由於他基於個人想法,不再做葷菜,只做素食。最資深師傅的林祺豐,目前専心走遍全台319鄕鎭找好食材,面對現實狀況只好這樣放棄延攬。林奕寬花了更多時間與溫國智師傅溝通,終於說服了這位外號「台菜小天王」加入,年輕的溫國智負責叄和院菜色的硏發和創意,並且時常參加廚藝比賽,讓自己創作力量與時並進。
叄和院的主廚是主持研發和教授,主要硏究開發新菜色,做實驗,並且針對顧客意見再去調整菜色。要帶領各分店的廚師都能把菜色做到、做好。溫國智旗下有許多好手,像硏發中心行政主廚,25歲的林致遠,在高雄餐旅大學就讀時已嶄露頭角,年紀輕輕在台灣餐飲界小有名氣。點心主廚哀琬淋,也是七年級生。她負責的創意點心,色澤奪目驚人,卻讓不少年輕人趨之若鶩。其中剌蝟叉燒飽、虎皮刈包都很有特色。
飲料方面更是叄和院重點和亮點,邀得台中樂沐團隊加入,成為很有特色全時段服務有酒吧服務的餐廳。負責調酒師們也是以創意出名的團隊,其中的welly hsu調酒師,最近到香港參加Bacardi港澳台三地調酒比賽,獲得亞軍。
人才匯聚在叄和院,工作分工上非常仔細,各司其職各有空間,主要是看重整體呈現的成果。林奕寬四年前從零學起,辛苦是找到團隊成員,以融合和延伸的精神得到良性循環,更多年輕好手,互相牽引加入叄和院,成為衝勁十足的餐飲團隊。當初花了不少心血聘請領頭的主廚溫國智是正確開始。
林奕寬重視人也注重外場服務管理,他自己建立了一套433管理模式,基本上學習王品集團sop占40%,學習欣葉服務員親切態度占30%,學習TGI Friday的美式熱情占30%。融合三種規格以全新模式來訓練服務人員。林奕寬觀察這樣規格服務中外客人都能符合需求。
另外,他對員工工作外的學習和比賽都非常支持。叄和院給予員工最大自由和空間,員工上班做好份內的事,下班去同業切磋丶去教學丶甚至去別的店學藝都是被允許的。他們相信良性互動和循環,不但學習更多,而且也會把高手吸引過來,造成人才薈聚。對員工的福利升遷也重視,員工一年有108天假期,廚師也有95天的假期,勞保健保都完全依薪水投保,絕對不打折刻扣。雖然資金不是如此充裕,但很多好手願意加入,營造出一個非常不一様的餐飲事業體。
林奕寛認為要能打國際級比賽的選手,要有合理的待遇,如果一直以剝削丶額外付出取得的營運成績,已不合乎潮流和人性,就算短期有好成績也不會持久。反而一切按規定去做,當然成本會比較高,但是為了最終目標一定要落實用人唯才,才有機會成功。
目前看來他們在業界都能吸引到年輕好手一齊參與。原本規劃中的海外533計劃,十年有家後進軍國際的夢想卻提前了。林奕寬原本規劃是最初五年在台灣經營有成果,再來到中國發展三年,進軍東南亞、東北亞三年。如果一切順利,再揮軍國際進軍歐美。叄和院創業初期,出乎意料的受到外國朋友喜愛,不少邀約到國外合作。使得有優勢條件,提前跨出台灣到上海、義大利米蘭開店。這都叄和院圑隊意料之外的大挑戰!
勇闖米蘭 台菜再融合
叄和院在今年六月上海淮海中路一號的新店會開業,這次是跟中資合作才能在最好地段的商圈開業,目前規劃中350平方米黃金店面,可容納二百位客人。
義大利米蘭店大概今年十月開幕。能到米蘭開店是去年參加義大利世界博覽會-主題是美食,同時遇到在義大利的台商理事長賴天福,賴天福辦了一埸台灣美食盛宴,招待米蘭的政商名流丶美食専家,叄和院溫國智團隊的手藝備受到讚賞關注。
賴天福認為台灣人的美食,在米蘭這個品牌之都可以闖出名堂。於是邀請叄和院合作,他在米蘭中央車站旁有一間飯店要改裝,花了八九年整合規劃重建,希望配合飯店結合餐廳的潮流,因緣際會把叄和院納入成為飯店的一部份。
這飯店將是義大利著名建築師Simone Micheli在米蘭的代表作。所以今年十月份在米蘭叄和院也是由設Simone Micheli設計的台灣餐廳!米蘭叄和院配合義大利開辦法規,如火如荼的開展,在台灣溫國智師傅的團隊,要替米蘭新店再設計一半以上的全新菜色,相信又是一次台菜再融合和延伸!
林奕寬擁抱開創熱情、吸引不少有新思維的年輕人參與,儘管挑戰極大,但是掌握融合和延伸的創意精神,叄和院總給人有莫大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