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篇文章寫好,即將出版的前幾天,傳來欣葉位於台北101大樓的食憶軒,因餐廳與大樓的合約到期,續租條件及想法無法達成共識,而於上月底熄燈。

餐飲經營,總是隨著大環境瞬息萬變。欣葉國際餐飲集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鴻鈞在講述欣葉40年食藝之路的書《餐桌的力量》中,講了一個與法國友人赴陽明山上騎自行車的故事。這位法國友人遠眺山頂積雲,並嗅到空氣中的水氣,就決定返回。

李鴻鈞領會到,人生如同大自然的天氣,瞬息萬變,時有不測風雲,風雲變色前通常會有徵兆,「只要你讀得出來,就可以防患於未然。」並且「轉機總在危機之後。」

不是第43年 是第五個10年

講到台菜,每個人浮現於腦海中的多是「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如夜市的炒米粉、鹽酥蝦,媽媽煮的花生滷豬腳、菜脯蛋,婚宴酒席上的紅蟳米糕、佛跳牆等。

談到台菜,走過近半個世紀的欣葉是指標餐廳之一。在2012年的《料理‧台灣》第三期,欣葉為讀者介紹了他們品牌國際化的努力:1996年開始揮軍國際,先後在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地開疆拓土。當時,欣葉談的多半是「如何讓世界看見台灣、瞭解台菜」。

八年後,欣葉的餐飲版圖與策略有所不同,談的更多的是「從外界學到什麼」,「合作伙伴又從欣葉身上獲得什麼啟發」。如欣葉落實食安與品質的「五常法」: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範、常自律,是從新加坡同樂集團獲得的想法;「一本萬利」的經營哲學,則是來自合作的唐宮集團。而欣葉也將企業內溝通平台的建構觀念,分享給唐宮。

台灣的餐飲市場一直都在改變,不僅是料理選擇、餐飲型態、消費習慣,甚至是外送市場的拓展,「現在的餐飲更加多元,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李鴻鈞說,以前欣葉講求「進步」,例如一道菜如何愈做愈美味、服務品質愈做愈到位,但是現在則要求「進化」,餐飲不只是質量上的提升,「更要跨領域結合、說新的故事、開創全新的視野。若不進化,則退。」

他舉例,欣葉將料理與台灣景點結合所推出「台北台北套餐」與「環遊台灣套餐」,讓客人不僅是吃一頓飯,而且融合食材背景、文化體驗,讓用餐更像在台灣各地旅遊,真正體現台灣味,就是一種「進化」。

李鴻鈞說,對於一路支持欣葉的員工、顧客,心中只有滿滿的感謝,走過的痕跡都是養分,面對挑戰就是繼續提起勇氣面對,「不論面對任何挑戰,只要保持初衷就對了。」欣葉成立至今43年,然而欣葉仍然時時刻刻在學習,對李鴻鈞而言,「這不是第43年,而是才剛剛開始的『第五個十年』。」

微風南山蟹舞

微風南山蟹舞

代理國際餐飲品牌的緣分

當欣葉台菜、欣葉小聚等台菜體系逐漸茁壯,2015年起欣葉將觸角延伸至外國餐飲品牌代理:PappaRich金爸爸、唐點小聚、Dancing Crab蟹舞等,與原本欣葉台菜體制截然不同的餐飲型態,一間一間的開,且似乎愈開愈熟稔,無論餐廳陳設風格、氣氛營造,或是外場人員的舉手投足與態度,一點都沒有新品牌剛成立時的羞怯。

「其實每個新品牌的成立都是緣分,並非刻意規畫,或是特意要經營某類型的料理。」李鴻鈞舉例說,像是最新開幕的蟹舞也是因為機緣,是母親欣葉董事長李秀英在東京的蟹舞用餐時,被氛圍給鼓舞而萌芽。

李鴻鈞認為,欣葉經營的每一步,都要回歸欣葉「有情」的本質。對於員工,欣葉打造的工作環境不是向心力,而是形同家一般的歸屬感,只要真心對待每位員工並且完全信任,每一間餐廳自然能穩健成長。

蟹舞是以年輕活力為號召,充滿娛樂性的手抓海鮮餐廳,去年開始讓餐廳員工自己設計每一季的店內陳列,就像布置自己的家,讓員工放手去玩。

李鴻鈞

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鴻鈞

人際互動要如舒適的空氣

以台菜餐館發跡的欣葉,談起經營管理,除了「用心」、「味美」,有「情」更是核心。李鴻鈞認為,經營餐飲最不可或缺的一環就是有「情」,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顧客與員工、員工與主管,「互動關係就好比舒適的空氣,雖然看不見,卻十分重要。」

