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2015年11月5日在微風信義店開幕的辻利茶舖,以白色為基調的明亮裝潢、吸引人目光的鏤空窗燈是點單外帶的櫃檯。店鋪面積不大,設有簡單的內用區,令人驚喜的是,在小小的空間裡,還設置具有現代感又帶有日式暖桌風情的圓桌(需脫鞋入座)。這是一個155年的抹茶品牌對時代的回應,以時尚的新風貌親近顧客,但仍保有時代的精神。

創立於日本江戶時代(西元1860年)的京都宇治,辻利茶舖的創辦人辻利右衛門可說是日本茶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辻利右衛門研發出茶香與甘甜度都是最高等級的綠茶「玉露」,以及讓保持茶葉溫度和溼度,延長茶葉保存時間的「茶櫃」(木櫃內側為隔絕光線、濕氣的鋁材質)。後來,辻利家族從京都宇治本店開枝散葉,在京都、岡山、九州小倉等地開設分店,使得辻利成為宇治抹茶的代名詞。

在辻利家族中,為於北九州小倉的辻利茶舖成為喫茶文化的先驅,以抹茶創作出抹茶冰沙、辻利漂浮等原創甜點,提供顧客多樣化的美食。台灣的辻利茶舖便是小倉的辻利茶舖,與京都宇治的辻利一本店(日本全國辻利的總本店)所合資設立的新品牌。

接下老品牌,帶到海外

辻利茶舖董事長小佐野彈並非出自辻利家。小佐野國高中時期學過日本茶道,一直想要將茶道的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2007年,他觀察到台灣的抹茶市場萌芽,市面上有許多抹茶口味的甜點和飲料,但是真正把抹茶當做「茶」的人口,或者以抹茶當做原料的產品並不多,大多只是添加抹茶香料充數。

辻利茶舖小佐野彈董事長

辻利茶舖小佐野彈董事長

當時從事日本餐飲品牌仲介的他,在2008年建議辻利來台灣發展,不過囿於技術限制,抹茶的產量有限,加上家族較為保守,對於海外布局仍有疑慮,事情一度耽擱下來。

2010年,小佐野再度向辻利家族提起來台計畫>九州小倉的辻利茶舖對小佐野說,「我相信你,我可以把這件事交給你。」九州小倉的人決定不自己跨海來台,而是把經營權交給小佐野,讓他帶領辻利這個品牌往海外發展。不只是台灣,新加坡和中國也已經開設分店。

小佐野說,他從大學時期就在台灣念書,相當熟悉台灣市場,他認為台灣的包容度很高,很容易誕生新的生活型態,很適合作為辻利進軍海外的第一站;另一方面,台灣與日本在歷史與文化上的親近性,也讓小佐野認為可以在在台灣推動抹茶文化,今日重慶南路上還保留著日據時期的辻利茶舖建築(現為星巴克(Starbucks)重慶店)。因此,小佐野微笑說,「說是來到台灣,也可說是回來台灣。」

辻利茶舖 辻利茶泡飯

辻利茶泡飯

  新舊融合誕生的抹茶品牌

不過,辻利茶舖並非把日本的老舖子原樣搬到台灣,而是注入新元素展現新風貌。小佐野說,他重視茶道文化的精神。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經追隨日本戰國時代知名武將織田信長。傳說中,織田信長與美少年侍童森蘭丸之間曾有過一段愛情故事。

小佐野說,在日本武將間,大家非常尊重同志之間的愛。無論是男女間的愛、主君間的愛,或是同性同志間的愛,他們的契機即是「茶」也是「抹茶」,茶成為他們「愛」的「仲介者」持續傳遞。辻利不僅贊助台灣的同志大遊行,小佐野也在遊行上出櫃,他曾說,「身在21世紀的,「抹茶」可說是具有哲學性質的飲品,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成為台灣,甚至是全世界各式各樣「愛」的仲介者。」

