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波希米亞風餐墊、晨光金色抹刀、相思木義麵勺……」任何在瑪黑餐酒看到的家居飾品、餐廚器皿,只要喜歡,通通可以在瑪黑品牌網站買回家。

瑪黑家居選物2013年從網路商店起家,2018年跨足餐飲業,目前有兩家不同型態的餐廳—P&T柏林茶館及瑪黑餐酒。創辦人洪鈺婷說:「以前都跟同事講不曾想過開餐廳,但細想並非如此。」

洪鈺婷解釋,年輕時吃過許多美食,開餐廳這件事其實曾在心中留下印記,反而是實際創業後沒有餐廳夢。因為清楚知道創業背後的瑣碎細節太痛苦。

後來因為瑪黑代理德國有機選茶品牌Paper and Tea(P&T)並開了一家茶館,剛開始請餐飲顧問幫忙開菜單,以為有內場依SOP按部就班執行就可,沒想到開幕後兩個月就發現這想法太天真、餐飲品質很難維持。洪鈺婷說,一旦餐廳沒有足夠的創造力與新鮮感,客人吃得出來、久了也會厭煩。洪鈺婷當下知道,餐廳沒有主廚不如別開餐廳,就決定找個主廚進來。

洪鈺婷當初找主廚來瑪黑,就決定不是做午茶或早午餐那麼單純;洪鈺婷習慣一邊吃飯一邊喝酒,有小菜及大菜的餐酒館才是她喜歡的餐飲類型,也是巴黎瑪黑區的延伸,瑪黑餐酒應運而生。

瑪黑家居選物創辦人洪鈺婷(右)及瑪黑主廚葉鎮宇(左)。

瑪黑家居選物創辦人洪鈺婷(右)及瑪黑主廚葉鎮宇(左)。

在餐廳試用喜歡 再買回家

瑪黑餐酒除了包廂內的大長桌是訂做的,所有看得到的餐廚用具、家居選物,都是瑪黑線上販售的商品。瑪黑品牌行銷主任李昱瑩說,客人坐的椅子沙發、抬頭看到的燈飾、握在雙手的刀叉,只要喜歡,馬上可以用手機網購。

客人常會問:這刀叉是什麼品牌?那個杯子是哪買的?包廂裡的橘色沙發多少錢?瑪黑餐酒的外場服務人員為了快速回答問題,甚至在結帳櫃檯貼一張小抄。

洪鈺婷說,藉由餐廳實際使用瑪黑商品的方式,讓客人知道買回去後可以如何搭配,即使在家也能享受如網站照片般的體驗。有些商品只看照片可能很難想像實際用它的感受,客人也可以先到餐廳試用,看茶壺順不順手、托盤拿起來會不會太重,若真的喜歡再買。這也是瑪黑當初開餐廳的初衷之一。

瑪黑餐酒店景

瑪黑餐酒店景

讓人想放鬆吃飯喝酒的設計

Cantine在法文是指附有酒窖的餐酒館,這個字來自於義大利文的Cantina,也是「酒窖」的意思,因義大利酒窖常用鐵件及木頭釘製,瑪黑餐酒的裝潢也使用大量金屬。

微暗的光線、舒適的空間,讓人想放鬆吃飯喝酒。洪鈺婷說,當初與設計師溝通時就表達餐廳空間要中性一點,不管是男生女生、叔叔伯伯阿姨、哥哥姐姐,進到瑪黑餐酒這個空間都可以放鬆喝酒。

瑪黑餐酒的客層以30歲以上居多,瑪黑電商的年齡層再高些。瑪黑餐酒的男女客比例各半,與P&T柏林茶館80%女性不同。李昱瑩說,商務客也是瑪黑餐酒的主力客群,年底及年初常有小型的聚餐包場。25歲以下年輕人大多會在特定時間來用餐,如朋友慶生、情人節、跨年等。洪鈺婷分析,年輕人的可支配所得較不高,若以信義區餐酒館每餐的平均消費來說,年輕人來店消費的頻率會較低。

洪鈺婷也發現,瑪黑餐酒的來客大多是靠原有的品牌吸引客人,進駐百貨商場才知瑪黑的調性較適合獨立街邊店。除了百貨的營業時間限制,有些瑪黑想多方嘗試的作法,都因必須考量其他店家,無法在百貨執行。

