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日本影視作品都擅長聚焦於某道料理,每每讓人看到飢腸轆轆,一邊思索這道料理是否帶有深意之際,又一邊計畫怎麼把那道料理帶離影像世界,化為真實得以入口的佳餚。在筆者多年來深陷日本影視與料理文化的經驗中,這些菜餚總是反映了角色之間,甚至是關乎親情層面的樣態。
層疊包裹的苦情代表-菜捲
在2010年的金馬奇幻影展看電影《夏威夷男孩》之前,一直以為菜捲就是台式關東煮裡價格較高,但每點必失望的單品。然而,當電影將這道料理移到夏威夷後,竟變成讓人好奇滋味的異國風美食。
電影甫開場時,觀眾基本上還不清楚由岡田將生飾演的雷歐為何會來到夏威夷,只知道他固定會去由倍賞千惠子出演的在地婆婆家吃飯。婆婆好似與雷歐非親非故,卻花費很多心思在準備這些菜餚,更享受雷歐大口吃著自己料理的模樣。她特地做給雷歐的菜捲可是一點都不簡單,不但用白醬取代傳統高湯,裡頭的餡料更改以豬絞肉為基底,拌入平時少見的新鮮巴西里碎末、洋蔥末、和軟質乳酪切丁。電影描繪婆婆在滿是歐風的廚房中製作這道菜,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沒有對白的美好蒙太奇畫面捕捉了從在砧板上切碎食材的細緻、包裹餡料後菜捲綠裡透紅的晶瑩、到將它放入白醬裡燉煮的溫柔,最後菜捲被從滾得咕嘟咕嘟冒泡的醬汁裡撈起,讓頂著一頭捲髮還演技生澀的岡田將生吃得一乾二淨。
作為一部情感沒有過度高潮起伏的安靜小品電影,即使後續發展揭露在地婆婆對雷歐超越年齡的戀愛情緒,卻滿心只揣想著那個沒有品嘗過的菜捲該是什麼味道。一直到自己試做出這道菜,才發覺因為高麗菜而變得更加香甜的白醬湯汁,加上厚實豬絞肉混雜洋蔥末與乳酪的柔軟內餡,還有那不似電影蒙太奇畫面輕巧而繁複的工序,都在在暗示著婆婆那精巧卻憂傷的戀心。
在其他影視作品中的菜捲則多是以柴魚高湯燉煮,例如由竹內結子擔綱演出但知名度較低的《不愉快基因》與小品日劇《深夜食堂》中,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不過也許因為菜捲那層層包裹的姿態,無論是在前者中作為有緣無份男女主角間少數幸福時刻的便當菜色,或是在後者某集裡作為母女和好契機的料理,似乎都被用來隱喻難以出口的情感。就像是偶爾選到土味較重的高麗菜又沒有妥善處理時,無論是以清爽的柴魚高湯或濃厚的白醬燉煮,都會有無法避免的苦情滋味。
修補情感傷痕的軟呼呼超人—蛋包飯
都說到竹內結子了,當然不能不提及讓她自此成為許多人心中「笑顏女神」的經典日劇《午餐女王》,以及劇中那淋滿法式紅酒牛肉醬Demi-Glacé Sauce的金黃蛋包飯。當時年僅22歲的她頂著一頭俏麗短髮,嬰兒肥的臉龐因為正塞滿食物而更加鼓漲起來,與笑彎的眼睫形成幸福不已的模樣,是深深烙印在許多影迷心中的美好記憶。雖然《午餐女王》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一間洋食料亭,但這間主要由鍋島兄弟共同經營的餐廳,那必須守護的醬汁滋味其實也是家族精神的一部分。
劇中日式蛋包飯的炒飯部分主要使用切丁雞肉,味道清爽的雞肉不但不會像台式蛋包飯裡的豬肉絲那樣搶味道,反而簡單就隨著米飯一起被茄汁的香甜包裹。也因為是祖傳料亭的緣故,本劇的蛋包走老派扎實路線,沒有後來流行半熟蛋包的滑順度抑或皇冠蛋包的美麗紋路,只是以煎到全熟卻蓬鬆的一層蛋皮完整包覆推成橢圓狀的炒飯餡,搭配醇厚華麗的紅酒牛肉醬汁享用。當作為家族外來角色的竹內結子一次又一次於品嘗著這道佳餚時展現出無比幸福的笑容,不但擄獲半數以上鍋島兄弟的心,也逐步縫合這個家族長年以來的誤解,讓角色們的傷痕如同泛紅的茄汁炒飯一般被柔軟的蛋皮輕輕裹住,再緩慢被風味醇厚的牛肉醬汁撫慰。
