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陽光普照的星期三早晨八點,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主廚林鳳廷早已在「光復第一市場」採買當日餐廳所需食材,「再晚來就買不到野菜了」她說。
菜市場就像一個地方的廚房,花蓮縣光復鄉的光復第一市場以販售當天採集的當令野菜為特色,攤販上的麵包果、情人眼淚(雨來菇)、木鱉果、龍葵……各式野菜琳瑯滿目堆疊,展現著菜市場特有的生命力。花蓮「原味」市集就是比其他地方的菜市場多了另一種在地風情。
阿美族主廚林鳳廷每天到光復第一市場採買,野菜是採購重點。有時攤商只賣兩、三把或一盤的野菜,林鳳廷就必須到其他攤位看看是否有相同的野菜或其他野菜可替代。
林鳳廷說:「當天現採的野菜很難買,預先想好的品項常可遇不可求。」且經過早晨,曬過太陽的野菜,口感就是比較好;委請廠商進貨的蔬菜常不夠脆綠、沒有生命力,很快會枯萎。所以,她每天都會親自上菜市場採買食材。
另一個原因則是「逛菜市場對做菜最有效果」。林鳳廷解釋,一邊走、一邊看新鮮的食材,腦子裡就會開始想這個食材可以做什麼料理、可以搭配哪道菜,「新菜單就這麼油然而生。」逛菜市場對於主廚而言,是樂趣,也是腦力激盪最直接的收穫。

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主廚林鳳廷
逛菜市場教學相長
林鳳廷去菜市場之前會先看今日餐廳訂桌狀況、要出那些菜單、是否有預定菜色等。到市場後,除了採買既定食材,若看到飽滿、奇奇怪怪、別人沒吃過的食材也會買回餐廳試做或當作菜餚點綴;或在紅瓦屋必點菜餚「野菜沙拉」中多加一款野菜讓客人嘗鮮。客人吃到新菜若反應不錯,會主動詢問,詢問度提高時,林鳳廷就會把這道新菜列進固定菜單。
林鳳廷到菜市場也會跟族人、攤商(很多是遠房親戚)分享新菜的試做過程,她常鼓勵攤商多採集各種不同的節令野菜,如:木鱉果、紫背菜、南瓜心、龍葵等,很多野菜都是林鳳廷先買回餐廳試做,看書、上網找資料,再回頭告訴族人及攤商這些食材的正式名稱、特性與用途。
紅瓦屋當日主推的野菜都會裝在竹簍擺在櫃台上,不僅讓客人看到當令特色野菜的原貌,也為餐廳增添些許夏日風情,展現林鳳廷擅長的裝置藝術。七月至八月初,櫃臺上就擺著麵包果、木鱉果。
料理野菜不像你想的簡單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林正木指出,阿美族運用野菜較其他原住民族群發展得較廣,現在阿美族的各式野菜已成為不少餐廳的美味佳餚。林鳳廷表示,料理野菜並不容易,必須了解各種野菜的特性。
例如,檳榔心很冷,內含單寧,必須先處理掉,否則有人吃了會心悸、發抖,甚至心肌梗塞。又如:情人眼淚(雨來菇),下雨過後三天才會乾淨,才能採集、食用。
問到如何與菜市場攤商培養感情?林鳳廷笑著說:「不用培養,跟他們吃檳榔、抽菸、喝酒就對啦!」林鳳廷的兒子鄭宸誼在旁邊補充說,每天輪流跟不同攤商買野菜,今天這攤休息、就跟對面的那攤買,大家互相照應,展現阿美族人熱情不羈的性格。攤商阿姨偶爾也會相約到紅瓦屋吃林鳳廷煮的菜,一鍋野菜湯、一條烤魚,就吃得很開心。
林鳳廷熟知每位攤商的性格,有的脾氣不好,只有她「治」得了。因為她常買沒人要買的菜,買回餐廳後若沒客人點,就拿來研究、試菜,再不然就做成沙拉或拌蛋製作成蔥蛋。因此,很多攤商喜歡把菜賣給林鳳廷,因為她會把他們採集來的野菜,做各種不同的變化、料理得「很有味道」。

酥炸麵包果及南瓜葉
老人凋零 市集冷清
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曾說:「菜市場連結人、食物與土地」。當你走進菜市場,看到食材的原貌;透過與攤商交談,了解食材的栽種環境與出處,對於食材安全性也比較放心。
雖然現在有乾淨明亮、涼爽舒適的大賣場,但對於阿美族主廚林鳳廷而言,原住民野菜市集仍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不僅是因為野菜市集的食材新鮮度高,其他如老人家的手工傳統醃製品、種苗,甚至是溪邊或海邊的小生物,都是別的地方不一定買得到的食材;這也是花蓮地區七個原味市集的最大特色。對於原住民而言,野菜市集更是族人聯絡感情、體現部落文化的場域。
隨林鳳廷前往光復第一市場採訪的當天,現場有些冷清。林鳳廷說,有些老人家賣不動了,或採集野菜後就放在隔壁攤寄賣,自己回家休息。她感嘆,很多老人家過世後,下一代沒願意接手,使得野菜市集呈現攤商稀落的凋零景象。
今年甫獲得「2018麵包果創意佳餚烹飪比賽」冠軍的紅瓦屋,阿美族語店名是Cifadahan Restaurant,意思是火紅的木炭,也是阿美族女神靈的名字。店內除了美味菜餚「四大天王」石頭火鍋、鹽烤魚、野菜沙拉、烤鹹豬肉之外,2018年起將開始舉辦「第三餐盤」活動。
紅瓦屋第三代鄭宸誼希望透過活動讓更多人親近原住民文化,進一步了解阿美族的野菜:不只用在飲食,也有儀式、迎靈的作用。將飲食提升至更細緻、更在地化的層面,讓來到花蓮光復鄉的旅客,不只能吃到風味餐,還可融入在地生活、跟大自然接觸,體驗阿美族生活。

林鳳廷主廚逛菜市場
小檔案:光復第一市場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自民國60年1月營業至今,是花蓮地區七個具有原住民特色的「原味市集」之一。營業時間為上午7點至中午12點 。攤商主要販售當天採集的當令野菜、紅黑白糯米及醃肉,有時還會賣特殊產品,如蛙類、野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