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會會長蔡辰男翻起西裝外套內裡的標籤問:「猜猜看是什麼時候做的?」答案是民國88年。穿了22年,蔡辰男將這件外套維持得很好,「好的、經典的菜也是一樣,要好好愛惜,把它保留下來。」
民國70年代,蔡辰男經營台北來來飯店(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前身),總共16間餐廳3500個座位,安東廳當時即以「新潮法菜」聞名。如今,安東廳改為牛排館經營,蔡辰男難以忘情當年這間台灣法菜重鎮的風華,去年找回安東廳的老班底,第四季開始在海峽會重現安東廳的經典法菜。
當年安東廳的法式龍蝦醬排翅、羅西尼牛排、紅胡椒鮑魚等名菜,以及招牌甜點法國蜜桃佐香草冰淇淋,如今都在海峽會的安東法式料理菜單上。
醬汁多一點的老派堅持
海峽會安東法式料理主廚簡承濬比較當年安東廳與現在法餐,在擺盤上最大的不同在於現代擺盤講究立體堆疊,這是當年沒有的流行,而且現在更重料理的視覺呈現,往往以食用花等繽紛食材點綴。
在口味上,過去講究醬汁多且厚重,現代人重視健康養身,吃得相對清淡,「餐盤上的醬汁往往只是一抹。」但簡承濬還是認為,醬汁是法餐的靈魂,海峽會的安東法式料理講究「經典再現」,醬汁還是會多放一點。
「不能只有好賺、快速、毛利高的菜留下來。」從台北的來來飯店、高雄的漢來飯店,到中國大陸的蔡家食譜,蔡辰男經營餐飲逾四十年,他對現在不少人吃法餐「只吃氣氛」不無感慨。也由於老闆這樣的要求,海峽會食材成本占比達五成,讓經營團隊的挑戰頗高。不只法式料理,海峽會原本的火鍋、套餐,也都很敢用料。
號稱當年安東廳留下一千道菜譜,開幕前已試菜180道,「1/3淘汰、1/3改良」,「一定要把菜改到好吃。」蔡辰男又以西裝舉例:手藝再高明的西裝師傅,也要客人試穿幾次之後,才能做出符合客人身材、穿得合身的西裝;設計菜單也是,主廚手藝再好,也必須獲得客人認同、吃得滿意,「好功夫必須要得人欣賞。」「客人如果不喜歡,一套餐就算訂價十萬也是枉然。」
吃吃看 不一定要學
對於時下熱門的法國菜餐廳,蔡辰男都鼓勵旗下團隊去品嘗觀摩,但他對「法菜經典」自有定見,跟團隊說:「去吃吃看,但不一定要學他們。」他最欣賞日本主廚料理的「和風法菜」,菜單上「鮮比目魚薄片/橄欖醬汁」就是日本法餐主廚從生魚片發想創作。
蔡辰男下令每兩個月換一套菜單,「如果每季換一次菜單,就代表客人可能三個月才會來一次。」這是他的餐飲經營思維。
安東法式料理試營運的一個半月內,蔡辰男廣邀海峽會VIP客人帶朋友來,招待試菜。這是他在短時間內打中目標客群的精準行銷策略。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