台灣蔥油餅包手撕油封鴨腿

曾在好樣及台北發生任職、自己開過餐廳的瑪黑主廚葉鎮宇說,設計菜單時不會侷限在法式、義式或哪個國家的料理,只單純用自己最熟練的法式料理技法,呈現料理的美味。

如瑪黑餐酒的前菜「油封鴨腿塔可」,利用墨西哥塔可餅概念,把雞肉換成手撕油封鴨腿,醬料也不是莎莎醬,換成巧克力莫雷醬,餅皮則用台灣蔥油餅。以各式料理交互搭配、融合、創作,即使不是歐式餐酒的料理也會出現在瑪黑的菜單。

洪鈺婷說,瑪黑的菜餚比一般餐酒館再複雜些,主廚是用fining dinning規格提供餐酒料理。以瑪黑經典菜「麻辣牛舌刈包」為例,牛舌切得跟日本厚烤牛舌一樣厚約一公分,用特製麻辣醬汁燉煮一晚,等牛舌帶麻香有微微的辣,再夾入每日手工現做現蒸的刈包,因為費工費時,每日限量供應。

另一道「甜玉米湯」也是主廚花許多心思變化。將甜玉米脆片放在湯碗上方,上桌前撒上薄薄一層糖,再用噴槍烤,讓甜玉米脆片固定在碗上層,第二層甜玉米湯,最下層是鴨肝蒸蛋。享用前先把脆片敲破,三層攪在一起吃,不僅綜合鴨肝蒸蛋的腥味,也讓整碗湯鹹甜、滑嫩、酥脆,口感豐富。

油封鴨腿塔可

油封鴨腿塔可

電商跨足餐飲業的難題

李昱瑩說,在電商,瑪黑非常知道如何透過文字與圖片,讓消費者看完商品介紹後心動立刻下單,但餐廳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假設一位網紅或美食評論家寫食記,不管他照片拍得多美、菜餚形容得多好吃,只要你沒吃過,就是無法想像它真實的味道。即便瑪黑現在推出的每道菜可以很自信地推薦給每個人,但客人會不會因為看了媒體報導或某人推薦就走進餐廳用餐,尚是未知數。

洪鈺婷說,有時明知道餐廳的食材成本過高,降20%就能開始獲利,但還是想嘗試以「不降低食材成本」的營運方式讓餐廳賺錢。例如提高酒類的銷售、降低店租、減少雜項支出等,「把省下來的成本維持好食材。」

被CP值耽誤的台灣

洪鈺婷說,餐廳對瑪黑來說是加分的物件。等餐酒館營運更穩定,瑪黑才有開分店的計畫。

洪鈺婷觀察,這些年不管是餐飲業或電商,都被CP值這幾個字困住了。若消費者過於追求CP值,導致很多餐廳朝向這個方向走、只有高CP值的餐廳能存活下來,那麼未來想吃好食物、去品質好的餐廳,選擇就會變少。

電商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如果消費者不去思考創作人背後的設計理念、花了多少心血建立品牌,那麼消費產業最後面臨的慘況是愈來愈少人願意為大家做細心費工的事,「這是大家不樂見的結果。」

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戶百年老宅店面近來新開茗京萃漢方飲品全方位概念店,傳承老祖宗24節氣對應12時辰智慧,並以五行原則首創天然草本飲品,沒有市面流行的珍珠、椰果或西谷米等加料品,強調全新體驗「養生是時尚」,業績表現逆勢成長。

茗京萃是擁有30多年歷史的天一藥廠轉投資的天一本草生技公司推動創立,門市原在北市大安區,2020全面更新品牌CI,租下長春化工家族的起家厝店面,以嶄新型態對外開幕。天一本草董事長陳慧娟表示,百年老宅約10年無人使用,因經營理念讓房東認同,而有機緣開設門市,養生防疫概念獲不少迴響,單月門市業績上看50萬元。

「這家飲品店很不一樣」,陳慧娟預見中藥草生活化,看準未來將是藥食同源,計劃以飲品概念深耕生活領域,她說:「為保障員工健康,空間裝潢多花上百萬採用無毒綠建材,環境無毒,所有食品也採用無毒、有機食材,絕不加化學添加物,包括膨鬆劑,防腐劑,香精,食用色素等,針對飲品,積極進行無糖推薦,建議顧客溫熱飲為宜。」