如同每位客人對欣葉台菜的印象,與其說是上餐館,更像是回到家,除了料理美味道地,服務人員就像是老朋友,溫暖款待每一位到訪的客人,不只暖胃,更暖心。

「秉持著一貫的理念,讓每位客人到欣葉旗下任何一間餐廳,都能感受到欣葉台菜的靈魂。」2013年以時尚體驗,訴求輕世代小型聚餐所設計的欣葉小聚,是欣葉以此打造的最佳範例,改良式的創意菜餚,全新的台菜風味,不變的仍是服務人員體貼且有溫度的用心款待。

對於「款待」,李鴻鈞有一套非常能讓人思索的定義。這位餐飲集團經營者認為,「服務」是由餐廳單方面主導的流程安排,而「款待」,則是雙方的交流應對。

經典刈包

經典刈包

料理台灣第3期 論餐飲經營

  • 不同市場要用不同方式呈現,可以原汁原味或是以當地口味來呈現。如在台灣頗受歡迎的麻油腰花,到了北京,腰花是以胡椒鹽調味,讓腰花品嘗出清脆口感。要能跟著世界潮流走,也能吃出專屬台灣氣味的豐富和鮮美。

May, 2012

  • 以前欣葉講求「進步」,例如一道菜如何愈做愈美味、服務品質愈做愈到位,但是現在則要求「進化」,餐飲不只是質量上的提升,更要跨領域結合、說新的故事、開創全新的視野。

March, 2020

餐飲消息

「其實,乖乖最早的口味不是五香,也不是奶油椰子,而是咖哩。」國民零食品牌乖乖第二代經營者、名譽董事長廖清輝「爆料」,半世紀以前,乖乖看到日本有咖哩口味零食,因而想複製進台灣;沒想到咖哩的味道無法獲當時台灣市場接受,所以才又研發後來成為幾個世代台灣人共同記憶的奶油椰子、五香等口味。

「我心中有個願景,就是希望將乖乖打造成『華人世界的Hello Kitty』。」乖乖公司總經理廖宇綺是第三代,原本在國際知名精品品牌任職,受父親以「使命感」為號召回來接掌家族事業。國際精品品牌動輒上百年的歷史讓她思考今年52歲的乖乖:如何既保存文化傳統、品牌精神,又能創新跟上時代趨勢、潮流?

廖宇綺去年與悠遊卡公司合作限量一萬個綠色乖乖造型悠遊卡,推出後不僅「秒殺」,原本訂價190元的乖乖造型悠遊卡,在拍賣網站一度叫價到萬元。

近日話題不斷的台灣新航空公司星宇,董事長張國煒在會議室中也放一包綠色乖乖,祈求新飛機交機順利,照片在網路上瘋傳。廖宇綺在張國煒親自駕駛首航班機時,帶了一包綠色乖乖請他簽名,並自我介紹:「我是乖乖公司總經理,希望有機會合作。」

張國煒在長榮航空時規畫Hello Kitty彩繪機引起話題。乖乖希望未來也能出現「乖乖彩繪機」。

如果說,從創辦人廖金港到第二代廖清輝,乖乖著重在作為一種食品的經營與研發,則到了第三代,更著重於將乖乖視為「品牌」,作為傳遞更多價值的平台。

乖乖名譽董事長廖清輝

乖乖名譽董事長廖清輝

下酒菜口味 老牌零食的下一步

跨越半個世紀,國民零食乖乖一貫不變的品牌精神,廖清輝認為是「堅持食材」,「真材實料才能吃得久、不膩。」這個乍聽之下應該出自餐廳主廚之口的答案,從一位零食品牌經營者口中說出,很讓人好奇。

採訪當天,廖清輝一入座,不是跟我談乖乖,而是聊騎單車環島吃了哪些小吃,在米其林星級餐廳試了哪幾位主廚的新菜。從他口中聽到「堅持食材」,好像也不算太意外。

他說,50年前,五香乖乖開始時用的是金門的金勾蝦,奶油椰子乖乖用的是菲律賓椰絲以及紐西蘭奶油;而乖乖公司另一品牌商品「孔雀香酥脆」的原料,則可回溯自他約40年前親自到挪威採購鱈魚原料。

乖乖的前身是藥品公司,最有名的商品是營養品「力胖液」以及胃藥「胃芬達」。廖清輝說,1960年代應酬喝酒風氣流行,大家對胃藥的需求增加,因此開發胃藥產品;因當時芬達汽水很紅,所以將這款胃藥的中文名稱取為「胃芬達」。

