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陽高照的午後,走進「Lab. Man Mano慢慢弄‧乳酪坊」位於迪化商圈的起司吧,店內的長桌及玻璃窗外的高腳椅已坐滿了品嘗新鮮起司的客人,創辦人陳淑惠(Isabella)身穿工作服,正聚精會神地在玻璃窗內拉整起司,直到下午四點,Isabella才從內場緩緩走出來。

餐飲業常有人力短缺的問題,慢慢弄也遇到同樣的問題。Isabella說,「這幾年都在處理人的問題」,目前慢慢弄內場有三位正職,起司吧有廚師及店長,曾經錄用兩位國立大學畜牧系的畢業生,但一位做一天就落跑,另一位做三個月還是不敵單調重複的工作提出辭呈。

Isabella解釋:「可能之前台灣還沒有乳酪師這個職業」,大家在媒體看到的大多是光鮮亮麗的一面,殊不知製作乳酪與釀造清酒一樣,對衛生的要求都很高,80%的工作是清洗器具及鍋碗瓢盆,不斷地重複清洗、消毒及製作,才是這工作的日常。

慢慢弄‧乳酪坊創辦人Isabella

慢慢弄‧乳酪坊創辦人Isabella

背著起司慢慢前進的蝸牛

北一女數理資優生、清大資工系畢業的Isabella,高中時期就對語文有興趣,2005年接觸義大利文後,就對美食有興趣。40歲從電視媒體轉戰餐飲,Isabella也曾想過賣牛肚包,但發現料理創作需要更多想像力,反而是按部就班、注重工序的乳酪製作更適合有理工背景的自己。

慢慢弄的logo設計以蝸牛為主視覺,除了認同義大利慢食運動的宗旨,蝸牛背上的三塊起司,也象徵著慢食最重要的三個精神「好吃、乾淨、公平」。

Isabella給想進乳酪產業的人建議─不能太被動。目前慢慢弄的菌種皆自行從義大利進口,不會受制於進口商一次訂單十萬元的下限。Isabella說,「新鮮起司的有效期很短,身為小型的食材生產者,無法大量採購菌種」。慢慢弄配合的義大利原料商在當地也是規模較小的職人工作坊,是Isabella上網一家家搜尋、以義大利文聯繫,再親自到義大利洽談下單,後續以email聯絡。

為了縮短乳源運送時間,慢慢弄配合的牧場皆在北部,都是曾經獲得神農獎或五梅獎的常勝軍,在農委會的乳質評鑑也排行前段班。Isabella分享,牧場合作前要先實地參觀、評估所有細節,如動物福利、飼養方式、環境衛生等,最重要的是乳脂肪及蛋白質的品質。若牧場願意合作,慢慢弄會不定期製作新鮮起司給牧場主人試吃,取得信任並爭取認同感。

米其林、紅蝦評鑑餐廳主廚的肯定

早在慢慢弄2016年正式落腳台北之前,Isabella就先在台南成立個人工作室,第一筆訂單是內湖的「安德睿食代義廊」。Isabella還記得當時從台南運送起司到內湖的忐忑心情,主廚當天說的那句肯定:「妳學得很好。」到現在她都銘記在心。

2017年透過COOKMANIA活動,Isabella認識了許多知名主廚,也獲得多家米其林及紅蝦評鑑餐廳的肯定,如:RAW、Taïrroir態芮、祥雲龍吟、BENCOTTO等。Isabella當初選擇從餐廳經營B2B,除了初期人力不足外,餐廳主廚不須費時說明起司的用法也是原因之一。

慢慢弄的起司吧就像一個推廣教育的點,常有客人反應,想買起司回家卻不會料理,Isabella會建議從家裡現有的食材開始搭配,如麵包、水果、生菜等,或先在起司吧試菜,客人的回購率及黏著度都很高,有些人還會帶家人來吃。目前來起司吧用餐的客人,年齡層較高、以女性居多,近年家庭客、親子客也不少,也有一些從國外工作或留學回台的年輕人。