起初想過做健康飲品,開發可以常溫或冷藏保存的罐裝飲品,這樣對消費者很便利,陳慧娟表示,實際了解業界製程及可能的化學添加物後,只好徹底打消這念頭,慢慢摸索24節氣漢方機能性飲品,費時調研,直至去年7月大致確定所有飲品的味道。

天一本草董事長陳慧娟

天一本草董事長陳慧娟

預防醫學概念    發展食療效益

「我們沒有珍珠、椰果、西谷米來增加口感,而有食療效益的枸杞、紅棗、薏仁、明列子及桑葚。」陳慧娟說:「我提倡西醫預防醫學概念,說到中藥養生,多數人都認為難吃、麻煩,所以茗京萃每支飲品都經過無數次調整和試喝,力求在中草藥的效用與適口性之間達到完美平衡。」

天一藥廠發跡台南,是知名中藥材批發商陳三元於1983年攜手中醫藥界專家成立,是台灣第一家取得G.M.P.認證的中藥廠,陳慧娟是陳三元的大女兒,因父親生病,2007年從加拿大返台,協助改造重整藥廠,十年間從特助到接任總經理、董事長,推動藥廠轉型,成立中藥生活化園區的觀光工廠,開創「Tenergy天一本草」新品牌,完成大計畫後將董事長位子交棒給弟弟。

天一本草成立於2010年,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黃帝內經》養生之道,「上醫治未病」的預防醫學觀念,透過現代化創新的方式,讓保健食品能夠成為每個人生活中唾手可得的飲食選擇。目前有30多種商品,兩款明星商品為愛小月、龜鹿御品。客群對象可從8歲至100歲,轉骨、孕前、元氣補充及長輩調養等功能都有。

天一本草2015年開創養生飲品品牌「茗京萃」,深化中草藥走入一般民眾生活。2018在中國推出漢方茶飲品牌「廿四芳」,打進中藥人才濟濟的浙江鳴鶴古鎮。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預測未來產業時曾說:「下一個可以超越我的人,一定誕生於大健康產業。」陳慧娟也預見未來大趨勢,堅持成立養生飲品品牌,不僅燒錢,也曾遭到不少質疑,但她認為,想成為業界領頭羊,要有很強的靭性,並專注深耕,飲品是吸引人最好的媒介,因為「Drink Right, Life Right」。

申請新型專利    架高競爭門檻

堅持理念,初期虧損約四年,才逐漸開創商機。陳慧娟表示,目前天一藥廠持有天一本草25%股權,其他有朋友合作,計劃長期栽培員工當老闆,鼓勵內部創業,開放員工入股。2020年預估營業額5,000萬元,計劃三年目標能規劃股票上櫃。

陳慧娟為了落實新價值主張與商業模式,特別花時間取得碩士學位,她指出,天一本草首創的「以節氣為主的客製化調配飲品系統」已在台灣申請「新型專利」,在大陸申請「發明專利」,拉高競爭門檻,而茗京萃商品的配方比率也是同業無法模仿的,期許努力推動茗京萃成為全球漢方草本第一品牌,將中醫藥文化推展到全世界。

訴求「喝對,就是養生」,茗京萃以環保天然的綠色為基底,店內吧台空間延用傳統中藥行藥材櫃的設計方式,並將草本食材製成標本掛在牆面展示,飲品主要以24節氣對應12時辰智慧,再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五味原則設計出四季系列24款商品,沖泡流程是將放有草本材料的茶包放入超音波高壓漩茶機加溫水漩沖三分鐘至養分出來,飲品上的自然泡沫就是天然植物酵素釋出。

陳慧娟說強調,人良才是食,乾淨是基本要素,做人重品德,產品重品質,生活重品味。雖大環境景氣不佳,但從茗京萃門市的反應可佐證,消費者的需求高,短短時間內,截至4月初已有20多家企業與茗京萃簽約成為特約合作企業,讓員工可以九折優惠價購買相關商品。茗京萃每杯飲品單價約80元,目標鎖定廣大上班族。

追求職場健康    黃帝內經當教材

為了小孩移民加拿大15年,陳慧娟獨自經營一家成功商店,對於先進國家企業重視員工健康的作法相當認同,她認為,中藥草不能只是聚焦在治病,而應著重調理體質,人體是小宇宙,有自體免疫力,要「順勢順天」,跟節氣,吃當令。由於人才是企業的資產,她計劃號召大老闆們共同宣示「職場健康」,讓員工提早把健康找回來。

