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高湯」又稱「上湯」,其確切含意為「高等的湯料」或「上等的湯料」。高湯是中華料理每天必備的配料,某些名菜諸如極品魚翅、皇室鮑魚、油爆冬筍、蟹黃菜心、干貝芥菜、佛跳牆、鑲節瓜等都需要使用高湯來提味才能顯現料理的極致意境。在台灣,高湯最大的使用者則是火鍋業者及各地方的小吃美食,舉凡生意興隆的店家,他們成功的祕訣就在於熬得一鍋美味的高湯,由此可知高湯對料理的重要性非比尋常。事實上,任何中西式料理皆可藉由高湯的加持而更上層樓。

    高湯的料理地位崇高,美味程度滿分,但是高湯的製作工藝卻出奇地簡單,其操作程序如下:將材料放入水中加熱熬煮一段時間,然後去除熬煮過的材料,最後所獲的的汁液即是所謂的高湯。依材料的不同可將高湯分為葷高湯及素高湯,葷高湯主要的材料為雞骨、魚骨、豬骨、牛骨、羊骨、金華火腿、老母雞等,素高湯主要的材料為玉蜀黍、紅白蘿蔔、香菇、海帶等,由於葷高湯的使用人口及美味程度均遠高於素高湯,因此平常我們所稱的高湯即是指葷高湯。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許多人把馬鈴薯當成發胖食物,事實上其脂肪含量遠低於其他充飢食物,只是太愛吸油。如能正確烹調,馬鈴薯不只營養豐富,更是近年來最熱門的減肥與抗衰老食材。
 
指著積水深達56公分高的馬鈴薯幼苗農地,雲林斗南紅磘有機農場主人蘇榮說:「種馬鈴薯10多年,沒碰過這種天氣。如果降雨持續下去,明年台灣馬鈴薯產量至少銳減34成,價格也鐵定飆漲。」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