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位於日本靜岡縣大馬路旁的義大利餐廳,經過輔導,在沒有調整餐點訂價的前提下,成功提升營業額、增加來客數。
基本資訊
這家餐廳共有82個座位,由老闆兼任主廚。平均客單價午餐約1500日元,晚餐約2000日元,近似家庭式餐廳的經營業態。訪談餐廳顧客對店家的觀感,多數回答:「氣氛輕鬆的義大利『麵店』」。
經營問題
這家餐廳委託我的理由是營業額下滑。具體來說,是因為附近新開了一家義大利料理店,兩家義大利餐廳的菜單相似,所以導致來客數明顯減少。因此餐廳業主積極想要研究對策。我用三種策略來改善這家義大利麵店的營業額。
策略1 讓人留下印象的一道商品
首先,徹底調查競爭對手。到競爭對手店用餐,確認菜單架構與商品品質。而後以三個面向分析:一、讓客人容易留下印象,二、與競爭對手相同的產品,三、能讓顧客感受到明顯差異。
最後,得出應主打的關鍵商品是起司鍋。
我跟業主很快確認了原有起司鍋的條件:現有起司鍋在口味與食材選用都略勝對手,惟商品魅力不足,因此提升商品價值是首要任務。由於業主原本就對起司鍋的食材品質相當講究,所以宣傳上須特意說明食材種類,以及店家在起司選用上的堅持;另外加上具有臨場感的產品照,文字描述也朝如何向顧客傳達美味感,引發點餐欲望出發。
策略2 讓菜單展現主廚強項
接著,請看改善前的菜單。義大利麵與披薩,不管哪一家義大利麵店都會看到。因此建議業主將他身為主廚的專業強項在菜單中展現。
其實這家餐廳的業主兼主廚並非只學義大利菜,而是具有專業法國菜背景。因此我建議他將每道菜色都融入一些法國菜的手法與巧思。透過菜單傳遞給顧客這樣的訊息:這家餐廳的定位是運用法餐技法的義大利餐廳。另外,為了讓定位更加鮮明,餐廳的副品牌名從原本的
フレンチイタリアンFrench・Italian
ミルポワMIRUPOWA
改為
ビストロ・イタリアンBistro Italian
チーズフォンデュ Cheese Fondue
レストラン ミルポワ Restaurant Mirupowa
調整的第一個原因,是之前餐廳副品牌名有「法式」(French)的字眼,容易讓顧客產生距離感。這家餐廳客單價不高,但加上法式的字眼,會讓顧客誤以為是很貴的餐廳。第二個原因是同時有「法式」與「義式」並存,會讓顧客分不清究竟這是一家法國菜餐廳還是義大利餐廳。因此改善方向我朝著以義大利餐廳為中心,加上BISTRO(餐酒館)的字眼,仍能保有一點法餐的氣氛。此外,也投入策略性商品「起司鍋」。
菜單上的呈現方式與商品構成,以及副品牌名稱上都以「法餐背景主廚策畫的義大利料理,起士鍋也相當美味」這樣的主軸強調主廚(老闆)的故事性。
策略3 改善招牌 吸引過路車駕駛
最後是更新豎立在大馬路旁招牌的呈現方式,讓招牌上的訊息更容易被開車經過的客人判讀。改善前的招牌店名以英文字母標示,快速過路的車多半無法判別。此外,招牌中正中央明顯處寫著「美味時間在○○(店名)」,用這樣的字眼很難吸引顧客上門。
豎立在路旁的大型招牌因為從遠處就能看到,所以「讓顧客能判別業種」非常重要。改善後的招牌,首先將店名調整成片假名,讓日本客人更能快速留下記憶。車輛行進時,日本片假名比起英文字母更容易讓日人記憶。此外,店名中的加上「餐廳」(レストラン)的文眼,讓潛在顧客一眼就能判別這是一個可以填飽肚子的地方。
招牌正中央最醒目的部分標示「餐酒館・義式料理・起士鍋」(ビストロ・イタリアン・チーズフォンデュ),讓過路的駕駛能不需要太多思考,就對招牌內容留下記憶,並加深這是一家義大利餐廳的印象。
經過這些調整,起司鍋雖然調高價格,但點單率大幅提升。雖然客單價沒有麼變動(102%),但來客數卻有效增加(106%),營業額也比前一年同期增加8%,讓提升營業額的輔導任務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