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新街,最日常的對話莫過於朋友見面相揪去喝茶,小小的一杯緬甸奶茶,暗藏著許多緬甸人的生活。

 奶茶文化發展史 餐桌上的沙龍

1824到194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佔領緬甸,英國人帶來奶茶與茶館文化,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筆下的《緬甸歲月》和《一九八四》,老大哥就在緬甸奶茶館裡無時無刻看著你。後來殖民者離去,1988年的8888民主運動,知識份子也在奶茶館談論事情。

從英國貴族沙龍到緬甸庶民茶館,緬甸街頭隨處可見的茶館是人們重要的社交場域。奶茶館外頭擺放許多矮桌椅凳,人們來這裡吃早餐、聊天、做生意,群聚在茶館裡的人們多為中年男性。

渾厚大人味 茶香芬馥的緬甸奶茶

緬甸奶茶最大的特色在於它的茶香濃郁,華新街店家為凸顯自家風味,紅茶會選用各種等級的台灣、緬甸、泰國紅茶加以調配,烹煮出屬於店家獨特風味的紅茶,再佐以煉乳和奶水,依照客人喜好客製化緬甸奶茶。無論天氣多麼炎熱,緬甸老饕們仍習慣點上一杯熱奶茶,唯有熱奶茶才能喝出店家精心調配的茶香味。

華新街奶茶店林立,大多都由第一、二代移民經營,街區形成至今已經超過六十多年,要如何把這份手藝與味道傳承下去,並且更符合當代飲食潮流,仰賴更多年輕世代的投入。近期新開幕的「三季Sanji Teahouse」由從小在緬甸出生,小時候移居台灣,長期投入華新街在地創生的青年萬利與夥伴共同成立。「過去外地朋友可能因為對緬甸街的刻板印象,讓大家不敢嘗試緬甸街的食物,一方面可能因為菜單看不懂,也可能因為不知道怎麼吃。三季的成立就是希望能夠成為台灣與緬甸社群橋樑,帶大家認識這裡豐富的飲食文化,讓更多人能一嘗這杯我從小喝到大的奶茶。」

在華新街喝奶茶,跟在緬甸當地喝,味道其實相差不遠,並沒有因為移居他國、因地制宜而失了原始的味道。去茶館喝奶茶也從來不只有「喝奶茶」本身, 對於十多年來每天坐在騎樓下的緬甸移民,這杯奶茶喝下的是「鄉愁」,是「人情」,也是「生活」。

喝緬甸奶茶還可以配什麼點心?

就像台灣人喝珍珠奶茶,來份雞排與炸物才叫經典罪惡組合。在華新街喝奶茶,如果只點杯奶茶就太空虛了,嘴饞時搭上一份道地的茶點,不用飛到緬甸,也能感受到南洋的甜蜜在你的味蕾上跳舞。

  • 印度烤餅:

印度烤餅

印度烤餅

以炭火窯烤而成的印度烤餅,外脆內軟、麵香濃郁,刷上一層奶油撒上砂糖,搭配緬甸奶茶簡直是絕配。此外還有豌豆口味、咖哩及原味可選擇。隱藏版的道地吃法是點份原味烤餅沾奶茶吃,直接封你為華新街老饕。

緬甸街哪裡可以吃到?

  • 瑞麗清真小吃(中和區華新街7號)
  • 李園清真小吃(中和區華新街12號)
  • 清真雲南小吃(中和區華新街62號)
  • 藍天印度烤餅(中和區華新街33號)
  • 棕糖鬆餅:

棕糖鬆餅

棕糖鬆餅

棕梠糖是東南亞常見的甜味來源。棕糖鬆餅是盛產棕梠糖的緬甸傳統點心。口感介於蛋糕和發糕之間,上頭還灑上了椰絲與杏仁片,嚐起來甜而不膩,緬甸奶茶的好搭檔。

緬甸街哪裡可以吃到?

  • 緬甸小吃店/緬甸拉茶店(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5號)
  • 勃固小吃(中和區華新街64號)
  • 手工破酥包:

● 手工破酥包

手工破酥包

發源自雲南的傳統小吃。名字中的「破酥」是一種桿麵手法,先將麵團一層層桿平、桿薄,抹上豬油對折,反覆這個動作幾次後,就形成了破酥包蓬鬆且多層次的口感。包子內餡選擇豐富,經典口味有菜肉、豆沙和芝麻。在緬北雲南人家,破酥包搭奶茶也是一大經典。

緬甸街哪裡可以吃到?

