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打破一般人對素食餐廳的刻板印象,寬心園有別於傳統素菜館的經營方式,以「創意蔬食」料理在餐飲界開創藍海市場,從2003年在台中僅有四十二個座位的家庭式餐廳出發,十二年來,在全省各地擴展為上百個座位、十三家連鎖分店!董事長黃瓊瑩表示:「期盼大家吃得寬心自在,因此取名為『寬心園』,期盼用台灣最天然的食材,帶給大家全新的吃素觀感。」

黃瓊瑩董事長 寬心園

黃瓊瑩董事長

從製鞋到蔬食 製程皆繁複

從製鞋業退休,黃瓊瑩以餐飲業重新出發,跨足兩個看似完全不同的產業,她卻認為彼此之間有相同之處。「一雙鞋的製程,從選擇款式、設計定稿、裁切皮革到成型完工,至少需要一千道工法,做菜亦然,從研發料理、食材挑選、切菜備料、煎煮炒炸到擺盤設計,任何程序缺一不可。」黃瓊瑩指出,以餐飲業做為退休後的事業第二春,當初只認為進入門檻較低,但因在SARS肆虐那年投入,一開始並不被人看好!然而在開幕之後,以中國禪風為主軸,營造優雅的用餐氣氛,以創意精緻的異國料理風,在素食餐飲界異軍突起,更開啟了台灣蔬食新風潮!

「過去大家一想到吃素,大多為了宗教,現在則是為了健康養生。」黃瓊瑩指出,現今素食有許多加工再製品,例如素雞、素鴨等各種素料,加上重油偏鹹的烹飪手法,成為她在寬心園打破過往素食印象的一大動力!有鑑於此,以天然食材為經、各國特色烹調技法為緯,結合東方禪味的用餐空間,打造創意蔬食的全新面貌。

打開寬心園的菜單,每項套餐皆以多元的食材組合,加上少油、少鹽的烹調技巧,贏得不少政商名流、文人雅士、美食專家的高度青睞,連大陸的餐飲業都望其項背!2015年甚至榮獲「第五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論壇」兩岸十大名店、百菇松露飯套餐獲得兩岸十大名菜名點等大獎,日前甚至受觀光局之邀,遠赴美國展現台灣蔬食料理的精湛廚藝,從刀法、擺盤到口感無不發揮巧思,令金髮碧眼的西方人為之驚豔。

寬心園 百菇松露飯套餐獲得「兩岸十大名菜名點」

百菇松露飯套餐獲得「兩岸十大名菜名點」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備受各界肯定,獲獎無數的寬心園在同業間成為標竿的勝出關鍵,在於成立十二年來,始終秉持「食物要好吃、品質要穩定」的原則,從第一家到全省連鎖經營,每一道菜都有一套完整的SOP流程!黃瓊瑩強調:「為了從北到南口味一致,且不受廚師異動而影響料理品質,在SOP流程中沒有『少許』、『適量』等字眼!」把每個食材、調味料的份量力求精確無誤,追求精準的做事風格,正發揮以往在鞋業的財務專長,也成為多年在餐飲界屹立不搖的重要關鍵。

 隨著養生風氣日漸盛行,近年來,素食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台各地出現,可說是進入了百家爭鳴的白熱化競爭,如何持續保持領先的地位?黃瓊瑩分析,不盲目跟隨市場流行,區隔市場定位是重要關鍵!最初推出蔬食料理時,即以無國界創意料理做為設計原則,加上中國禪風與現代美學的用餐氣氛,一開幕即同時吸引葷食及素食兩類族群,顛覆各界認為吃素是小眾市場的刻板印象。

不過,寬心園每隔兩年在各系列套餐中,更換點餐率敬陪末座的菜色,以持續研發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創意料理。黃瓊瑩指出,包括百菇松露飯、鄉村野菇麵、繽紛陶鍋飯…等都是各分店冠軍的人氣餐點,十多年來從未汰換,可說是老少咸宜的經典套餐。

創意菜色吸引年輕族群

相較於過去素食餐館大多給人宗教意味濃厚,從寬心園的用餐時段中不難發現,年齡層分布卻顯得相當多元,從原本的宗教人士、銀髮族、病患等,延伸至上班族、粉領族、環保人士等應有盡有,每當用餐時刻一到,餐廳經常座無虛席,頗受年輕族群喜愛,徹底顛覆過去吃素的傳統思維。

