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Cordon bleu原為法文,即英文的blue ribbon,藍色的飾帶。原本是法國波旁國王旗下的聖靈騎士團(L’Ordre des Chevaliers du Saint Esprit)成員方能佩戴的代表標誌,現在Le Cordon Bleu則是指法國藍帶廚藝學院。不過,Cordon bleu還有另一個意義,指稱外層裹著麵包粉的肉片菜餚。

藍帶肉排這一類菜餚的原型,類似奧地利維也納的傳統特色菜wiener schnitzel,是以麵包粉、蛋、麵粉調製成的麵糊,包裹很薄的小牛肉片炸製而成;而在同樣的製作原則下,使用不同肉品,如雞肉、火雞肉、豬肉、牛肉等所做的肉排,則稱為schnitzel。藍帶肉排最大的不同則在於其填入了起司和火腿,這種作法大約出現在1940年代的瑞士,並於1949年時的一本食譜書中被提及。在英文裡,藍帶雞排稱為chicken cordon bleu,藍帶豬排稱為pork cordon bleu(或cordon bleu pork chops),若是用小牛肉的則叫作veal cordon bleu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蘇格蘭蛋雖然以「蘇格蘭」為名,但卻是一種很典型的英國食物。是用臘腸碎包住整顆去殼的白煮蛋,再裹上麵包粉油炸而成。
  為什麼這種英國食物要叫做「蘇格蘭蛋」?這一點無從得知。倫敦的Fortnum& Mason百貨公司宣稱這是他們1738年時的發明。而對飲食歷史頗有研究的英國人類學家Helen Leach搜尋了大量十八世紀的食譜,並未找到關於Scotch egg或類似做法的紀錄。Scotch egg一辭應該最先是出現在1807年出版,由Mrs Rundell編輯的食譜A New System of Domestic Cookery。但是直到1826年,蘇格蘭蛋的食譜在出現在由Meg Dods著作的蘇格蘭食譜書The Cook and Housewife’s Manual中。但在Alan Davidson編纂的Oxford Companion to Food中則認為蘇格蘭蛋可能是波斯食物kofta(以麵包粉包裹的炸魚及肉丸類的食物)。Kofta後來傳到印度,演變成這種別有洞天、寶藏在裡面的型式。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