在其他多數的日劇中,蛋包飯更有千變萬化的任務。它可以是母親在父親加班未歸時,做給孩子的簡單料理;也可能是特地在蛋包表面用番茄醬寫上大大的「LOVE」字樣,叫人害羞又羨慕的愛妻便當主角;又或者如同去年底由NETFLIX出品的精緻日劇《First Love》裡那樣,在滿島光出演的女主角決定將兒子的撫養權交給前夫之前,用蛋包飯搭配唐揚炸雞、草莓蛋糕這類的節慶料理組合,好好地給兒子一個難忘的晚餐時光,以此安慰即將到來的心碎分離。比起經常走苦戀路線的菜捲,蛋包飯似乎特別容易被用來表述正向情緒與希望。也像是2013年紅極一時的晨間劇《小海女》裡,當明明比主角小秋(能年玲奈/NON飾演)更具有偶像資質,卻被命運逼迫得非要放棄夢想墮落成為小混混的結衣(橋本愛飾演),在重新站起來後開始於小秋外婆經營的車站咖啡廳/小酒館打工,並學會當自己還是家中小公主時不需要親手料理的蛋包飯。由此,結衣傲嬌地用料理感謝那些始終在身邊支持他的朋友,以及某些失而復得的家人。
擅於適時催化各種關係的多汁美味—漢堡排
不過比起蛋包飯,真正深受日本各種年齡層特別是孩童喜愛的,應該非漢堡排莫屬。不少有孩童參與的影視作品中,都會有媽媽要孩子猜測晚餐吃什麼的橋段,每當答案揭曉是「漢堡排」時,孩子總會歡欣鼓舞地跳躍起來。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那道漢堡排,則出現在2009年由岡田將生和夏帆主演,刻畫有著少女心的帥氣男主角如何尋找到愛情並發展自我認同的日劇—《粉紅系男孩/乙男》之中。其中一集刻畫他們所就讀的高中要舉辦園遊會,男主角用孩童記憶中同樣有著少女喜好,後來甚至因為決心勇敢扮裝而離家的父親所拿手的「漢堡排咖哩飯」,來幫助女主角設計出園遊會的餐點。那份在烤盤上堆起白飯、漢堡排、咖哩醬、乳酪絲後再焗烤過的菜餚,於共同製作的過程中加溫兩人的情感,也讓男主角開始逐漸接納自己與眾不同的長處。
如同《粉紅系男孩》的漢堡排特點是咖哩醬和焗烤起士絲,其他影視作品則更愛強調製作漢堡排需要的注意事項,又或者說是撇步。各種模糊混雜的印象包含有漢堡排的拍打次數決定他的扎實度與彈性、絞肉一定要用牛豬7:3的比例混合、烹調時可以先把兩面煎到上色再放入烤箱烤熟,又或是如何在煎鍋上悶蒸並加入冰塊能讓漢堡排不易燒焦…等等。印象最深刻是在日劇《MARUMO的規定》中,阿部貞夫飾演的男主角MARUMO為了讓因摯友過世而收養的兩個孩子(分別由當年超可愛童星蘆田愛菜與鈴木福出演)不挑食,學著如何將胡蘿蔔切到很碎後拌進漢堡排的絞肉中,三人的關係也在MARUMO這般努力下,逐漸成為真的一家人般密不可分,再次展現漢堡排作為強力情感催化劑的特點。
雖然爬梳了三道日本影視作品中歷久不衰的經典家常菜,但其實最對口味的一道影視料理,卻是由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改編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作品的神劇《流星之絆》中,作為破案關鍵的日式紅酒牛肉飯 Hayashi Rice。每次在台灣日式餐廳吃到少有的這道料理時,都會因為想起日劇中戶田惠梨香的眼淚與故事中三兄妹的情感,而覺得味道更加豐富起來,這大概就是影視料理的魔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