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位於台中市南端的霧峰區,全境由車壟埔斷層分為東西兩半,東側為霧峰丘陵區,西側則是台中盆地的沖積平原。由於氣候適宜,又有大里溪、烏溪(俗稱大肚溪)等水源流經,自漢人移墾後,除香蕉、龍眼、荔枝等少數果樹之外,過半的作物都是水田生產的稻米。

雲霧繚繞 益全香米之鄉

霧峰農會引以為傲的稻米品牌,是自2000 年起的「台農七十一號香米」。香米由農試所郭益全博士團隊費時九年時間培育而成,結合日本絹光米(キヌヒカリ)圓潤透亮外觀,和台梗四號恬淡芋頭香,具良好病蟲抵抗性,早熟且米粒較為飽滿。作為日常食用之外,也適合釀造清酒。

 

以團隊負責人名字命名,故台農七十一號又稱「益全香米」。

2006 年酒廠竣工並陸續完成清酒試作、試飲及發表,2007 5 14 日正式獲得來自財政部國庫署核准的製酒許可執照。自此,台灣有了自己的清酒系列品牌「初霧」。在團隊合作努力下,初霧系列品牌已開發出濁酒、吟釀、純米吟釀、純米大吟釀和燒酎等品項,並多次獲得國際和全國獎項。

霧峰農會初期仰賴日本技術輔導,但也不忘培育在地人才進行接班。李政諺釀酒師提及,日本杜氏製酒技術一向不外傳,但廣井顧問感念年輕時期在紅麴研究議題上,曾受益於台灣人,因此樂意提供技術移轉和杜氏人才支援。於是2011 年和2016 年,農會皆分別派遣酒廠員工到日本新潟進行杜氏釀酒培訓。更細部地強化釀造技術並進行台日生產管理比較,致力調整出適合霧峰風土的台灣清酒技術。

 

「初霧」之名象徵霧峰晨霧的純淨與自然

釀酒師酌見 台灣清酒品味指南

試菜、試酒的最大樂趣,是於不經意間,自由搭配擦出驚喜的火花。林博楷提到,曾經突發奇想將初霧濁酒搭配烤鴨捲餅,意外發現濁酒與油脂濃郁的烤鴨和搭配捲餅的甜醬特別對味。濁酒也與味道香甜的主食類料理十分相襯,在法餐餐酒會中便曾搭配奶油蘑菇燉飯。

台灣菜方面,李政諺主推「極清吟釀」,與台菜快炒店各式菜餚都相當合拍。極清吟釀入喉清新、氣味恬淡,酒精濃度15%,是適合單喝小酌的清酒入門款。並具有調和修飾與洗滌滋味的潛力,故與生啤相似,最能發揮一酒百搭的功能,不論味道濃厚的客家小炒,或是清炒季節時蔬都能相得益彰。(作者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務研究中心專案助理研究員)

初霧濁酒與烤鴨捲餅結合,盡是台灣風土的絕妙滋味。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

靈活調整經營模式,有助於大幅提升營收,本期分享由餐酒館業態轉型成居酒屋的成功案例。該店位於車站美食街,有三十四個座位,平均客單價(含午、晚餐)為1810 日圓,午餐客單價為500 至600 日圓,晚餐為3000至4000 日圓。轉型前為以日本宮崎縣食材為主的餐酒館,提供地頭雞、炭火燒、雞肝醬等料理。

重點一 課題聚焦 分析餐廳問題

針對原先西式餐酒館業態進行分析,整理出三個優先改善項目:首先,明確餐廳定位,先前廚房團隊調整菜單時,過度從操作便利的角度出發,導致宮崎特色料理品項減少。再者,精簡操作流程的菜單,對顧客缺乏吸引力。最後,則是顧客無法辨識餐廳類型,不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其特性。

重點二 業態轉換方針 經營宮崎風味

本次餐廳業態轉換目標,為將該店轉型成主打特色宮崎料理的居酒屋。為了清晰向顧客傳達「日式宮崎料理居酒屋」的定位,由以下三項策略著手:第一,活用總公司位於宮崎的優勢,採看得見生產者的產地直送食材,菜單設計以宮崎鄉土料理為主;第二,發揮店內有侍酒師的特色,提供宮崎風味原創沙瓦;第三,打造滿足多樣化需求的便利餐廳,增加顧客來店頻率。

重點三 具體改善措施 菜單開發設計至宣傳

餐廳業態轉型具體改善方法,包含招牌菜開發、新套餐設計及行銷宣傳。招牌菜開發為改良宮崎特色料理「地頭雞炭火燒」,地頭雞肉質緊實,特別挑選口感柔軟且多汁的部位。並利用在地食材採購優勢,開發招牌菜「雞肉刺身拼盤」以高利潤率販售。新套餐設計調查宮崎傳統料理,依據顧客口味設計調整。再以增加顧客類型為前提設計菜單內容,如女性喜愛的精緻餐點、 適合當下酒菜與前菜的料理等,平衡菜單結構吸引多元客群。行銷宣傳則在餐廳門口設置三種海報,分別向顧客宣傳餐廳類型、限時促銷,以及餐廳特色,加深印象。

上述改善方案,使業績成長2.2 倍,餐廳業態轉換成果顯著。相較於改裝前,每月營收平均成長220%(較去年同期成長192%),客單價也提升27%。即使午餐客單價增加,從500 日圓提高至900 日圓,但客流量也增加一倍,透過有效的業態轉型及經營方針,成功打造高營收餐廳。

*地頭雞:宮崎縣的品牌土雞,被指定為日本「天然紀念物」,飼養條件嚴格,限定飼養密度與生長環境,需飼養至少120 天,雞肉緊實為其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