Isabella會挑選理念與客層較接近的通路合作,如五方食藏、PEKOE食品雜貨鋪、愛飯糰、美食家的口袋名單等,有時候也會幫通路進行內部訓練。目前慢慢弄的銷售以餐廳六成、零售四成為主,偶有波動,餐廳銷售比例最高曾到八成。疫情期間因餐廳生意受影響,零售客人較多,但整體銷售還是餐廳比零售高。

義大利起司入菜比例高

世界各地的起司百百款,義大利因地形及氣候多變,起司的區域特色較明顯、種類也較多。Isabella說,法國較常見熟成起司,大多飯後當點心配紅酒,義大利通常是餐前吃起司。且義大利起司從前菜到甜點入菜的比例高,尤其是瑞可塔,可甜可鹹、熱量低,用途非常廣。

起司入菜最簡單的原則─風味重的料理,搭配味道重的起司,如水果就不適合搭味道重的起司。以「芒阿芒阿蛋阿蛋(布拉塔水果盤)」為例,起司外形像荷包蛋,切開內餡後芒果果泥就像蛋黃流出,是道夏天限定的清爽料理。Isabella補充,雖然義大利不產芒果,但會搭配水果,如無花果、杏桃、橄欖、葡萄等。

起司吧的招牌料理「馬背起司溫沙拉」,Isabella推薦給不喝牛奶的人嘗試,幾乎不曾失敗過。慢慢弄仿照古人用麻繩吊掛在馬背上熟成,形狀像葫蘆,切片後煎,讓起司表面酥脆,搭配烤過的蔬菜,如櫛瓜、甜椒等,香味四溢。

馬背起司溫沙拉

馬背起司溫沙拉

「瑞可塔菇菇麵疙瘩」用最具義大利風味的瑞可塔(Ricotta)與麵粉做成麵體,口感綿密入口即化,加上鴻禧菇及鮮奶油一同拌炒,再灑上熟成的瑞可塔起司,是一道鹹香有奶味的料理。

「薩索雞胸佐蒜味酸奶與時蔬」選用產地雲林的法國雞種─薩索雞,將表皮煎至酥脆,淋上發酵酸奶加入大蒜調製而成的醬汁。酸奶起司平常會做成抹醬,可搭配麵包或貝果,也可用在甜點創作。

很多餐廳會把慢慢弄名字放在菜單上,Isabella認為是餐廳對慢慢弄起司的一種肯定。目前慢慢弄有十幾項產品,近期受歡迎的是一款最不義大利的「醬油乳酪絲」,是Isabella在日本習藝學到,可當零嘴直接吃,甜甜鹹鹹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歡。

台灣可發展區域型特色乳酪

究竟cheese該稱為乳酪或起司?Isabella說,起司是英譯、乳酪是約定俗成的講法,慢慢弄會混用這兩個詞,不拘泥在文字上。

之前台灣較少人知道義大利南部的馬背起司,現在成為慢慢弄的明星產品後,已有進口商引進販售。Isabella給新進乳酪業的人建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不隨意跟風。以日本為例,同行間會互相交流合作、共同邀請國外專家到日本開研討會,每家乳酪坊都有自己招牌或自豪的產品,不會看到某家的產品賣得好就盲目跟從。

另外,乳酪面對的是微生物,變數很多,每天的天氣、溼度、牛奶送達的狀況,都會影響乳酪的品質,製作者應該具備知識背景,不能以「手作、小農」當託辭,才能維持起司的品質。

近幾年慢慢弄以義大利乳酪當基底,幫餐廳製作專屬的特色起司,如馬告馬斯卡彭、小米酒起司等。Isabella認為台灣可發展區域型特色乳酪,如南部天氣熱,羊隻較多的鄉鎮可發展羊奶起司,只要乳源運送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就能依各地方特色發展不同類型或風味的乳酪。