  • 三季 Sanji Teahouse(中和區興南路二段22-1號)
  • 阿芬雲南破酥包(中和區忠孝街1巷13號)

餐飲消息

每次有人第一次來華新街,問到來這裡必吃美食是什麼?我們最喜歡推薦大家嘗嘗看的就是「魚湯麵」。相較於華新街的其他麵食與湯品,魚湯麵是在台灣難以找到相之比擬的滋味。但如果到緬甸旅行,這道堪稱緬甸國民小吃的料理,從路邊攤到飯店早餐,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點了魚湯麵 但魚跑去哪裡了?

第一次嘗試魚湯麵的人,也許會好奇「欸?我不是點了魚湯麵,但魚跑去哪裡了?」正解就在湯頭裡!魚湯麵的正宗做法是把一整條魚煮到在湯頭裡完全化開,並在魚湯裡加入香茅、薑片、芭蕉樹嫩莖、洋蔥熬煮2小時,搭配上用純米做成的米線,並灑上幾滴魚露、擺上幾片水煮蛋和香菜,即大功告成。

上桌後,你會先聞到魚湯混合魚露散發的鹹香,湯頭嘗起來有濃濃的魚鮮味,交雜多種香料,和細碎的魚肉末,湯頭的味道相當濃郁。如果覺得稍嫌油膩,只要擠上幾滴檸檬,不但解膩,還增添了一股清香。

要嘗試緬甸最道地吃法,你一定要多點一份炸豌豆餅(或油條)沾著魚湯一起吃,豌豆餅酥脆的口感,層次更上一層樓。

緬甸早餐就是要吃魚湯麵

在緬甸,魚湯麵是當早餐來吃,華新街上「阿薇緬甸小吃店」的招牌料理魚湯麵,開店十多年來廣受在地緬甸移民的喜愛。

老闆阿薇説,會開這家店是因為先生退休後為了維持生計,阿薇向小姑學習料理,開起緬式麵店。每天凌晨三點到店裡熬煮新鮮魚湯,靜謐的早晨人客未至,阿薇習慣在店內播放緬甸佛經,除了祈禱家人順遂平安之外,聽著佛經彷彿仍在緬甸一般。「我們在緬甸就是這樣,早上起來放佛經。雖然我生活的地方不一樣了,但是出生的地方永遠不會忘記。」對於緬甸街的居民而言,阿薇這碗魚湯麵也成為大家懷念家鄉的最佳滋味。

緬南料理

魚湯麵獨特的香氣與口感,讓它稱霸緬甸國民料理多年不衰的殿堂寶座。當你細嚼魚湯麵時,你會發現這湯頭裡幾乎蘊含了緬甸南方料理的精髓,常見的薑黃、魚露、蝦醬、香茅都在裡面。來到華新街緬甸南部料理的小吃店,除了魚湯麵,還有兩道經典菜餚,也值得你一嘗究竟。

  • 緬式印度香米飯

緬式印度香米飯

緬式印度香米飯

緬甸與印度的邊界長約1600公里,英國殖民緬甸時曾將緬甸併入英屬印度的一省,人口的來往移動帶來了生活、文化、飲食上的融合,在緬甸南部能品嘗到各式印度料理,其中以印度香米飯廣受緬甸人喜愛。以薑黃、辣椒粉、荳蔻、茴香、紅洋蔥、蒜頭等香料烹煮,每種香料的比例都考驗著主廚的功力,每個店家都有獨特比例的秘方,搭配燉煮入味的咖哩類肉品,非常有飽足感。

緬甸街哪裡可以吃到?

  • 旺旺來亞洲咖哩屋(中和區華新街23號)
  • 金鑽亞洲美食(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83號)
  • 緬甸乾式咖哩

緬甸乾式咖哩

緬甸乾式咖哩

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的咖哩,緬甸咖哩的口味相對溫和,使用咖哩粉、魚露、蝦醬、薑黃、薑、蒜、洋蔥與紅椒調味,以緬式油封「ဆီပြန် (s’pyan)」的方式烹煮,將食材在油鍋中爆香炒過,加入辛香料調味後,再煨煮到水份蒸發剩下油脂包覆食材。煮出來的料理除了口感、香氣獨特之外,接近油封的方式更隔絕了空氣與水份,方便常溫保存食物。一口白飯一口咖哩雞肉,滿嘴的咖哩香氣,讓你一不小心就會光盤。

緬甸街哪裡可以吃到?

  • 三季 Sanji Teahouse(中和區興南路二段22-1號)
  • 母親的恩情(中和區華新街60號)
  • 金孔雀緬甸小吃(中和區華新街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