除了汲取茶道的精神,和當代文化結合,辻利在店鋪與商品開發上也有多處創新。日本的辻利多保留了茶店老舖子的傳統風味,但台灣的店面則予人明亮、年輕的時尚感。在產品上,2010年辻利在台北阪急百貨開第一間店時,店內的商品數並不多,2015年的微風信義店內,菜單上有多達60種的品項,開發了包括冰沙、漂浮等產品,還有各式甜點與涼麵和茶泡飯等輕食,也有除了抹茶以外的其他茶類商品(原料皆採九州的八女茶)。為了新開發的品項,日本總公司還特別開闢一塊供台灣使用的茶園,採用日本有機農法種植。

話題商品與便利商店通路,快速打開品牌知名度

台灣本來就有飲茶的文化,對想要引入抹茶的辻利來說,也許台灣消費者沒辦法一下子就把喝茶和喝抹茶聯想在一起,反而對於抹茶的甜品茶飲比較熟悉。為了快速打開品牌知名度,辻利茶舖一開始便打比臉還大的小倉之春宇治抹茶刨冰,鮮豔的抹茶綠色在刨冰上展開春天的圖像,足有6人份的份量,一個人吃完小倉之春是2010風靡一時的挑戰。

小佐野表示,他的使命感,也是辻利的目標,是推廣「一日一茶」的文化。也就是讓「每天喝一杯御抹茶」,成為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接受茶道的哲學,讓抹茶成為新的生活風格。這些新品項的開發,都是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接觸抹茶,「我們讓他們先進來,再慢慢影響他們,」最終還是希望讓消費者能回歸到簡單的一杯御抹茶。

辻利茶舖 辻利雪泡拿鐵

辻利雪泡拿鐵

另一個辻利和消費者接觸點在便利商店。自2013年起,辻利和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推出抹茶系列商品(霜淇淋、泡芙、拿鐵、紅豆聖代等)。小佐野說,台灣有全世界密集度最高的便利商店(全家約有3000間店),是讓消費者接觸抹茶和辻利最好的管道。

而且,雙方的合作方式並非單純由辻利提供抹茶原料,而是雙方一起討論商品企劃。小佐野說,從和全家的合作經驗中學到不少心得,當他在經營店面時,通常都是從店長、企業主的角度出發,但是善於觀察消費者需求的全家便利商店,能夠提供從消費者視角的建議,讓開發出來的商品更受顧客歡迎。也因為和全家的合作,輔以電視廣告宣傳,大幅提升了品牌辨識度,甚至有中南部的民眾來台北玩特別來光顧。

小佐野說,剛開始經營時,也確實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說其中一個很受歡迎的產品霜淇淋,因為用料單純沒有添加物,所以融化得很快,經常被客人抗議,店員都要一一解釋霜淇淋融化的速度其實是品質的保證。另外,因為在日本,甜點是搭配茶享用,保留日本原味的辻利甜點口味也偏甜,習慣單吃甜點的台灣消費者就常抱怨甜點太甜。不過,小佐野說,這都是剛開店時期比較容易遇到的困擾,他當時也面臨了到底要因為消費者口味而調整商品味道,還是要堅持日本原味,「最後我選擇了堅持原味。」到現在,他很感謝消費者逐漸了解到品牌的堅持與用心,也知道這就是日本抹茶的品質,就不再聽到客人抱怨了。

台灣消費者對日本品牌本來就抱著好感,也一直有日系甜點品牌來台試水溫。早期的麻布茶房也是以宇治抹茶甜品聞名,近年來還有精品甜點青木定治與強調蔬菜入甜點的菠啾花園來台。小佐野認為,日本在整體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國內市場也相對飽和,因此要國內的餐飲企業都要不斷推出商品改版才能刺激消費。但是,企業要成長,單寄望國內市場還是相對困難,因此走出日本也是另一個選擇。就跨海經營來說,台灣是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入門的市場。不過,小佐野認為辻利茶鋪不只是甜點,而是有深厚文化精神的品牌,他並不擔心市場上的競爭,品牌的重心還是會放在推廣抹茶文化。

