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馮淑惠說,來自美國加州的Henry一開始只想做出記憶中的家鄉乳酪滋味。加州的酪農資源豐富,又屬地中海型氣候,特別適合製作乳酪;無論是希臘風的乾酪、南義大利的莫札瑞拉(Mozzarella)、西班牙曼徹格(Manchego),還是法式乳酪,在加州都能品嘗到最新鮮美味、營養又平價的在地產品。
已被加州乳酪寵慣的味蕾,讓Henry每每看著台灣架上選項零星,飄洋過海口感下滑,卻又昂貴不已的乳酪產品,總是下不了手。只能逼自己回到廚房學著做。於是大約十年前,Henry踏上乳酪職人之路。
以消費者的心情走入廚房,學習乳酪製作時,Henry童年在廚房跟母親互動的記憶一一浮現,乳酪成為他追尋家鄉味的一種執念。曾經不起眼的食品,在中年過後的異鄉,轉變為遙想家庭親子樂趣和故鄉風土的觸媒。所以當他終於能自詡是個乳酪職人時,便以孩子對他的暱稱DIDA為店名,象徵手工乳酪製作的親子之愛和世代傳承。
採訪時,兩位菲律賓員工正在製作莫札瑞拉和哈魯米(Halloumi)乳酪。馮淑惠說,這是兩個乳酪光譜的極端:莫札瑞拉要適當保留乳清水分,哈魯米則要試圖分離凝乳塊和乳清。
莫札瑞拉:難以駕馭的千面乳酪
莫札瑞拉是新鮮天然乳酪,製程不複雜,可單天出品。白色圓形的造型、滑順有彈性的口感,還有可牽絲的視覺效果,特別受市場喜愛。這都歸功於充分保留乳清和活菌的特性,拉扯塑形容易。但對製作者來說,正因充滿活性,所以考驗製作者對凝乳塊變化的敏感度與手感。而最後將乳塊拉揉成圓狀,也是需要良好的手技。
這款難以駕馭的奇妙、活潑乳酪,是Henry的出師之作。由於保留活菌多,特別受到天候、環境影響,西方食譜的經驗無法立即運用在台灣土地。原本自行實驗製作的Henry不得不邀請義大利級的老師傅來台指導,經歷個把月,師徒才試出屬於台灣本土的「純手工莫札瑞拉」配方。
哈魯米:高蛋白可乾煎的老實乳酪
哈魯米像是東亞的白豆干,在澳洲是蛋奶素食者的營養來源,也是乳酪市場的新秀。紮實的口感根源於成功分離乳清水分,保留乳蛋白。相較於莫札瑞拉,需要較長的瀝乾和成型製程。
傳統製法和台灣豆腐一樣,用身邊可取得的重物壓模。DIDA開業時,全球的製程已逐步標準化,有專用模型,以經過精密計算的瀝水孔和適合的加壓瀝水方法控制品質。製程後真空包裝,拆開可直接食用,也能當作漢堡肉乾煎食用。
Henry夫婦曾是廣告業與唱片界人士,乳酪的製作是生活型態的展現,所以一開始是以食會友,不斷地和各國各行的朋友分享以求進步。因此DIDA開業後,不只單賣乳酪,店中還有西餐所需的酪農煙燻產品和發酵調醬製品。主客關係也是在知識與經驗的互動中建立而來,是個小眾又充滿忠誠度的客群。
生乳 一切從品質的源頭
對乳酪的熱愛,所衍生的品質要求,是建立品牌忠誠的基礎。馮淑惠說,Henry追求完美、無法妥協的態度,在乳酪這事特別明顯。一切從品質的源頭,生乳開始。他每日開車到彰化、嘉義、南投載運生乳,藉此掌握乳牛飼育、產牛和產乳週期的變化,從而了解當日生乳的蛋白質和脂質比例,微調製程。
由於台灣乳品價格高,成本無法下壓,導致在地生產的價格未必能和進口價格競爭。因此,最好的經營策略就是從頭到尾確保高品質,以新鮮、安全的美味,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此外,發揮職人精神、開發具有技術難度和品牌認知度的產品,也是方法。代表作是DIDA的熟成乳酪和紅風箏乳酪。
熟成乳酪:渾厚濃郁的老成乳酪
熟成乳酪源自西班牙曼徹格乳酪,外觀辨識有其標準:圓鼓狀,上下有乳酪壓模的花紋,四周則是承傳早年以蘆葦草包紮所留下的鋸齒狀草繩花紋。
除了以西班牙原產地曼徹格命名,其製作過程之初保留生乳原態和多元菌種的特性,被稱為生乳酪(raw cheese);同時,其為了讓菌種充分交融出多層次香氣及柔和口感,製成需經過長時間發酵,又被稱作熟成乳酪(aged cheese),可說是兼具生熟兩特性的起司。
紅風箏乳酪:台灣風土專屬的洗式熟成乳酪
洗式熟成乳酪,坊間又稱「外國臭臭起司」。製程關鍵於在用啤酒或鹽水去洗熟成起司特有的黴菌,依洗的材料不同,變化出特有的色澤與香氣。由於部分知名洗式成熟乳酪以獨特的地窖味道或臭襪子味道聞名,故有「臭臭起司」之稱。
DIDA開發紅風箏乳酪,主要針對身邊喜愛紅酒的友人設計。因此,選擇以啤酒洗過乳酪外皮,經過四至八周的熟成,啤酒酵母與牛乳乳醣交互作用後,乳酪表層轉變成偏紅色澤,味道更加融合濃郁,帶點堅果香。
台灣風土的手工乳酪
從懷念家鄉加州的乳酪味,到必須因應台灣風土和市場,調整出在地配方和產品的過程,存在幕後的操盤手,活菌。馮淑惠說,Henry許多時間都投入在與活菌的對話。菌的種類、數量、比例、活性,因所處環境和營養來源而不同。
創立DIDA除了要和孩子Leo一起品嘗人生,也期盼將乳酪所蘊藏的生活智慧分享給台灣。國際婚姻的家庭,很明白吃起司是一種飲食文化交流,需要有適當且專業的人引導,品嘗起來才有意義。
長年居住台灣的Henry以及長年與外國人共事的馮淑惠,因為愛而學習理解兩國生活與文化,加上音樂和廣告的背景,在異國文化傳播與溝通能力上也是經驗老道。攜手走上手工乳酪製作之路,除了以對乳酪的熱情,提供符合在地風土和口味的產品,泯除台灣市場對乳酪的排斥和恐懼。此外,也以食品營養的知識和乳酪的製成資訊,幫助消費者看懂乳酪營養標示,以乳酪的真實原料,牛乳、乳酸菌、植物性凝乳酶作為挑選好乳酪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