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你知道如何以「科學的方法」說明法國長棍麵包的酥脆嗎?

科學化的五感分析會透過聲學感應器,在固定條件下壓碎長棍,並利用專業的聲音解析設備,將被壓碎時的聲音分貝數與頻率,作為判斷酥脆程度之指標。

這是以科學的數據來說明酥脆,分貝數與頻率代表你的聽覺,用來表示酥脆度。

日本人為了麵包的柔軟,會使用物性儀,甚至是核磁共振儀MRI 的數字來論斷它的柔軟程度。不論柔軟或酥脆,總是有對應的科學化標準。印象中有這麼一說:「日本人所製作的法國麵包甚至比法國人製作的還好吃。」若真是這樣說,法國人一定不服氣吧!

2025 年, 日本兩年一度的烘焙展MOBAC SHOW 於大阪登場,既然來到關西,順道走了一趟日本麵包之都-神戶。

Isuzu Bakery 成立於1946 年,是神戶老字號麵包店。  

神戶是日本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之一,外國人口多,對麵包的需求量相對高。早在1905 年,生意人藤井元治郎在神戶商店街開了一家麵包店。當時好吃麵包的標準是以進獻天皇口味偏好為主:「夾餡、以酒種發酵、麵包體柔軟,像是銀座木村家的紅豆麵包。」

但是,當時外國人真正需要的是:「外皮又硬又脆,內層擁有濕潤柔軟口感。麵包剖面的氣孔分布不均,散發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麵包香氣」。真正的法國長棍麵包在神戶登陸,已經是時隔一甲子的1965 年,東客麵包神戶工廠引進日本第一台蒸氣烤箱,烤出又硬又脆的正宗長棍。這一刻,硬脆的法國長棍麵包在神戶展開與柔軟夾餡日本麵包的對決。

時至今日,神戶的每家麵包店,幾乎都有一項必殺技!

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字號麵包店ISUZU,遇見傳說中的「特雷龍トレロン」-長達70公分的超長香腸捲。幾乎和一整隻手臂一樣長的特雷龍,這個日文品名トレロン來自法語Très long,意即「非常長」,但更精準的翻譯,應該是「太長了」!

與我同行的阿良師表示: 「這是用長棍麵團做的…」聽起來不厲害? 細長的法國長棍麵包捲著細長的德式香腸佐芥末醬,極具衝擊的「太長」視覺印象。以日幣842 元買了一個,咬下一口大概3.5 公分。每一口,咀嚼30 次的強烈存在感,帶勁外皮、濕潤內層的麵包體,與Q 彈德式香腸加上芥末醬,真是令人驚嘆的絕配!

香腸捲從古羅馬就一直存在,但日本麵包與時俱進的創新、創造70 公分視覺,剖面較歐美街頭流行的香腸捲更小的尺寸,更方便入口,滿足當時神戶人對異國風味的追求。看到麵包店貨架上的廣告說明: 「一年熱賣十二萬份的暢銷美味」。

說回法國長棍麵包。下次當你咬下一口,聽見長棍清脆的聲音時,會覺得它是「カリカリ(karikari,硬脆)」?還是「サクサク(sakusaku,爽脆)」?也許,答案就藏在你的耳朵裡。

70 公分長的特雷龍,麵包內夾入德式香腸。
 
參考資料:《なぜ日本のフランスパンは世界一になったのか》阿古真理,NHK 出版2016。中文版《百年麵包史》藍嘉楹譯,智富出版社。

米其林三星「頤宮中餐廳」2025 年春初之際,與連江縣政府合作的「食膳馬祖」跨海客座宴席。短短幾日「食膳馬祖」快閃活動,隨春雨開始,於驚蟄前落幕。

「在打春雷前,老師傅們要趕回去採收頭水紫菜!」君品酒店副總經理鄧惠文說「馬祖人生活得很自然。」紫菜應時序採收,釀老酒、糯米醋則需靜待熟成。馬祖人順應天時自然的生活哲學,正宛如海上的先導船,引領人們體會另一種生活態度。

頭水紫菜製作的「涼拌紫菜」清爽開胃  

與島共鳴 頤宮廚房的修行記

活動期間頤宮維持原本菜單供應,再加上共七家「918 馬祖風味餐廳」、「台江大飯店」、「坊廂玉餐廳」、「林義和工坊」、「依嬤的店」、「第一餐廳」與「海島波波工作室」馬祖餐廳的特色料理。

雙倍菜單,對頤宮廚師們而言,是不小挑戰。

籌備初期,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僅計畫邀請餐廳業者合作,然島上多為夫妻、家族經營的小店,難以公休抽身赴台。「但還有許多退休的老師傅!」在當地人的推薦下,決定聚焦於老師傅們傳承的料理,以經典與失傳的馬祖菜為主題。

馬祖料理重視新鮮度、講究現做。談起事後的回饋,鄧惠文說,頤宮廚師們從未想過,原來還能被激發出如此大的潛能。好比馬祖菜中經典的紅糟肉,馬祖師傅們規定須於烹飪的六小時前醃製,且為了口感,還需油炸兩次,佔用許多熱鍋的時間。燕餃的皮、肉餡皆要現做現包,點心也必須當日料理,一旦賣完,還得馬上再製作,才能確保風味到位,忠實呈現馬祖料理原貌。

 

釀酒過程產生的紅糟是福州菜重要調味料

歷史交錯的四鄉五島 從戰地到餐桌

馬祖料理過去多是依靠經驗傳承,沒有固定的食譜,一切憑手感與記憶。在頤宮團隊的協助下,這些原本難以量化的料理開始逐漸有了定案。

連江縣縣長王忠銘表示,這次與頤宮的交流對馬祖料理風味的提升極具助益。他也期待,藉由頤宮團隊專業的廚藝與技法,結合馬祖優質的在地食材,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為馬祖菜帶來更多元的可能性,讓遊客與老饕們都能有更豐富的味覺體驗。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