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60期第60期放入嘴裡的鄉愁歷史從來就是永劫回歸,人們一開始以為只是暫居他鄉,沒想到就此落腳。舌尖味道是與故鄉最近的距離,只要味道在、記憶就在,記憶在、情感便不會消失。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59期第59期疫情下非典型家常菜疫情期間,看到臉書上有急診室醫生疾呼,大家可不可以不要在疫情嚴峻的時刻挑戰自己的廚藝,「你們以為急診室醫生都在忙採檢嗎?不是,是忙著縫大家的手指頭。」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58期第58期你看哪部飲食節目呢?宅在家的時間漫長,追劇難免,我認為在焦慮不安的前提下,是可被饒恕的頹廢,至少我是這樣對自己說的。對美食有興趣的你,除去如《東京大飯店》、《深夜食堂》美食戲劇之外,是不是也看飲食節目呢?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56期第56期廚藝?修煉?從洗一條抹布說起晚宴上,一位日本料理師傅提起他在餐飲科系演講,當他問學生:「你們會洗抹布嗎?」學生一點反應也沒有,等到講座結束,餐飲老師才訕訕地說:「現在抹布與工作服都送洗,不用自己處理。」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54期第54期台菜有沒有究極的空間?烘焙業各節慶檔期快成了西點天下:母親節要吃蛋糕、情人節吃巧克力、耶誕節要做薑餅屋,現在連中秋節檔期也不放過,西點業者在今年中秋檔期大舉「越界」,推出中式傳統糕餅的蛋黃酥。以北部陳耀訓.麵包埠、法朋,中部堂本麵包店,南部莎士比亞烘焙坊為首,掀起一股精品蛋黃酥的新浪潮。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53期第53期移民如何豐富 台灣小吃味道?移工掌廚會讓小吃走味嗎?馬來西亞禁令引發爭議,台灣卻有越南移工煎蚵仔煎成名。隨著小吃人力斷層,異國勞力與辛香料正悄悄改寫「台灣味」,我們該擔心的,是品質,不是國籍。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52期第52期基隆的移民美食輪廓基隆不只擁有廟口夜市,還蘊藏福州、潮汕、日本、美國等移民飲食文化,紅糟肉圓、沙茶咖哩麵、吉古拉到營養三明治,道道都是歷史痕跡與美味記憶交織的在地風景。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51期第51期薑母鴨的尋味之旅台灣冬夜的街景之一,就是人們坐在戶外,圍著炭爐吃薑母鴨,身體很快便暖了起來。不過也不這麼絕對,我也曾經在攝氏32度的高雄冬天,跟著當地人一邊吹著強力電風扇一邊吃薑母鴨,吃得汗流浹背。 作者. 陳靜宜
餐桌下的故事餐桌下的故事第49期第49期辦桌天王食材的輝煌年代過去所說的「辦桌」、現在的「外燴」,影響「起桌價」的往往是高檔食材,就像秀場裡最受矚目的是主秀一樣。而食材裡的主秀一直以來都是海鮮,其中又以「龍、鮑、翅」最具主導地位,堪稱辦桌高檔食材的三大天王。隨著城鄉差距、時代變遷、經濟發展、冷凍設備進步,龍鮑翅站上外燴舞台,各領風騷。 作者. 陳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