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發跡,跨足台中及高雄等地展店扎根的異人館,積極引進多國料理,創新研發多樣化商品,從簡餐走向精緻餐飲,歷經近20年經營考驗,在南台灣餐飲市場異軍突起,已發展成中南部最大複合式連鎖餐飲品牌。
靠口碑開店 將專注單一品牌開直營店
顧客很刁嘴 創新研發融合多國料理
台南人非常講究味道,也很在意食材的好壞及價格合理性,林岡立認為,台南在地小吃發展比台北還久,到處都是好吃的小吃,消費者的嘴巴都很刁,花每一塊錢都期待物超所值,所以從商品設計至整體服務都必須完整到位,才可能勝出。
「想滿足挑剔顧客,也可提昇服務力」,異人館2007年有19家店時,其中三家已跨足台糖及家樂福等量販店開設店中店,為拉高競爭門檻,大幅調整服務流程,從簡餐走向精緻套餐,改採一道道上菜的桌邊服務,讓服務人員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適時解決顧客用餐的問題。雖增加人事成本,拉長服務時間,仍堅持不收服務費,只希望成為複合式連鎖餐廳的新標竿。
複合式餐廳在中南部是主流,但多數給人印象為「什麼都吃得到,用的大多是料理包」。為確實改變消費者的傳統印象,林岡立決定廣推無國界料理,將五個國家的料理調成適合台灣人愛吃的口味,開發獨門秘方的沾醬及湯頭,每家分店都派駐主廚,以獨門醬料,搭配新鮮食材,研發約60道商品。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嘯,消費景氣急凍,異人館也面對各項衝擊,不得不重新調整策略,人員訓練的部分,將外場服務專精一職,調整成多職能。為簡化物料庫存管理,主廚必須研究一種原料變化出多種口味,例如一隻雞腿,可變化出四、五道不同料理,而同一種醬汁,也可做成火鍋、壽喜燒等多種口味。為控制租金成本則走向多元展店模式。
追求高品質 商品多樣拓展全齡化客層
發展連鎖品牌,核心關鍵是「服務一致性,品質穩定性」。異人館發展初期就意識到要發展連鎖不能只靠自家廚房,早已投資2,000多萬元興建中央廚房,處理醬料及食材等,彌補協力廠商無法配合之處,為求美味,每家分店的料理有六成作業必須在現場完成,所以廚藝訓練相當重要。
異人館建構高競爭門檻,發展出多樣化商品,包括:蓋飯、拉麵、石鍋、火鍋、板燒、名菜、兒童餐、點心、拼盤、糖燻、各式冷熱飲料、手煮咖啡、加值點心如布丁及冰淇淋等系列,豐富度超越一般連鎖餐飲業。每道套餐價格從270元至440元間,讓消費者隨時可吃到紹興醉雞、宮保雞丁、川味水煮牛肉、酸辣椒麻雞、糖醋雕魚等名菜,火鍋系列的新鮮鮭魚頭沙茶火鍋440元也極受歡迎。
異人館客戶中女性占六成、男性占四成,商品多樣化滿足不同年齡層顧客,林岡立說,異人館主要客層已算全齡化,很多時候是全家大小一起上門,若要嚴格界定主力客群,應是從25歲至55歲,比一般複合式餐廳客戶年齡層更廣。
從第一家店就參與的研發部經理林育明強調,為保持商品競爭力,已成立研發團隊,半年更換一些菜色,由於食品安全愈來愈重要,異人館更注重食材來源及製作管理,譬如果汁並非現榨,就會誠實告知顧客是原汁加上少量濃縮還原,也明確標示牛肉來源。為支持在地食材,獨家採用南瀛養殖生產協會的活力生態鯛魚,這些鯛魚都有歐盟國際ASC認證,鯛魚相關商品一推出都成了超人氣套餐。
與公司長期共同打拼,林育明成了林岡立的妹婿,林岡立的兩個妹妹也投入企劃及商品相關部門,兄妹團結,希望為500多位員工的企業體開創更大的版圖。
追求服務品質,人員訓練更形重要。林岡立針對門市經營建立12本員工訓練手冊,從外場到內場各工作站都製訂各項作業標準,並督導各門市徹底執行。發展直營店最重要是人才,要留住好人才,異人館設定各店經營的8%利潤與幹部分享,7%利潤分給店長,1%利潤分給主廚。林岡立認為,「一家店營業表現好壞,一切都是看店長」。對於基層人才培育,也計劃朝建教合作發展。
服務再升級 彈性展店並思蘊涵品牌靈魂
農曆春節連續假日,異人館各分店業績明顯成長一成,林岡立分析,除與商品力及服務力等有闗,也與持續改裝店面,或淘舊換新店面等策略正確有關。例如雲林店發展10年,去年重新裝潢,業績成長一倍;而台南市府店去年10月初移店,坪數放大為120坪,環境更舒適,單月業績明顯成長,平均達700多萬元。
營造「舒服風格」的餐廳也是經營顧客感受,林岡立有建築設計背景,能夠親自操刀,創造空間美學,從燈光、挑高、璧面到每個座位及桌椅等,都希望客戶在舒服氛圍中用餐,吃完美食,心情也能更加豁然開朗。
為擴大競爭力,林岡立採取更彈性的展店策略,在衛星城市開大店,在地價高的核心區開小店。與量販商場配合也嚐試新型態的店鋪,由於家樂福邀請,在埔里開設一家15坪小店,定位為異人館咖啡霜淇淋專賣店,月營業額達百萬元以上。
為求服務再升級,半年多來,異人館運用更好意、更好吃、更好看吸客,創新運用科技,推出LINE專線,用餐顧客只要手機掃描桌上的牌卡,不必口說,就能立即被關心並處理問題;也投資50多萬訓練主廚如何把魚煎得漂亮,並研發多元好吃的八道海鮮料理;同時花費百萬多元全面更新餐具成更有特色的陶盤。
儘管每年穩定成長,在產品結構、管理面、制度面、服務面及空間環境等都已不斷調整,林岡立仍認為,環境變化太快,若不能掌握趨勢潮流,持續創新求變,還是會面臨更大壓力。即使有明確的企業發展藍圖,林岡立覺得,異人館如何自我超越仍然是最重要的經營課題。
不少北部知名餐飲品牌陸續南下展店,光是台南市場就有更多新變化。知名品牌帶來新服務、新價格,新觀念,對在地業者都是新的挑戰,也刺激市場更重視精緻服務及文化思維,除了知名業者大軍壓境,很多餐飲個性店也不斷出現,小兵力量不容小覬。面對種種外在挑戰,林岡立已深思,異人館除加值產品及整體服務外,必須帶進更多靈魂面的意涵,尤其是故事性的魅力,更值得深化。
服務其實是一門科學,餐飲服務更需融合各項專業,台灣餐飲市場蓬勃發展,消費習性南北迴異,潮流變化快速,異人館深耕中南部市場,相關經營控制穩健,面臨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大舉搶灘,仍應垂直整合供應鏈,強化人才培育及專業實力,若能持續創新,提昇品牌價值,確具有極大潛力成為全國性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