近年來,現代人吃素從追求健康養生,港式、歐式、有機店、自助餐等素食餐廳宛如百花齊放,黃瓊瑩看準蔬食市場躍居為現今的餐飲潮流,率先從健康、養生,延伸至精緻、美味,甚至標榜時尚、環保,成為引領飲食文化的創新指標。

除此之外,寬心園不但開創了精緻蔬食的新潮流,從菜單中不難發現,有別於其他餐廳標示不同等級的辛辣程度,部份套餐名稱旁,附有蔬菜娃娃的可愛圖案,別懷疑,這是把食材更換為「無豆無菇」的貼心創新服務呢!黃瓊瑩指出,有鑑於有些客人不敢吃菇類或豆類,在該套餐的湯頭及烹飪手法不影響口感下,提供更改為無豆無菇的其他食材來代替,例如木耳、芋頭、花椰菜、高麗菜、南瓜…等,呈現色澤繽紛、新鮮可口的食材搭配,不僅不失去原有風味,同時也滿足顧客挑剔的味蕾。

始終朝向求新求變的高標準紀律,才能拉大和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寬心園突破年齡限制,也打破過去食材搭配的侷限性,從坊間的單一菜色重新研發出套餐式菜單,包括「吉祥」、「寬心」、「如意」、「喜悅」等四款精緻餐點,從精力湯、和風蔬菜沙拉、主菜、甜點到水果,任何套餐平均高達四、五十種蔬菜,不論是任何年紀,同時享受美味又兼顧健康。

黃瓊瑩舉例,光是一杯口感濃郁的精力蔬果汁,即選用富含維生素C的木瓜、鳳梨、蘋果、香蕉、芭樂等五種水果,加上水果醋、酵素、小麥胚芽、堅果…等,當初是為了家人自行研發,不但有飽足感,營養價值更是破表。

寬心園 精力蔬果汁

精力蔬果汁

無需出國 蔬食飄起異國香

過去的傳統素食不是過於油膩,就是重鹹口味,甚至也有清淡無味的料理,令不少人對吃素敬謝不敏!寬心園不只講求創新,亦以天然、健康、美味、創意為訴求,在色、香、味方面更是一次到位。 

為了拓展蔬食族群,寬心園突破佛教、拜拜、初一十五的傳統思維,從創意主食、陶鍋菜、火鍋套餐一應俱全。黃瓊瑩分析,像「客家飄香煲」結合客家小炒的精華,搭配各式蔬菜快炒入味;「麻油酒香鍋」則運用高級黑麻油提煉老薑、加入甜酒釀及多種蔘藥熬煮湯汁調配而成的湯底,保留台菜的原始風味,或是異國食材如泰國香米、義大利松露,為料理增添話龍點睛的絕佳效果。

多年來,深受主顧客喜愛的招牌套餐包括XO翡翠鮮蔬、客家飄香煲、麻油酒香鍋…等,這些點餐率居高不下的鎮店之寶,可說是蔬食料理擄獲葷食與素食者味蕾的最佳肯定!

由於蔬食料理受到年輕族群的支持,寬心園在2012年甚至建立了新品牌-「Easyhouse Café」以美式飲食為訴求,從漢堡、薯條、沙拉到甜品應有盡有,抓住小資女、學生等族群喜愛速食的飲食習慣,賦予流行、時尚的新潮口味,藉此提高對蔬食的忠誠度!

寬心園從台中起家,十多年來,在全台六都皆設有分店,從北到南,以全天供餐的方式,滿足不同用餐時段的顧客,有別於僅在用餐時段供餐,或各時段提供午餐、晚餐、下午茶的經營策略,創造市場差異化的經營策略,黃瓊瑩以獨到且精準的眼光,在競爭激烈的素食餐飲界佔有一席之地,更建立難以撼動的蔬食品牌!

