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六十二歲、在淡水漁人碼頭福容大飯店擔任行政主廚的陳錫潘師傅,1973年一個機緣下來台灣旅遊,被高雄人的濃厚人情味與善良風俗所吸引,對這個城市留下美好的印象,六年後,受榮華月餅老闆之邀,回到這個他朝思暮想的土地。從1980年在台北華國飯店起,就輾轉在各大飯店擔任主廚,他表示,比起在一般餐廳任職,在飯店較能營造個人風格,也才有機會能服務到蔣宋美齡女士及現任日本皇后美智子。陳錫潘師傅於台灣生活近三十一年的時光,在此成家立業外,更見證了廣東菜在台灣的變化與成長。
港廚來台 廣東菜在台發光
陳錫潘師傅回憶最初來台時的光景說道:「七十年代後期的台灣,是個相當進步的國家,許多台灣大老闆在香港品嚐到廣東菜後,看準了廣東菜的發展潛力,想將這美味帶來台灣,因此招募了許多香港師傅來台,老闆們不手軟地花大錢請香港師傅、搶來台的飛機票,就是要買他們的專業與真心。」
來台的香港師傅,將香港的飲食文化帶來台灣,其中又以飲茶最受歡迎。陳錫潘師傅表示,港式點心因為分量精簡、價格平民化,容易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在熱鬧的西門町,飲茶餐廳更是到處林立,春風得意樓、龍場、香滿樓、來來茶樓等為代表,許多顧客一進門開口就是點廣東炒麵、蘿蔔糕、乾炒牛河等簡單的基本料理,人人都消費得起。反之,以港式海鮮為主的粵菜餐廳,流行程度雖不亞於飲茶,但不管是山珍海味還是鮑參翅肚(鮑魚、海參、魚翅、魚肚),每道皆一千元起跳,價格不斐,多是以宴請貴賓好友或辦喜宴為主。這也代表了廣東菜以它的多樣性深入台灣社會的各個階層。
廣東菜躍進大飯店
在一般的廣東菜餐廳盛行之時,飯店的廣東菜同時也在崛起。國內第一家設立廣東菜餐廳的飯店為圓山大飯店,有「現代御膳房」之稱、於1956年成立金龍餐廳。公關部門陳愷璜經理表示,因飯店成立初始已有川揚料理及北方料理餐廳,為做菜系上的區隔,決定以廣東菜作為主打菜系,並延攬香港籍廚師為賓客料理道地的廣東菜餚,可惜年代久遠,主廚的大名已不可考。
直至現今,飯店中餐廳主打廣東菜的不在少數。陳錫潘師傅提到,來台灣發展的香港主廚,將道地的手藝傳授給台灣廚師,很多廣東菜餐廳主廚是香港人,舉凡台北寒舍艾美酒店寒舍食譜的許文光、西華飯店怡園中餐廳的高鋼輝、大倉久和飯店桃花林的陳偉強等,都是現在知名的香港主廚,但陳錫潘師傅也表示,台灣人擔任港式餐廳主廚的也大有人在,達到了台港交流,彼此分享料理手藝的效果。
回歸懷舊味
廣東師傅間流傳著一句話:「有傳統,無正宗」,這句話正是陳錫潘師傅對廣東菜的想法。他認為,廣東菜不管是在食材選用還是調味的原則雖依循著傳統做法,可是又能隨著市場與顧客口味靈活應變。以用餐型式來說,在十多年前各家飯店的廣東菜餐廳,看準台灣人用餐逐漸要求高規格,順應潮流以套餐形式供應菜餚,創造了新商機。
現在市場上多主打「新派粵菜」,強調清淡,在擺盤與用料上發揮創意,但陳錫潘師傅強調,不論現在粵菜如何創新,最後還是會回歸懷舊菜的口味,師傅所謂的懷舊菜是指將早期平民百姓的家常菜,如大砧煲、鹹魚吉利煲、白玉嚐珍煲、蝦醬蒸肉筋、鹹蛋豬肉餅等菜餚,這些古早味講究原汁原味,貼近生活,雖然做法不難,但在食材搭配,醬料選擇以及火候掌控都有著相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