一台從台灣往丹麥飛機上,剛退伍的黃世嘉抱著興奮的心情,因為他即將到Opera Software公司實習,他萬萬沒有想到,那趟航程卻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改變了台灣的家居產業生態,他是「北歐櫥窗」的創辦人,台灣最大的家具代理商正是由他打造的。

故事回溯到十五年前,他翻開夾在飛機座椅後的機上目錄,首頁的一項商品吸引他的目光,不是珠寶,也不是美食,而是個看不出來什麼用途的居家用品,經看過說明後,才知道這是個台灣人人家裡都有的、造型精緻優雅的「蒼蠅拍」,這項丹麥Rosendahl的設計精品,讓他驚覺:原來設計可以以美學潛入生活!

在北歐生活的日常累積下,黃世嘉發現北歐人對家居用品的美學要求很高,產品中不乏北歐人對於人性與自然精神的關懷,簡約中更講究精緻的工藝技術,展現一種無聲的、簡約的美,讓人難以抗拒,那股感動與澎湃促使黃世嘉回台創業,將北歐設計的美學家居用品帶回台灣,在網路購物還不盛行的年代,成立「北歐櫥窗」,透過網路平台販售,不到一年的時間,在設計界打出名號,甚至以「MOT 明日聚落」為名,經營包含家居商場、設計家具、藝術策展、創意料理、概念花店與線上媒體的複合式生活品牌,並在陸續加入代理頂級精品家具的「晴山美學」,以及長期經營北歐優質生活設計商品的「北歐櫥窗」。

複合式空間概念Nordic Kitchen

「唯有足夠的空間,才能將北歐設計的美感完整展現。」北歐櫥窗品牌經理邱柏翰如是說。2008年,黃世嘉在微風廣場對面租下獨棟空間,成為當時台灣罕見的複合式店面,將北歐的「生活態度」融入空間當中,實際讓消費者體驗得到,從線上拓展到實體的策略也成功反映在銷售成績上,早期客群多為四十到五十歲的女性,跨足實體店面後大概男性顧客增加,目前男女比約為四比六,整體客群年齡也降了五歲,如今網路與實體的銷售額達到三比七,「現在的時代講求『體驗』,實體空間變得很重要。」邱柏翰強調。

北歐櫥窗品牌經理邱柏翰

北歐櫥窗品牌經理邱柏翰

今年六月份為了活化整個主題的能見度,這棟品牌第一間複合式店面進行了改裝,增加明亮通透的光源,讓視覺上更平易近人,二樓空間為生活傢俱提案,三樓則為經典大師的傢俱展示,角落中被稱為「 丹麥設計之父」和「家具雕刻家」的Finn Juhl為愛妻設計的詩人沙發椅Poet Sofa,搭配Verpan的披毯和Playsam的搖搖兔兒童玩具,在柔黃的燈光、溫暖的木頭與舒服的綠意襯托下,完全展現大師級的設計作品在居家空間中所達到的質感,讓人嚮往。

一樓則是經營類北歐風格的北歐櫥窗概念餐飲Nordic Kitchen,一改過去難以親近的fine dining姿態,添加更多元色彩,尤其舉凡家具、餐具和花器多是Rosendahl、Holmegaard、Stelton等北歐品牌的生活用品,丹麥皇室御用Evasolo以人工吹製具極光杯紋的水杯、Emeco以回收再利用的可樂瓶製成的座椅,簡約優雅,體現關心地球生態、重視環保的態度。菜色方面則不嚴格講究北歐料理,不過料理設計的概念多參考北歐HYGGE的概念設計。

