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熱巧克力的季節來了,而「熱巧克力炸彈」正席捲全美。2020年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許多國家有封城令,民眾無法外出用餐、購物,居家活動因而開始活躍,繼 400 次咖啡(dalgona coffee)、迷pancake cereal)、 雲朵麵包(cloud bread)後,熱巧克力炸彈成為最新的熱門DIY料理。

咖啡館、高檔巧克力店,你都看得到「熱巧克力炸彈」的身影,甚至是美國高端精品百貨Neiman Marcus都曾賣過一杯要價32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元)的熱巧克力炸彈。各大社群網站也大量轉載其作法、影片、照片,光是TikTok抖音「#hotchocolatebombs」的標註就有1.8億次,超過3000萬部影片上傳。美國知名飲食網站EATER將它形容為病毒式流行。

熱巧克力炸彈其實就是在空心巧克力球中裝滿棉花糖和熱巧克力混合物(可可粉、焦糖等),放入杯中,將滾燙的熱牛奶(也可以是熱可可、咖啡)淋下,像是一顆炸彈般,造成爆裂的視覺效果,巧克力球融化後,裡面的可可粉和棉花糖隨即釋放出來與液體混合,成了一杯熱騰騰的熱巧克力。看起來只是一顆巧克力球裡面包著棉花糖,其實製作過程非常麻煩,抖音上超過3000萬部熱巧克力炸彈影片中,其實還包含了許多做失敗的影片。可能是巧克力球沒有固化、融化失敗、巧克力球放入前就已經破碎等。也因為製作難度高,成了熱門「挑戰」。知名連鎖零售商COSTCO也看準了商機,推出熱巧克力炸彈現成包,讓你不用經歷失敗也能喝上一杯療癒的熱巧克力炸彈,台灣目前尚未販售,何妨自己動手做做看?

 

熱巧克力炸彈食譜

食材

黑巧克力 100 克(可可含量可依個人喜好選擇)

可可粉 3湯匙

棉花糖 適量

用具

長柄鍋(小)

耐熱碗

半圓矽膠模具

步驟1. 將三分之二巧克力放於耐熱碗中,再將耐熱碗放進溫水的平底鍋內。待其完全融化,把碗從平底鍋中取出,倒入剩餘巧克力,攪拌均勻。把少許融化的巧克力倒入半圓矽膠模具中,用勺子的背面將巧克力抹向側面,使模具完全覆蓋。將巧克力送去冷凍5分鐘,或送入冷藏30分鐘。

步驟2.小心將巧克力殼從模具中取出,將一湯匙甜可可粉和一湯匙棉花糖裝滿一半的模具。

步驟3. 在微波爐中加熱盤子。輕輕將每個巧克力空殼按在上面,使邊緣稍微融化。用融化的巧克力將兩個殼密封,根據需要滾動一圈餅乾碎或薄荷糖碎,將它們放回冰箱冷藏5分鐘,使其牢固。

步驟4. 將牛奶加熱倒入馬克杯中。放入熱巧克力炸彈,盡情享用吧!

媒體報導,消基會於去年12月公布嬰幼兒米製副食品重金屬殘留抽驗結果,於抽驗的20件產品中有4件重金屬「鎘」超標,含量介於0.050.3ppm之間,根據我國「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的鎘殘留量上限為0.04ppm

 

鎘金屬汙染

鎘是提煉「鋅」的附產品,經常用來作鎳鎘電池、染料、塗料色素及製造塑膠之穩定劑。鎘較其他重金屬容易為「農作物」、「蔬菜」、「稻米」所吸收。急性鎘蒸氣燻煙熱則容易發生在鎘合金或鍍鎘金屬之焊接工人身上,易導致毒性肺水腫、呼吸困難及急性腎臟衰竭發生。慢性鎘中毒則容易發生在「鎘米」汙染區,因長期食用鎘鉛汙染的蔬菜、稻米、地下水而導致腎小管傷害、軟骨症及痛痛病前期症狀的產生。台灣鎘米事件,乃是塑膠穩定劑工廠排放廢水至灌溉渠道汙染農田所致。

 

鎘汙染的健康危害

經由呼吸道系統進入人體的鎘蒸氣,約50%會被吸收並影響肺臟的功能,患者可能出現肺氣腫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經由消化道系統進入人體的鎘,約6%會被人體吸收,主要累積在腎臟組織,半衰期至少20年以上。

由於鎘會累積於腎臟,近端腎小管的功能容易受到影響,會造成部分低分子量蛋白質及鈣質流失到尿液,久而久之病人會出現軟骨症及自發性骨折,也就是俗稱的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鎘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告的第一級致癌物,即人類確定致癌物,流行病學研究指出,鎘汙染會增加多種癌症發生的風險,例如前列腺癌、肺癌、乳癌、鼻咽癌、胰臟癌和腎臟癌等。另外,研究發現,鎘汙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症、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腦中風及死亡的風險。

2011年,歐洲食品安全局將鎘的每人每周每公斤耐受量暫定為2.5微克,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之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則將鎘的每人每月每公斤耐受量暫定為25微克。話雖如此,就醫學角度而言,人類正常的生理功能並不需要鎘的參與,如果身體有鎘殘留,即表示已受到鎘汙染。

 

五種海鮮易有鎘殘留

鎘較其他金屬更容易被農作物吸收,因此常見鎘汙染來源除了職業暴露及抽菸,「飲食暴露」也是一個重要的汙染源。除了農作物易受鎘汙染,2019年香港食安中心的新聞稿提到,因鎘會存在於水域當中,所以有五種海鮮容易有較高的鎘殘留,分別是「琵琶蝦」、「麵包蟹」、「斑馬瀨尿蝦」、「劍魚」和「扇貝」。為了減少鎘汙染的機會,建議民眾不抽菸、於購買食品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主管機關也應定期查核食品中的金屬含量,業者也應對食品品質進行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