也由於從事製藥事業,曾經從瑞典進口製藥原料,讓廖清輝瞭解北歐市場,因而思考引進挪威的鱈魚原料製成零食。談到孔雀香酥脆受歡迎的原因,廖清輝不假思索地說:「因為台灣人喜歡酥脆的口感。」

孔雀香酥脆跟麻辣鍋知名品牌鼎王、台中梧棲漁港燒酒螺品牌阿姿合作,推出麻辣鍋口味、燒酒螺口味;乖乖則推出西門町商圈限定鹹酥雞口味乖乖、跟台北南門市場30年老店快車肉乾聯名肉紙口味乖乖。在五香、奶油椰子這兩款經典口味之外,乖乖這個老牌零食近年不斷探索更多可能性。

「我覺得百元快炒店還有許多值得嘗試的口味。」廖清輝說,每每在快炒店會發現許多「勇於嘗試」的口味,而他自己又易於接受新事物,「多吃、多試,找到口味的關鍵」,是乖乖創新口味的思考脈絡。他也透露乖乖即將有「乾杯系列口味」,將下酒菜融入乖乖中,主打女性上班族市場。

廖清輝對於口味的重視其來有自。他回憶擔任教師的母親也是烹飪高手,常依日文女性雜誌《主婦之友》上的食譜做菜給家人吃。但當時台灣物資沒這麼豐富,書上出現的鰻魚料理,極富創意的母親竟以茄子替代。「這根本就是現在Beyond Meat的概念啊!」廖清輝如此形容。

乖乖與孔雀餅乾口味眾多

跨越半世紀 點子為王

「時代不同,沒有做出差異化很難吸引消費者。」母親的創意顯然也影響了廖清輝,「點子為王」至今依然是他對於乖乖這個品牌的期許。他認為做食品「首先必須好吃,第二必須會講故事。」現代講究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的商業價值,「乖乖」的吉祥物面貌特徵源自電視布袋戲人物哈嘜二齒,服裝特色來自於1968年乖乖成立時因墨西哥奧運而風靡台灣的墨西哥斗蓬造型,可算是台灣引領IP風氣之先。

有自己的註冊吉祥物、有自己的主題曲「乖乖歌」、還有自己的動畫廣告。早在台灣電視還是黑白的年代,乖乖就在電視上做廣告。廖清輝回憶,當時下午四、五點是電視台播放卡通的時段,並非熱門檔期,所以廣告費便宜;但乖乖是以兒童為訴求對象,因此當時幾乎把電視台的卡通時段廣告全部包下來。

也由於當年台灣風氣崇美,乖乖還特別跑到陽明山美軍眷舍找美國小朋友拍廣告;而每推出新口味,則一定到小學附近找學生進行市調。

乖乖新使命 讓人認識台灣之美

廖清輝年過七旬,2013年迷上騎自行車,至今騎單車環島過兩次;臉書上他穿戴專業自行車衣著、配備,舉起自己寶貝單車的照片讓眾好友不斷按讚。

「台灣真的是美啊!」他拿了一張台灣地圖,說明乖乖聯名商品也已「環島一周」:大湖草莓口味、古坑咖啡口味、旗山香蕉口味、鹿野洛神花口味、蘇澳鬥士蝦口味……

「我希望能讓乖乖走訪台灣產地,介紹台灣各種優質的風物食材。」廖清輝似乎真的把自己當作餐廳主廚。他在各地農漁會的朋友知道乖乖與台灣各地物產合作,紛紛請他幫忙:「我們這邊有虱目魚!」「不要忘了我們有蚵仔!」

第一代的乖乖形象

第一代的乖乖形象

對廖清輝而言,「乖乖」現在也是一個平台,「一個讓大家認識台灣之美的平台。」所以在大湖草莓口味乖乖包裝封底,有一幅大湖地區的導覽地圖;在關山米乖乖包裝封底,則是關山鎮農會將舊碾米廠改建成「米國學校」的介紹。廖清輝希望透過乖乖這個平台,幫台灣推廣觀光。

「很多事不是為了賺錢才去做,而是一種使命感。」乖乖第二代廖清輝這麼說。

「台灣是寶島,有很多深受國際喜愛的食品、農產品,也有很多為這塊土地默默努力、耕耘的人。我們希望透過乖乖這個平台,讓更多人知道、嘗到他們的努力與驕傲。」乖乖第三代廖宇綺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