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間不到,台鐵剪票口外的台鐵便當本舖已經大排長龍,「60元的兩個」、「排骨菜飯三個」!八角、方形或圓形的飯盒一個個飛快移動著,宛如一節節車廂,將旅客從飢腸轆轆的這頭、一口接一口載送到滿意飽足的那端。
對於許多出差、通勤、返鄉或是出遊的旅客而言,拎個便當上火車,邊移動邊解決一餐,不僅方便省時,嘗一口數十年如一日的米飯香與排骨好滋味,更是整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普悠瑪造型便當]()
普悠瑪造型便當
搭火車就愛這一味
交通尖峰時段,台鐵上下全神貫注監控旅運狀況,除了調度員、站務人員等,不說不知道,還有另一群人皮也繃得很緊,那便是「台鐵餐務室」廚房的師傅。因為車站人潮一多,便當生產線也得加速,為了趕車的旅客們,補上一箱箱熱騰騰的台鐵便當。
全台目前共有6個鐵路廚房生產便當,包括台北、台中、高雄餐廳及七堵車勤部、車勤花蓮分部與台東餐務室。不管是在車站駐點販售或是列車上叫賣,台鐵便當總是旅客首選,全台每天可賣出2萬5000個。問台鐵便當有什麼秘訣?台鐵局業務課課長李建國說,這是「公家機關的便當」,從菜色口味、分量到營養,無一不嚴格把關。
「每個餐務室各有本領,但要說店中之王,非台北餐廳莫屬!」李建國指出,台北鐵路餐廳每天供應超過1萬2000個便當,包辦全台一半的量。不僅供應量驚人,台北餐廳經理蔡毓敏提到,為了滿足廣大旅客的口味喜好,台鐵不斷研發特色便當,從十幾年前只有基本款三種排骨便當,賣到現在光是台北餐廳就有18款,蔬食、鯖魚、雞腿、焢肉樣樣熱銷,全台更有25款便當,讓台鐵便當在復古、懷舊的樣貌外增添許多新鮮感。
談到特色便當,一款「南瓜松子蔬食便當」讓人特別有感。蔡毓敏指出,台鐵研發菜色時以「蔬食」為出發點,不用素料而是想辦法將蔬菜烹調得美味,不僅南瓜飯裡還吃得到纖維,另搭配有「長壽果」之稱的松子,主食則是燉得軟爛入味的烤麩,「因為大多是講求養生的銀髮族會選這款便當,要好嚼好入口才行,馬鈴薯等配菜也切得比平常稍小一些。」所謂「公家機關便當」,講求的是對民眾的一份責任與體貼。
![台鐵便當店景]()
台鐵便當店景
有故事的便當
台鐵便當在交通餐點選擇中人氣居高不下,但李建國坦言,車站內外的餐飲業蓬勃發展,不論便利性或選擇豐盛程度都已不可同日而語。要鞏固銷售寶座,除了便當口味推陳出新外,台鐵便當沒有太多花招,選擇老老實實地「呈現內在」,相信大家看得到、喜歡了就會買。
台鐵便當的樸實大方深得民心,另一方面,讓旅客始終著迷的則是一股鐵道歷史的懷舊氛圍。台鐵便當從沒忘了自己是個「有故事的人」,除了復古的圓型或八角木片餐盒外,排骨便當還有「油畫版」,隨著餐務室地點不同,便當盒上也帶出各地風景。好比七堵餐務室出的便當上,印著八斗子車站、十分車站的昔日風情;從高雄車站買到的便當則看得見阿里山火車與奮起湖車站。
而台鐵便當說的故事,有時是懷舊,有時也是當下與未來。2016年推出普悠瑪造型便當,外包裝為普悠瑪車頭造型Q版紙盒,裡頭裝的是「一口一個剛剛好」的蝦子、咖哩鯛魚與紫糯米丸子等菜色,還有小蛋糕與水果。光是看著這個便當,便能聯想一家人搭火車出遊的畫面:小孩邊看窗外風景邊抓起食物,吃光了就玩起紙盒……
![南瓜松子便當]()
南瓜松子便當
送便當的安全距離
