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慢食協會前進韓國亞太慢食博覽會,將台灣的在地食材介紹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者。
此次亞太慢食博覽會(Slow Food Asia Pacific 2015)在韓國高陽市舉行,為今年唯一一場在亞洲國家舉辦的國際性慢食博覽會,口號為「帥氣的農夫與真實的味道」,以「農夫」為主題,會中展示了各種農業器具、服裝與農產品,並舉行國際廚師論壇,邀請韓國、日本、科威特等國的主廚們齊聚一堂,向大眾分享他們如何與小農合作,將他們所生產的食材帶到餐桌上。
台灣展示在地食材與保種成果
共有四十個慢食會員國參與此盛會,包括義大利、日本、越南、泰國等國家,台灣慢食協會一團八人也共襄盛舉,在台灣攤位擺設包括原住民的食材:樹豆、紅藜、高粱與黑糯米,台灣主食的蓬萊米、在來米、香米,以及在台中大雅種植的台灣小麥,現場並提供由小麥製成的小麥燒分享給來參展的客人,獲得廣大的迴響。
一同隨行的台灣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吳雪月為此次原住民食材的提供者,她表示,在台灣的原生種稀少,因此保種工作相當重要,此次展出的紅藜在早期因經濟價值低不被重視,直到太空人發現它的高營養價值帶到太空,一炮而紅才被大眾注意。吳雪月女士在花蓮種植有機紅藜,從種植到收割都親自參與,復育相當成功,而黑糯米因旱田越來越少,數量也漸漸減少,多虧於改用水耕種植也成功復育,吳雪月女士認為,保存原生種應被大眾重視,否則未來只能吃基因改造的作物,參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國際看到台灣在保種行動上的成功,並且提倡保種的重要性。紅藜目前已成功登錄在慢食總會的品味方舟(Ark of the taste),為台灣特有原生種。
此次台灣慢食協會也協助台灣茶農在展覽會場上的「慢茶」展區展示由新竹縣峨眉鄉茶改場輔導種植的東方美人茶,與奇萊山的清心烏龍茶,並接受主辦單位的邀請,在現場示範如何泡製台灣茶,品茶者對於台灣的烏龍茶品質一致稱讚,成功將台灣茶推廣到國際上。
一起在生活中實踐慢食!
義大利總會會長Carlo Petrini在倒數第二天的演講為活動最高潮,主題為「一起來Terra Madre!」,「Terra Madre」意指大地之母,是慢食運動的基本目標,義大利慢食總會在2004年成立了這個由小農、漁夫、牧羊人,或是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守護傳統文化有興趣者所組成的網絡,將之稱為「Terra Madre」。不管是義大利總會每兩年舉辦的品味沙龍(Salone del Gusto),還是此次的亞太慢食博覽會,初衷都來自Terra Madre,期許能將現代充滿垃圾食物與速食的餐桌改變為好的、乾淨的、公平的食物。
為了推廣傳統、在地飲食的多樣性,以及展現Terra Madre成員的創意與知識,自2009年開始,義大利慢食總會將每年的12月10日訂為Terra Madre日 ,世界各地的慢食協會都可在當地慶祝這個節日,慶祝的方式相當多元,只要內容牽涉到推廣當地的傳統飲食,以及宣揚慢食理念,不管是準備一頓晚餐、拜訪小農、食物教育課程、或是辦一場電影欣賞會來喚起大家對慢食的重視,都可以算是一種慶祝方式,在生活中實踐慢食一點都不難,Let’s Terra Mad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