台灣外食市場競爭激烈,日商吉野家 (yoshinoya)近年經營策略從傳統保守轉而積極創新,憑藉百年招牌的深厚基底,品牌多元化全面開攻,緊抓時潮,發展新概念餐廳,與超商跨業態複合經營,開展中高價日式涮涮鍋,競爭態勢明顯升高。

吉野家創立於1899年,版圖遍及美、中、港、台、星及東南亞等地,在日本店數近2,000家,海外店數超過600家。品牌標誌「吉」是日本漢字寫法,上「土」下「口」,牛角代表英文Y字,圍繞的繩代表相撲最高等級(橫綱),外圍27粒米,代表最好丼飯,早年透過廣告訴求牛丼「快速!便宜!好吃!」,成功奠下發展根基。

吉野家來台28年,已使多數民眾普遍認知日式牛丼飯,只是,有肉、有飯的主力商品型態,被認為是「男人去的店」;為擴增品牌吸引力,近年注入更多柔性魅力,也掌握年輕時尚、樂活健康等主流趨勢,增添新商品及新概念。老品牌重振戰鬥力,一波波創新作法令人耳目一新。

吉野家2014年展開品牌多元經營,創新居酒屋型態,投資成立新品牌「大眾酒場十五番地」;並以革命性的新嚐試,創新輕食型態,推出新生活概念餐廳;2015年10月自日本母集團引進「どん亭」上極日式涮涮鍋專門店正式開幕。

  吉野家創新居酒屋型態,投資成立新品牌「大眾酒場十五番地」

大眾酒場十五番地店景

多品牌出擊,也跨業態創新合作,看好消費者對三餐熱食需求,吉野家與全家便利商店正式攜手,合作測試店,首間選在全家內湖科學園區的瑞光店販售牛丼,滿足上班族對現作熱食的飲食偏好。

台灣吉野家截至2015年10月底總店數約50家,其中33家24小時營業,預估年營業額約7億多元。2016年將開設5至6家強調健康的新生活概念店,另與全家合作的複合店也將持續增加。中長期目標可能推動在台股票上市。

吉野家董事長稻田伸文表示,台灣速食產業受到便利商店加入戰局影響,原有經營模式將難分軒輊,吉野家希望回歸到餐廳的本質,加重店舖的服務和品質,現在餐飲市場要強調「價值感」,只要消費者認定價值,貴一點也會買單。

首位台籍女姓總座  蘇嬉螢領航新變革

「吉野家不太一樣耶,吉野家好像變了喔!」近兩、三年來消費市場對吉野家出現新的聲音,不少人感覺到吉野家商品更加多樣化,早餐有米漢堡,平時套餐飲料有Asahi啤酒,2013年底賣起含乳酸菌的優格霜淇淋,也有甜點下午茶組合,經營型態更因地置宜彈性調整,有些門市白天販售定食,晚上就變居酒屋。

日商企業強調團隊合作,但近五年來推動台灣吉野家體質調整,加速創新,擺脫過去淪入價格戰陰霾,主要的靈魂人物就是總經理蘇嬉螢,她是台灣吉野家,也是全球吉野家,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台籍女性總經理。由於稻田伸文知人善任,全力支持進行經營變革,而日本總公司河村社長也支持創新作法,蘇嬉螢逐漸交出亮眼的經營績效。

蘇嬉螢於2011年1月1日出任台灣吉野家總經理,她曾任職元祖食品及旺旺集團餐飲事業部總經理,因緣際會接觸吉野家,面試時,即以消費者角度,洋洋灑灑點出問題及提出對策,直率表達專業看法,及至面試結束時,才知稻田伸文是董事長,原以為說得太直白可能沒錄取機會,沒想到深獲董事長青睞,且雀屏中選,2013年5月更被拔擢進入董事會。

領導台灣吉野家低調前進,蘇嬉螢甚少高調曝光,在日商公司獲得信任,除熟知專業經理人被賦予的責任及要求外,也因了解日本人重視細節,堅持品質,她能掌握大原則,不斷收集資訊強化溝通,清晰表達具體重點,陸續得到更多支持。

「過去吉野家形象很台,發展速度慢,陷入價格戰,經常推出買一送一才有業績」,蘇嬉螢提出五年計畫,希望擺脫價格戰,以現代、東京、健康路線,走出百年品牌新的價值。歷經五年調整與衝刺,她已實踐並超越原訂的計畫目標。