「品名:80元排骨便當、重量:475公克、賞味期限:請於購買後2小時內食用……」台鐵便當盒上印滿密密麻麻的文字,完全符合衛福部食藥署的標示規範。蔡毓敏強調,這些文字絕對不是應付了事,為了食品安全,便當從製作完成到送到客人手上,時間經過嚴格控管,也因此,台鐵便當一上火車都只有「短程區間票」。
台鐵便當除了在車站販售,也會在接近用餐時段時,送上剛好行經車站的列車進行車銷。蔡毓敏以台北餐廳供應為例,為了堅持兩小時內食用完畢的時間原則,最遠最遠只能送到中壢,「從台北發車到桃園就要1個小時,已經是極限,不能再過去了!」
以時為界,每個餐務室各有負責範圍,台中餐廳供應新竹到員林、高雄餐廳負責嘉義到屏東;車勤花蓮分部則因花蓮各站之間太長,只供應花蓮本站與車銷;而今年3月才啟用的台東餐務室目前只在台東販售,未來也規畫供應到知本,可望完成環島便當供應鏈。
有趣的是,在食安考量的運送距離原則下,各餐務室分頭努力,竟也逐漸發展出自身風格,像是花東特蔬便當,以原住民風味鹹豬肉及花東海產鬼頭刀魚排為雙拼;阿里山特色便當則使用當地山產,龍鬚菜、筍子、彩椒,讓味蕾也跟著旅遊。
讓排骨更嫩的秘密
「我最喜歡排骨,剛來台鐵時,連吃了將近一個月。」主廚余巡安在台北餐廳服務將近15年,對台鐵便當的招牌滷排骨再熟悉不過。他指出,排骨要好吃,炸與滷的時間都得精準拿捏,炸太乾肉就柴、滷太久粉會掉。也因此,當年他剛進餐廳時,經理天天要求他吃排骨,這樣才知道自己滷得好不好。
還有一項讓余巡安對自家排骨拍胸脯掛保證的秘訣就是「敲」。他說,有坊間餐廳為求肉質軟,添加嫩精粉,但台鐵的排骨一匙都不加,全靠師傅人工敲打斷筋,每天敲一萬片、一片得敲4、5下,桌子都敲壞好幾張,砧板也敲到斷掉。」
![台鐵排骨便當]()
台鐵排骨便當
台鐵局長張政源:我堅持台鐵便當的溫度
文/李承宇‧圖/台鐵提供
「現在大家都叫我『便當局長』!」台鐵局長張政源聽到我要聊台鐵便當,一見面就自嘲。對他而言,台鐵便當最珍貴的是懷舊感,排骨便當好吃的關鍵是滷汁,他自己除了排骨便當,最愛吃的是台鐵控肉便當。
張政源去年從交通部政務次長降轉台鐵局長,自願犧牲職等與薪給,震撼各界;上任後致力提高台鐵附業收入,喊出「台鐵便當品牌化」,並準備開放加盟。
「每個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一段與鐵路有關的牽連。」張政源是老台鐵人, 34歲就擔任台鐵「天下第一站」台北站站長,創最年輕的紀錄;後來進入觀光體系,代表觀光局駐紐約負責國際行銷。他如今如何行銷這款「公家機關的便當」,令人好奇。
張政源說:「我堅持台鐵便當的溫度。」他所謂的「溫度」有兩個層面。其一,堅持便當送到旅客手中,一定要夠熱,因此台鐵便當一定是「在地備餐」,從廚房出來到客人手中,絕不超過兩小時。另一個「溫度」,就是「回憶」。張政源駐紐約時,有一次僑界舉辦台灣小吃活動,有一個攤位賣台灣鐵路便當,讓他相當震撼,沒想到「鐵路便當」對旅居海外的台灣人,是如此難忘的回憶。
台鐵近三年,每年賣超過一千萬個便當,營收超過7億元,其中超過八成是排骨便當;不過是白飯、排骨、滷蛋、豆包,相當平凡,但台鐵曾經以貢丸替換滷蛋、豆干丁取代豆包,客訴電話接到手軟。「台鐵排骨便當是許多民眾人生中不可取代的美好回憶」,張政源如此詮釋。
因為有太多民眾反應買不到台鐵便當,加上台鐵希望增加附業收入,張政源拋出開放台鐵便當加盟的想法,目標「台灣每個鄉鎮,至少一間台鐵便當加盟店。」他目前的訂價策略,認為80元最適合,上班族午餐買台鐵便當,「掏出一百元,還有20元可以買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