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Beata té這個品牌,或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但說起在大安名人巷的兩層樓洋房,以義大利葡萄酒、道地的披薩和義大利麵起家的洋緹餐飲集團,一定不陌生。Beata té是洋緹餐飲集團10年前就開始籌劃,6年前來到BELLAVITA寶麗廣場的國際級精品餐廳。
創辦人分別是來自義大利的Alberto Zambotti和來自臺灣的陳紫美(Purple),兩位是在英國念書時的同學。Purple是Alberto認識唯二的亞洲人,當時Alberto連台灣在哪裡都不知道;喜歡美食的陳紫美倒是對Alberto的家鄉米蘭知之甚詳。不時,Albert在米蘭的時候,Purple會打電話給他,問她可不可以去米蘭逛街順便找他玩。Alberto問她什麼時候想來,她直接說「明天可以嗎?」讓Alberto一方面訝異於她的行動派和熱情,也讓Alberto動了想去台灣看看的念頭。
等到Purple回台灣,Alberto做了一模一樣的事:打電話給她說他想去台灣玩,她說「好阿,你要來多久?」,他回說「2個月可以嗎?」。沒想到,Alberto來到台灣,是兩人創業的開始。
最初他們做的是葡萄酒貿易商。當時台灣的葡萄酒市場以法國酒為大宗,種類選擇也不多。憑著Alberto認識家裡自己種葡萄、開酒莊的朋友,從義大利進口葡萄酒切入市場,來源與品質都不成問題,很快就擁有一批忠實顧客。因為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他們主動向SOGO百貨公司提案,設立臨時攤位銷售葡萄酒禮盒,盒子和緞帶都從義大利進口,開瓶器也是古典的大型開瓶器,風靡一時。1996-1999年,也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時期,對於葡萄酒等奢侈品有高度需求,Alberto回憶,那時一個貨櫃的葡萄酒進來,沒多久就賣完了。
之後,有其他百貨公司來問他們有沒有興趣開一家小餐廳,簡單的輕食咖啡廳洋緹就此誕生。加上考量到台灣的天氣炎熱,台灣人喜歡吃冰,Alberto想到義大利大街小巷都有的Gelato冰淇淋小店,每天都用新鮮的食材做冰淇淋。Alberto說:「可以說是我們的聰明,也可以說是有一點幸運。」他們自己買機器設備,開發葡萄酒口味的冰淇淋,大受歡迎。
從葡萄酒到冰淇淋再到小咖啡廳,乍看是靈機一動的商機,其實都是經過市場分析和規劃的結果。研究所時期,Alberto念的是經濟,Purple讀的是商業研究(Business study),創業的興趣和商業頭腦都不缺。
Alberto分析,後來葡萄酒市場日漸競爭,餐廳的營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Purple說,當時他們觀察到台灣經濟到達頂峰,奢侈品會變成基礎需求,才決定跨足餐飲業,開了第一家餐廳在統領百貨,也包括SOGO百貨、中興百貨開設葡萄酒的臨時櫃和咖啡。Purple說,當時他們還是第一個破了百貨公司的先例,在衣蝶百貨(現為新光三越南西店)一樓開了店面,後來還在大安路一段的西式洋房裡開了一家中大型的餐廳,奠定洋緹10幾年來的基礎。
Purple說,10年前他們早有進入信義計畫區的計畫,正巧寶麗廣場已故梁少卿董事長是洋緹十幾年的客人,邀請他們進駐BELLAVITA。從簡單的咖啡廳到500坪大小的Beata té,是從一個義大利家庭料理餐廳,到國際級宴會水準的跳躍,這個計畫從等待到成形也花了五、六年的時間。決定用「Beata té」而不延續洋緹的品牌,是考量到改變消費者認知的困難度。
勇於放棄從前,挑戰更上一層樓
Purple說,「如果跟人家說我們是洋緹,很難改變消費者對我們的認知,所以我們決定以新品牌重新定位,但大家都知道是由洋緹的團隊經營。」她分析,以前洋緹的客人比較傾向的是家庭式的披薩和義大利麵;現在的定位是國際級的餐飲,招待國際貴賓。Beata té可以做婚宴、可以辦宴會的規模,不是針對家庭式的顧客設計,「每一個時期你要勇於放棄舊有的經營模式,摸索新的開始。」