隨意鳥地方 Abu authentic cuisine 陳星同主廚 舒肥烤鮭魚馬鈴薯  

舒肥烤鮭魚馬鈴薯

清新愉悅的北歐料理

來自隨意鳥地方、Abu authentic cuisine的主廚陳星同,年紀輕輕,想法相當創新獨立,不好大眾菜,採用不少進口自北歐市場常見的食材,清新道地,取代套餐形式,反而鼓勵顧客分享盤中的菜色,好像受邀到北歐人的家庭作客一樣輕鬆愉悅。雖然不像「Noma」或「Amass」這類以「新北歐料理」(New Nordic Cuisine,或稱Nordicology)在世界食壇發燒的知名餐廳般充滿著炫技手法,卻也貼切地傳達了北歐人飲食的態度。

隨意鳥地方 Abu authentic cuisine 陳星同主廚

陳星同主廚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鹽漬蒔蘿生鮭魚」,他不提供現成的燻鮭魚,偏要自己燻新鮮的鮭魚!用大量英國馬爾頓海鹽醃丹麥進口的鮭魚,醃上六小時到半天,吸乾鮭魚出的水後再泡在檸檬汁中套在真空袋中使其自然熟成,靜置兩天才算完成。烹調的手法也很特別,鋪上一層焦糖於鮭魚上,炙燒,並用以芥籽油與海鹽醃漬的櫛瓜和魚子醬搭配成菜,鮭魚油脂也因為焦糖而多了一層焦香,焦脆的口感讓軟嫩的鮭魚又多了另一種趣味,也平衡鹽漬後的鹹度。

談到北歐料理不難聯想到牛肉丸吧。陳星同的「奶油肉汁風味牛肉丸」烹調手法是丹麥的做法,不似瑞典用炸肉丸的方式,他在牛肉團中加入牛奶調味,揉入大量豆蔻粉,煎出肉丸的肉香卻又鎖入肉汁,配上牛肉高湯所做的奶油醬,以及綿密無顆粒的馬鈴薯泥,已經相當出色,不過最經典其實是一旁的手工果醬,果醬?你沒看錯,肉香綴上莓果的酸甜竟是巧搭,少了奶油膩口,莓味更帶出肉的甘甜,想問陳星同果醬的秘訣,他卻說:「野梅、藍莓、覆盆莓不加水,以莓果二、糖一的比例熬上半小時,起鍋前滴一點檸檬汁,就這樣子。」簡單純粹的做法反映了北歐料理一切從簡,講究食材原味的哲學。

主菜部分,陳星同推薦「舒肥烤鮭魚馬鈴薯」,透過真空低溫烹飪,保持魚肉的新鮮口感、又能享用到肉質的鮮嫩多汁,滑嫩不柴,以芥籽油烹煎,取代大眾熟知的橄欖油,陳星同解釋是尊重北歐做法,因為當地不產橄欖油,同時也不讓味道重的橄欖油取代了鮭魚的香氣,再搭配酸奶和魚卵混合成的醬汁,滋味協調美味。

不想吃太大鹹重的話,「藍莓優格沙拉」也是道不錯的選擇,選用當季時菜和水果為主要食材製作的沙拉,調味醬汁是用芥籽油和藍莓果醬和優格調製,沙拉中並加了蒸過的加拿大野米,色彩繽紛宛如花園,甜酸交織的風味非常開胃,風格清新,連核桃都手工烤過、裹上焦糖的核桃尤其好吃,硬脆爽口。

北歐美學的五感體驗

除了講求用料理體驗北歐文化外,如今,「MOT 明日聚落」終於在今年夏天進軍台中,成立首座複合式商場,堪稱是台灣最大的頂級居家專門商場。商場結合了超過六十個世界知名品牌,引進精品家居旗艦店及全台首家的ARMANI/DOLCI頂級甜點及ARMANI/FIORI精品花藝,以多元無框架方式,在寬闊開放的空間展現,讓每位走進的消費者,體驗全方位的精品居家品味優質生活。接下來更期待看見「北歐櫥窗」在北歐生活的核心上,延展生活產業到書店、咖啡店、音樂產業,未來這個帶領台灣生活產業的品牌還會有什麼樣的創舉呢?誰也不知道,只能引首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