慢慢弄‧乳酪坊店景

慢慢弄‧乳酪坊店景

餐飲消息

烘焙業各節慶檔期快成了西點天下-母親節要吃蛋糕、情人節吃巧克力、耶誕節要做薑餅屋,現在連中秋節檔期也不放過,西點業者在今年中秋檔期大舉「越界」,推出中式傳統糕餅的蛋黃酥。以北部陳耀訓.麵包埠、法朋,中部堂本麵包店,南部莎士比亞烘焙坊為首,掀起一股精品蛋黃酥的新浪潮。

此舉是開拓了蛋黃酥新市場,還是吞食了原有傳統蛋黃酥市場呢?根據食品廠的數據反映,是後者。中小型麵包店今年銷售業績欠佳。也就是說,蛋黃酥的市場將趨向兩極化,一邊走向高檔精品、一邊走向傳統大品牌(如彰化不二坊),難凸顯差異的坊間中小型麵包店,就會面臨遭夾殺的命運。

蛋黃酥的觀念越界

西點麵包師傅如何越界到中式蛋黃酥呢?主要以頂級奶油、高級麵粉等原物料,配上細致工序詮釋。舉例來說,Sweet Chen連刷蛋黃液都講究,使用高級羊毛刷沾蛋液抹在蛋黃酥表層,避免刷毛勾破蛋黃酥表層。陳耀訓使用了醃漬足30天的紅土鹹鴨蛋,降低白心出現的機率。法朋在豆沙裡又加入整顆的蜜紅豆,詮釋豆泥香氣。王鵬傑使用國王派作法表現餅皮,有別於傳統。

可能你也發現了,這批西點師傅越界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觀念。有些業者的慣性思維是如何從奶油、鹹鴨蛋黃、豆沙等環節各省一塊錢,最終獲致最大利潤;而這批西點師傅想的卻是如何從各環節各加一分,最終就能得到最佳表現。關鍵在於:要把蛋黃酥當產品還是當作品?台灣一直以來扮演代工廠角色,東省西省地攢錢是強項,然而若想展現更多可能性,就必須翻轉思維。

陳耀訓的蛋黃酥

陳耀訓的蛋黃酥

做出經典 超越經典

威靈頓牛排據傳是源自1815年的英國名菜,我遇到凡是推出的餐廳都說要向經典致敬,結果都是「致歉」。派皮又厚又乾,蘑菇出水又會把派皮弄濕糊,不然就是牛排過熟;而蘭餐廳推出的「威靈頓牛肉派」,被美食圈公認為台灣目前最好的改良版威靈頓牛排,外皮如國王派,斷面美,穠纖合度,內外熟度恰到好處,像一件作品。蘭餐廳負責人劉宗原(Frank)說:「火候太重要了,整家餐廳有兩位專司監控這道菜入爐火烤狀態的人,如果兩人同時請假的話,這道菜就只能停售。」廚師所要追求的重點不是做出經典,而是超越經典。

如果蛋黃酥、威靈頓牛肉派究極已然成功,那麼台菜廚師是不是有可能「究極台菜」?例如三杯雞,如何為雞肉的品質、部位、大小各加一分,為三杯醬汁比例加一分,為九層塔的香氣、展現方式加一分,為使用的器皿加一分,為上桌的速度加一分,以成就一款超越經典的三杯雞。

蘭餐廳的威靈頓牛肉派

蘭餐廳的威靈頓牛肉派

台菜廚師 準備接招

無論台菜廚師是否準備好接招,西餐廚師已經在「越界」了。態芮餐廳主廚何順凱拆解茶葉蛋,「茶葉・蛋」有明亮的普洱茶香、漂亮的冰裂紋,集白煮蛋的蛋白與荷包蛋的蛋黃特長於一身。蘭餐廳甜點主廚Hugo Ravier讓台灣傳統雞蛋糕變身,製成外脆香草萊姆口味的流心瑪德蓮雞蛋糕,好吃到引來雞蛋糕業者求配方。

傳統台菜有沒有究極的空間?答案是有的,而且沒有止盡。我觀察到目前最難跨越的或許不是菜系本身,而是廚師自身的框架與觀念。

  態芮的茶葉.蛋

態芮的茶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