吉野家正職及部分工時員工總數約700人,總部員工數30多人,不少幹部都很資深,擅長的是丼飯生意,蘇嬉螢希望發揮人員更大價值,陸續推動幹部多元發展,嚐試新任務,一切起頭難,但形成共識後,漸入佳境,轉虧為盈,營業績效提高,一切成果她歸功於同仁努力,以及日本河村社長、稻田董事長的支持。

百年吉野家重傳承  因應時潮支持創新

牛丼起源於19世紀平民小吃,可追溯至日本明治時代,當時流行吃牛肉鍋,客人會把牛肉鍋底的湯汁淋在飯上,搭配牛肉鍋一起食用,腦筋動得快的商人,想到把牛肉切碎放入滷汁中煮,再搭配蔥花淋在飯上,很接近牛丼吃法。

吉野家創始人松田榮吉1899年在日本東京都日本橋的魚市場開了主賣牛丼的商店,主顧客就是用餐時間不固定的魚市場工人,當時已有速食作業的條件。松田榮吉的兒子松田瑞穗在築地魚市場開出吉野家一號店,並發展連鎖體系,讓牛丼成為隨處可見的國民平價美食。

1958年底企業化經營,成立「吉野家株式會社」,1971年開設首家24小時營業分店,而1973年成立吉野家(美國)公司。1988年與D&C合併成立吉野家D&C株式會社,同年在台北館前路開第一店,陸續展開海外市場布局。

吉野家來台發展時間比麥當勞晚四年,期間曾遭牛肉食安議題影響營運,日方從未放棄台灣市場,背後因素應與吉野家控股集團社長安部修仁有關。

安部修仁在日本有「反敗為勝之王」的社長封號,吉野家曾於1980年面臨破產倒閉,且2004年因日本禁止進口美牛,嚴重衝擊經營,安部修仁兩度讓公司從倒閉邊緣能起死回生。2009年企業淪入低價圍攻的困境,安部仍重上火線救援,讓消費者知道「還是老牌吉野家好」,扭轉劣勢贏回業績。

面對市場多變,安部修仁已成立「未來事件研究所」,進行趨勢及社會調查,針對少子化、高齡化等社會問題研究。日本吉野家有85%是男性客戶,為擴大客源,針對粉領族、銀髮族及家庭客戶開發商品,並微調店型。

安部修仁與全家便利商店會長潘進丁在20多年前合力將吉野家品牌引進台灣,有特殊且深厚的情感,潘進丁也是台灣吉野家公司監察人。全家已與吉野家集團旗下沃克牛排合作,2015年再與吉野家跨業態複合店型,一切緣由皆因領導人的長久交情而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

堅持品質厚植人才  多品牌搶攻全客層

過去吉野家不斷低價促銷,難以展現優勢。蘇嬉螢認為,吉野家有三大優勢:「品牌、商品、人」,百年品牌根基雄厚,主要商品牛丼堅持味道,重視人才及教育訓練,基本工作從洗米、煮飯、煮肉都是一種品質堅持的工程。

吉野家在台蹲馬步20多年,秉持「有心、用心、發現幸福」經營理念,蘇嬉螢除積極推動商品、服務、店型創新,更看重人才價值,不斷帶動幹部成長,希望活化組織,深化人力,讓老幹新枝,共同開創吉野家新風貌及提振戰鬥力。

蘇嬉螢上任後,鼓勵吉野家優良店長積極參選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舉辦的「全國商店傑出店長選拔」活動,激發店長人才潛力,帶動門市服務品質升級。最近三年也榮獲媒體主辦的服務業大評鑑金牌獎。過去吉野家面對媒體都保守低調,現已建立發言人制度,及時回應相關議題,並進行品牌溝通。

吉野家官方臉書FB擁有7萬多粉絲,隨時與消費者交流互動,重視客戶意見。蘇嬉螢也大量使用LINE與員工交流,常常傳送相關訊息,養成大家不斷立即溝通、快速學習的習慣。

近年來食安問題,衝擊台灣外食市場,考驗餐飲業者經營能力,很多民眾轉而選擇在家料理,蘇嬉螢認為,面對市場需求,外食產業不能原地踏步,也不能降低品質要求,應更重視商品用料,掌握季節食材,並創新美味,滿足顧客。

