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特輯雲南特輯第11期第11期雲南特輯雲南「過橋米線」到底有沒有一座橋?彷彿地球的另一端,雲南少數民族人吃什麼、喝什麼?一家古蹟餐廳,如何在昆明聲名大噪、門庭若市?世界三大松露產地之一的雲南,如何演繹高檔野生菌菜餚?且看本期雲南豐富的飲食文化報導,一窺當地少數民族的飲食特色。絕對與你想像中的大不相同,值得你親身體驗。 作者. 編輯部
雲南特輯雲南特輯第11期第11期昆明閒食深入昆明街頭,探索雲南人對米線、餌塊、洋芋與野生菌的深厚情感。本篇文章帶你認識超越過橋米線的日常食趣,從豆花米線到雞樅菌,展現雲南多民族文化交織的真滋味。 作者. 王斯
雲南特輯雲南特輯第11期第11期白族的飲食與文化白族自稱“白伙”、“白子”、“白子白女”等,意思都是“白人”,其中的“白”字是什麼意思,目前還不清楚,大概不會是“白色”之意,因為白語中並沒有稱其他哪個民族為黑、紅、黃等色彩之人的例子。 作者. 楊海潮
雲南特輯雲南特輯第11期第11期山珍海味‧花草入菜─昆明嘉宴古蹟餐廳在昆明,用老房子來做餐廳,似乎更能吸引人們的關顧,從一顆印、石房子、得意居、翠湖1923、石屏會館,到嘉宴酒樓,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而作為雲南獨一無二的狀元袁嘉谷的舊居所開的酒樓,顯得尤為突出。 作者. 李孟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