陳慧娟表示,茗京萃沒有採取砸大錢快速拓點或急著拓展加盟的作法,而是默默耕耘建立完整know-how,品質扎根,實體店舖設計為漢方飲品體驗複合門市,有別於市面上的茶飲店,強調複方飲,並著重養生保健,搭配電商經營,門市更需要強化品牌溝通及體驗經濟。除切入容易親近大眾市場的飲品外,也提供簡易龜鹿餐飲體驗。

菜單上的帝皇套餐,主食為龜鹿四珍藥膳排骨麵,以龜鹿御品為基底,燉煮究好豬的排骨,搭配蕎麥麵,讓顧客用餐就是同步體驗藥食合一。陳慧娟對京府藥膳蛋更是有信心地說:「全世界就只有在我們這裡吃得到,這跟茶葉蛋不同,費時兩年研發,選擇優質的大成洗選蛋,完全純中藥處方製作,不是傳統滷製,而是冷藏泡製,無鹽製作,相當費工只能限量生產,蛋黃保留濃郁濕潤的口感,適合所有年齡層食用。」

龜鹿四珍藥膳排骨麵

龜鹿四珍藥膳排骨麵

茗京萃創新的「漢方節氣飲品」,以食物為引,結盟無毒小農,重拾24節氣,帶動文化創意。例如春天推薦喝「雨水百草甘」,選用夏枯草、薄荷、仙草、草腥魚、甘草、甜菊製成,可以清熱解毒;夏季的「小滿月桂人」,有陳皮可止咳化痰,紅棗補氣養血,還有桂花、甘草,口感甜香層次多;秋季適合潤肺及降燥潤肌,選用紫蘇、桑椹子、薄荷、甜菊等食材,可提升心肺免疫力;冬天需要補腎,選用黑桑椹、枸杞入茶。

陳慧娟生長在中藥材料批發商家庭,童年零食就是六味地黃丸,雖畢業於台南敏惠醫護學校護理科,她的先生張啟銘是牙醫,她卻很少吃西藥,也不吃維他命。她體認「七分養三分治」,保養身體最重要,為了落實理念,在員工教育訓練方面,除要求重視餐飲商品、服務品質及環境衛生,有別一般餐飲業,以黃帝內經作為內部教材,新進同仁都必須對24節氣和12時辰臟腑經絡了解,才有能力說明商品特性。

經營企業以實踐利他為原則,賺錢不是唯一目標,陳慧娟常提醒員工,不要推銷顧客不需要的東西,要的是專業價值及理念,要協助顧客找到真正適合的產品,從肝、心、脾、肺、腎 等五臟了解什麼才是最好的。

為翻轉中藥不科學的印象,2019年導入「AI 經脈儀」,以科技把脈方式吸引年輕人也能了解身體狀況。陳慧娟說,結合中醫經絡理論、物聯網、巨量數據打造的檢測儀器,解析人體內極複雜的經絡系統,將個別受試者的筋膜與能量報告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圖像與數據分析,以平板電腦執行,找到穴位進行量測,在身體24個穴位點蒐集生理數據,透過雲端數據庫分析,能由脈象的排列組合看出身體基本狀況。從相關指數來得知偏弱器官,建議適合飲品,預防重於治療。

AI 經脈儀

AI 經脈儀

為持續培育人才,深化草本研發,天一本草也與大葉大學簽署產學合約,與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合作,進行草本產品開發,同時運用科學實驗,驗證中草藥機能。

陳慧娟最近出版《喝對,就是養生—天一本草的真心與創新》新書,完整呈現二代接班老字號中藥廠的心路歷程,如何堅持理念,成功推動藥廠轉型,並將中醫藥理念發揚至大陸及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創立天一本草,以「共好」作為公司核心價值,推展B型企業,追求成為「對世界『好』的企業」。

台灣手搖飲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以上,超商也陸續加入戰局,茗京萃有近40年老藥廠的基底,及天一本草生技研發的支持,一步步實現中草藥生活化,如何在茶飲市場占有品牌一席之地,仍須透過專業團隊在蓄積豐厚經營能量後,能快展商機。這整體創新商業型態的靈魂人物就是陳慧娟,她個人生命歷程就是中西醫及東西方生活的整併縮影,領導者總有洞見趨勢的前瞻眼光,經營以人為本,希望為年輕人打開大健康商機大門,樂觀正向的她永遠對自己說;「我一定可以做到」,茗京萃後續潛力值得關注。

茗京萃店景

茗京萃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