吉野家挑戰各種可能性,有13家門市晚上調整為「丼飯、夜食、酒处」,全日供應丼飯並提供下酒菜及酒類商品,長春店改裝調整成大眾食堂/酒場,有吧台師傅,服務作法與快餐店不同,員工必須學習與客人多元互動。

蘇嬉螢說,日本總公司河村社長相當支持創新,但堅持兩點:「牛丼商品不能變」、「吉野家LOGO不能變」,在此原則下,台灣吉野家大瞻創新,嚐試各種可能性,很多作法反而也引起日本注意,並參考效果不錯的台灣經驗。

2014年底於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首次推出吉野家新生活概念餐廳,強調「Slow Life.Slow Food.Sharing」慢活、輕食、分享為新生活主張,裝潢以白色系及原木風格為主,主打女性市場並強調養生蔬食手工料理。最近獲得餐廳類空間設計的日本設計大獎(Good Design Award),得獎主因是「讓日本117年吉野家品牌之美味,蛻變新生融入台北市民嶄新生活中的概念」。

吉野家Concept新生活概念店外觀,白色招牌與以往店面有極大不同的視覺效果。

吉野家Concept新生活概念店外觀,白色招牌與以往店面有極大不同的視覺效果。

吉野家引進「どん亭」上極日式涮涮鍋及壽喜燒專門店,どん亭是日本吉野家控股旗下ARCMEAL公司之餐飲品牌,長岡社長曾擔任台灣吉野家總經理,相當支持どん亭在台展店,與全家合作的沃克牛排也是どん亭的關係企業。

どん亭首家店在中山北路南京東路口,100多坪90客席,主要目標是白領商務客,150分鐘吃到飽,每人價格從880元至1,880元,採桌邊服務,嚴選食材品質,包括高品質的和牛等。這家店裝潢投入3,000多萬元,採取混搭風格,空間有工業、和風及和室風格,西式擺盤,日式醬汁,經營型態比日本原店高級。

どん亭(Don Tei)提供四種肉品吃到飽套餐選擇,有高級和牛。

どん亭(Don Tei)提供四種肉品吃到飽套餐選擇,有高級和牛。

結盟全家擴大競爭  複合經營現點現做

國內首次出現便利商店結合餐廳,全家便利商店結盟吉野家,設置新型態的「現做餐點複合式便利商店」,鎖定上班族客層。有鑑便利商店的消費者對外食的需求亦愈來愈高,台灣全家與日本吉野家洽談一年,規劃出「以最不占空間、最少人力的模式,端出現做餐點」。 

新型態的超商及餐廳複合店8月底出現在台北市內湖瑞光路上,該店約40坪大,廚房占3坪,第一階段端出的現做餐點只有牛丼飯,由吉野家提供食材,以牛肉、洋蔥和醬汁組合出這套餐點,並規劃大、中、小三種份量,價格分別109元、89元、59元,分中午11點至2點、晚間5點至8點兩時段供餐。 

全家結盟吉野家的複合店,年底前不會多展店,目前的服務流程是,消費者到櫃台點餐後領取號碼牌,在旁邊設有取餐區等待叫號取餐,所需人力及操作流程運作後將再調整,待調整至最順暢模式,才會進入各大辦公商圈展店。

蘇嬉螢表示,與全家合作是一加一大於二,複合店經營的效益不錯,將改變超商微波食品的作法,取代一些傳統便當商品,將再測試並調整後,才陸續展店,這對吉野家拓展百店計畫具有極大助益,也將快速擴大實體通路版圖。

日商餐飲速食業近年大量來台發展,台灣民眾相當熟悉日式餐飲,只是不少商品若要熱賣,仍需調整部分口味,吉野家來台時間甚早,品牌有知名度,版圖規模仍有限,如何透過創新變革,多品牌開展壯大企業,仍待觀察及團隊持續努力。

「品牌、技術、人才」攸關企業競爭力,吉野家除董事長稻田伸文是日本人,團隊幹部都是台灣人,蘇嬉螢擔任總經理五年來剛柔並濟,優化品質、深化人力、強化創新,多方嚐試且借力使力,確已帶動企業展現新氣象及企圖心,然而,在競爭激烈的外食市場,未來如何綻放光芒,展現百年品牌的實力,台灣團隊融合日本精神能否發揮加乘力量,應是決勝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