Purple比喻,就像你很難想像把鄉村風的餐廳帶到紐約曼哈頓,因為曼哈頓也不想要鄉村風,我們想要創造一個新的、適合這個地點的餐廳,在定位上要比較勇敢一點,「我們要突破過去經營餐廳的想法,要服務重視品質、品牌和軟性服務的客群。 」
當初他們說明餐廳提案時,梁董認為他們太天真了。義大利餐廳可以辦婚宴和宴會嗎?Purple肯定地說,「絕對可以」。事實證明,包括 Louis Vuitton(LV)在內,許多一線精品品牌都選擇Beata té作為場地,「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眼光,我們早就死了。」還有紐約、上海、倫敦來的客人,每年電腦展包下餐廳做獨家、 高級的展覽會。
為了打造高級餐飲(fine dining)的用餐環境,裝潢設備就投入了8000萬元。投資怎麼回收?Purple充滿信心,「95%以上的擔憂都是多餘的。你就朝著我們自己的目標去做,不然人家幹嘛要選你。」 Alberto笑著說:「有信心也有害怕。」或許成功永遠都要有足夠的害怕,以及比害怕更多的信心。
曾有一位知名的香港房地產商,每年招待公司的VIP到各國旅遊,3年前選定台北。當時他們的候選名單除了五星級飯店之外,餐廳就是侯布雄和Beata té。來試菜的時候,Purple問他,喜歡吃什麼菜?他說:「都好,你拿你覺得客人會喜歡吃的菜。」不久,秘書打電話通知,決定在Beata té辦晚宴,還順帶提起,老闆從來沒有這麼快就下決定。
甚至,在晚餐前要辦的名畫拍賣雞尾酒會,原本設定在某家飯店舉辦,後來也交給Beata té。Purple說:「因為你有信心,所以你可以把事情做好,我們希望你是幸福、被我們照顧的。正如同Beata té的品牌,是義大利文的『你好幸福』」。
堅持道地的義大利口味
Alberto和Purple會做菜,但更會吃,Purple說:「不會吃,就不會做菜,也不會經營餐廳了。」
Alberto和Purple以葡萄酒進口商的經驗,有酒就有美食,酒莊老闆會帶他們去吃好吃的,跟很多餐廳老闆變成好朋友。他們走遍了義大利,眼睛、鼻子、和味蕾都累積了不少經驗,了解每個區域的人文風情,Purple還出版了《北義的美味人生》、《我的餐桌在南義》、《就是想回家:我的好宅夢》等著作。他們知道什麼菜台灣人會喜歡,就沒有改口味的必要,如果是台灣人比較不能接受的料理,在菜單上的比重就要降低。
Alberto舉例,在義大利高級餐廳比較多人會點可以看出廚師手藝的燉飯,但是台灣人不喜歡起司味道太重,也不喜歡點飯類。Purple說,每次看盤子端回來我都會檢討,客人不喜歡的東西,你要清楚捨得放棄。
六年前餐廳開幕時,他們特別找來義大利廚師工會理事長Giacomo Gallian擔任餐廳顧問,每年Giacomo都派旗下弟子來客座主廚,每位廚師都有他們獨到的手藝,帶來義大利各地的精湛料理。Alberto說,餐廳的主廚都是他們在義大利不同地方挑的,每一任待1-2年,餐廳每一季換一次菜單,由主廚開出來和他們討論。有時碰上沒有義大利主廚的空窗期,Alberto也一定會在餐廳坐鎮試菜,確保口味沒有偏差。
餐廳的招牌菜是全隻活龍蝦手工細麵。包括製作繁複的手工麵,獨門的龍蝦醬汁是用40隻活龍蝦、蛤蠣熬煮,不添加鹽和白酒,加上重達450-500克的全隻波士頓活龍蝦。另外像香煎西班牙橡果伊比利豬,是進口整塊的豬肉回來裁切,一塊只能切11份帶骨的豬肉。堅持用整塊的豬肉,就是因為肉一切開就氧化,而且要有厚度才能留住肉汁。就連朝鮮薊、羅勒和芝麻葉,也是都從義大利空運來台,堅持讓顧客吃到最美味的義大利料理。
藉著Beata té,他們想推廣飲食與生活的重要性,「當大多數人開始重視飲食文化的時候,也是社會走入另一個文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