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廚師愈來愈想作自己,無論在菜餚創意,還是衣著。每次看到專做餐飲工作服全球品牌雪沃(Chef Works)的廚師服商品照:俊男美女穿著極具設計感的各式廚服入鏡,總會讓人有在看時尚雜誌封面的錯覺。
過去,台灣的廚師「彷彿穿著汗衫就進廚房」;在國際比賽屢屢得獎,台灣廚師雖然廚藝不輸人,「但總覺得衣著在國際舞台上相較遜色。」雪沃台灣區執行長吳嘉倫提到五年前引進這個國際餐飲制服品牌的原因。
有設計感又強調機能性的廚服雖然單價高,但卻擄獲了25到34歲年輕廚師的心。「年輕人的消費觀與上一代不同,他們捨得對自己好一點。」吳嘉倫如此觀察。
找設計師打造廚服
雪沃日前在台北大直新開一間展示店,國際總部董事總經理Paul Gross親自跑了一趟台灣。Chef Works品牌是由Gross家族創立,1960年代在南非經營制服事業,1990年代進軍美國市場,是全球五大專營餐飲工作服品牌之一。Gross家族邀知名設計師創作兼具時尚與實用的廚師制服,在業界投下一顆震撼彈。
Paul Gross認為,廚師是充滿創造力的職業,然而長久以來卻只能穿著單調乏味、千篇一律的白色制服,非常可惜,於是公司開始研發各式兼具「實用」與「時尚」的廚師制服,希望讓廚師穿著舒適且能表現個人特色。
因此,除了傳統的白色,雪沃也設計黑色、藍色、灰色、紅褐色等廚服;衣服材質上,也從頂級的埃及棉布料到活潑率性的丹寧布都有。Paul Gross也強調,現在是「女力時代」,傑出的女性廚師愈來愈多,因此特別針對女主廚推出輕量彈性布料、剪裁合身的「女版廚師服」。
比有型更重要的事
但吳嘉倫說,大多數台灣廚師來店裡挑選廚服,第一個問題通常是:「有沒有穿起來涼一點的?」長時間待在高溫的廚房,再有型的設計也比不上讓自己工作時涼快一點的基本需求。
Paul Gross說,為了解決傳統布料材質會較悶熱的問題,雪沃在廚師服的腋下和背部容易流汗處,使用能快速排汗的涼感材質,或是設計小孔以利通風。也在廚服背部設計「後領按釦環」分散圍裙吊繩加在頸部的重量。
「廚師服不需要偉大或複雜的設計或技術,而是需要細心觀察廚師的工作情形,仔細聆聽廚師的感受。」Paul Gross如是說。
勺底見功夫之外
早年的廚師,是待在歐洲貴族城堡裡不見天日的廚房中,後來廚師走入民間、走出廚房,與客人社交,甚至成為明星主廚;而坊間餐廳愈來愈多採用開放式廚房,讓廚師愈來愈在意「衣著」這件事。
吳嘉倫不諱言,五年前引進有設計感的廚服,「邊做生意也邊教育客人」關於穿的美學。
雖說,廚師的本事還是須在勺底下見功夫,但在現在這個講究「眼球經濟」的時代,要當一個全方位的主廚,顯然不太能如早年,穿著一件汗衫在廚房裡揮汗如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