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於調酒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坐在吧檯前的獨酌?還是歡樂的雞尾酒會? 最近台灣的酒吧圈很熱鬧,如果你認為調酒只能在夜生活裡出現,那就太可惜了。
餐搭酒的世界裡大多討論葡萄酒,隨著消費喜好改變,餐飲不斷推陳出新,相較於紅白酒的直球對決,調酒搭餐更具挑戰性。
隱身敦化南路巷弄內的VG The Seafood Bar Taipei,推開船艙設計的厚重鐵門,映入眼簾的牆板上畫著捲起袖子搖晃雪克杯的雙手,只是調酒師的人頭換成魚頭。具畫廊背景的老闆採取大膽設計,在畫中直接點出餐廳裡「創意調酒結合海鮮」的主題。
台灣味道 在地思考
VG The Seafood Bar Taipei調酒師岳佳毅認為,葡萄酒搭餐是尋常的配法,「但以調酒取代紅白酒能玩出更多不同的樣貌。」
首先,《酒╳食聖經》書中提到的「在地思考」(Think Regionally):同產區料理搭配同產區飲品的規則,在調酒上也適用。
在世界頂尖調酒大賽2018 DIAGEO World Class台灣區比賽中,岳佳毅以「香檳福爾摩沙」奪冠,這款調酒以Don Julio Blanco龍舌蘭為基酒;除了青草清爽味道,還帶有檸檬、香茅與薑的香氣,尾韻更帶著胡椒感。
「香檳福爾摩沙」酒譜中,岳佳毅使用許多元素呈現「台灣味道」,例如芭樂汁代表夜市醃芭樂,凍頂烏龍代表手搖杯飲料,馬告代表著烤山豬肉香腸,這些元素象徵台灣人生命的記憶。
以台灣為設計背景的「香檳福爾摩沙」,搭配台灣小吃最適合。
主廚陳子洋畢業於高雄餐旅大學中廚系,擁有中菜底子又投入西餐。他從夜市發想,組合出一款以蚵仔煎為原型的「日本生蠔煎」來搭配香檳福爾摩沙,特製粉漿類似韓式煎餅,強調脆度,冷掉後還能維持口感;再刷上煙燻口味的BBQ醬汁並放上日本生蠔。
帶著胡椒味的「香檳福爾摩沙」也曾搭配蚵嗲、胡椒餅等創意料理,除了能傳遞在地思考的概念,也延續龍舌蘭整體胡椒香氣的尾韻。
風土與風味的故事性
「嫩煎田雞腿」搭配「漫步在田邊」這款調酒。陳子洋先用奶油煎田雞腿,再使用台灣人熟悉的紹興酒,添加牛肝菌製成濃郁基底奶油醬汁,搭配日式昆布柴魚高湯泡沫來呈現。
「漫步在田邊」使用黑標Johnnie Walker當基酒。岳佳毅解釋,威士忌煙燻麥芽可讓人聯想到田雞香氣,在風土設計上更添加了台灣的季節芒果以及地瓜,地瓜也可以和威士忌特有的奶油太妃糖味聯結。
Johnnie Walker向前邁步的紳士人形,搭配這道農村野味的意象,真的有種漫步田間的情調。
在調酒設計概念背景上,岳佳毅會先設定一個主軸,除了從風味分析、解構、重組,最後調節風土搭配,為一杯調酒帶來一整段完整故事。
調酒就像是液體料理
岳佳毅提醒,前菜要搭配酒精濃度較低的調酒。因此,搭配「海鱺魚生」的「橙花與羅勒」,使用酒精濃度只有8%的琴酒,並加入大量冰塊稀釋。另一位調酒師邱柏鈞也會考慮客人稍後是否有行程,決定是否要推薦酒精濃度偏高的調酒。
「海鱺魚生」這道菜的主要風味來源為羅勒與葡萄柚,「橙花與羅勒」將一般的通寧水換成葡萄柚汁,特別挑選柑橘、柳丁、萊姆、葡萄柚下去蒸餾的Tanqueray No.Ten Gin這款琴酒,加入新鮮羅勒與橙花,持續延伸生魚片中清新葡萄柚醬汁的味道。
岳佳毅強調,調酒搭餐有趣的地方,相較於紅白酒,調酒師更能創造客製化的風味,「調酒就像液體的料理,可以變化出更多可能。」譬如「橙花與羅勒」添加杜松子、橙花、羅勒、葡萄柚等香氛的味道,是紅白酒難以呈現的口感與質地。
借鏡葡萄酒搭配法則
「調酒也可以借鏡紅白酒的搭配法則,例如辛辣食物選擇微甜冰涼的調酒。遇到苦味食物不可以使用含單寧的基酒,而是用帶有甜味與鹹味的調酒搭配。」岳佳毅歸納出調酒搭配心法。
「鱗煎馬頭魚」這道菜是以陳子洋擅長的中菜為基底,使用老母雞高湯、火腿、干貝、豬板油等熬出上湯,再放入自製大紅袍辣油與天然發酵味道的酸菜,像是進階版的川味水煮魚。邱柏鈞表示,這種微辣又濃郁醇厚的口感,適合搭配高濃度香氣與酒精度的「現代荔枝馬丁尼」,凸顯清爽與甜度。
就像一般餐酒規則裡,麻辣鍋可以搭配冰甜白酒,不過調酒佐餐最忌諱的是酒精濃度太高,搶走整道菜的風采。
邱柏鈞為「泰國藍鑽蟹餃」設計的調酒「馬賽魚湯」,將這道海鮮味道濃郁的菜餚搭配使用迷迭香、百里香、蒔蘿、薰衣草等普羅旺斯香料浸泡過的琴酒,並添加梨子利口酒與澄清番茄水;杯緣口沾上橄欖拖鞋麵包粉末。細緻微酸口感搭配重口味的海鮮,番茄香料味更可以帶出海鮮的鮮甜。
2018冠軍調酒師岳佳毅說:「如果可以讓你每一口的味道都是驚喜,這杯調酒就成功了。」
調酒師融合經典酒譜與創意發想,不只用腦更用心;在拆解與重構當中,運用專業將味道重新接軌,不啻重啟了調酒與菜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