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就算再不喜歡河洛,但只要他們有做西餐,廚房裡就一定看得見我們家的東西,我們也會想辦法讓他們喜歡。」河洛企業總監傅怡維打趣地說,充滿自信卻不自滿。河洛30多年來多角化經營,商品包山包海到連非忠實客戶都會「不小心入手」,這句看似玩笑話的形容,真的沒在開玩笑。
從進口歐美食材,到做出西餐一條龍服務的供應商龍頭,傅怡維說,河洛並不單純以「食材供應商」自居,無論是飛到世界各地看展找食材、在廚房裡跟師傅談心博感情,或是砸大錢辦比賽,他們還有著推動飲食文化的遠大目標。
當台灣街頭巷尾出現道地拿坡里披薩而不再侷限於美式披薩連鎖店,或是未來肉餐點如雨後春筍般推出,你我可能未曾察覺,對世界食材潮流有著精準眼光的食材供應商,其實是幕後推手。
從進口食材到辦披薩比賽
河洛的前身是從美軍駐台時期就開始經營的「大永食品行」,成立於1984年,專營進口食材,「我們第一個熱賣的商品是『樹頂蘋果汁』。」傅怡維談起這個打響河洛名號的招牌產品,笑說其實當時只是因為老闆娘喜歡就引進,後來市場大到直接在台灣生產,河洛才停了這個生意。
雖然這個起頭商品看似充滿機緣巧合,但傅怡維強調河洛引進的產品,都是靠雙腳跑遍國外食品展拚來的成果。河洛一開始主要代理美國食材,90年代後期隨著網路發達,開始認識更多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歐洲美食,於是在2000年將重心轉往歐洲,也正式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直至今日,無論進口數量或金額,河洛已是台灣最大的義大利食材進口商,年營額達12億元,其中義大利產品占比就達65%。
為能將產品更徹底導入市場,河洛嘗試過許多創新做法,像是8年前開始舉辦義式披薩大賽,甚至將台灣選手送去義大利參加世界大賽,話題性十足。漸漸地,台灣人除了美式披薩,還認識了正宗拿坡里窯烤披薩,餅皮內薄外厚有嚼勁、簡單搭上起司和番茄糊就很好吃。大家也終於發現,原來義大利人最痛恨在披薩上放鳳梨。
兩天300公里 找5公斤白松露
「光談買賣是沒有辦法做生意的,重要的是建立信任關係。」河洛產品遍及各大餐廳、超商、連鎖店,是他們從兩個業務一路到26個業務所跑出來的天下。
傅怡維也是業務出身,對維護顧客關係十分有心得。他說,與主廚打交道的方式,從來就不是抱著自家產品上門推銷,而是先做功課,了解餐廳的菜單特性,進而有話題和師傅聊天、博感情,「這樣你才會知道他們需要什麼食材,或是你有什麼好產品可以推薦給他。」
傅怡維的顧客服務做到一絕。他回憶,過去侯布雄大約每年10月會來台一次,某年卻提早到9月下旬,當時侯布雄餐廳的主廚緊張得不得了,由於白松露還在產季初期,品質尚不穩定,但不可能拿次級品給侯布雄使用,5公斤白松露訂單沒人敢接。後來是傅怡維跳出來,親自飛義大利,跟獵人開著車繞遍整座山,挨家挨戶、一顆一顆地買,兩天開了300公里,第三天成功帶著戰利品返台。
這趟採買真的是「純服務」,沒有任何利潤可言,但卻讓傅怡維與主廚建立起革命情感,之後幾乎每年都向河洛進貨。後來侯布雄餐廳即使換了主廚,彼此關係仍非常好。
把食材當高科技品管
從最基本的番茄醬、玉米罐頭,賣到窯爐、攪拌器甚至肉品熟成冰箱等器材設備。傅怡維說,河洛能成功的一項關鍵因素,就是倉儲環境與嚴格認證。
他表示,20年來河洛的倉儲空間不斷進化,從300坪倉庫開始,後來移至林口,擴大成1000坪、2000坪,到5000坪的挑高四層樓環境,還分列常溫、冷藏、冷凍以及恆溫恆濕等區域,空間與環境控管都大幅提升。
但河洛也曾因食材保存知識不足而吃足苦頭。在河洛最開始做麵粉生意時,傻呼呼地把麵粉放進一般倉庫,沒想到因台灣氣候濕熱,麵粉很快結塊變質,只好全數報廢。更捶心肝是,當時為了守信出貨,只好硬著頭皮重新空運8000公斤麵粉來台,運費都不知是麵粉的幾倍。
慘痛經驗轉化成河洛倉儲管理的能量,讓品管媲美高科技產業。傅怡維說,另一個契機則是來自大型連鎖餐廳的要求,希望供應商能有HACCP食品安全管制認證。河洛花了半年力拚認證,後續也開啟更多契機,如統一超商、星巴克與路易落等對食材要求十分嚴格的品牌,都成了合作伙伴。
無限可能的新戰場
經營進口食材,成功與否有時靠眼光、有時賭運氣,但傅怡維認為,能確實掌握世界流行趨勢,以及堅守自身理念,才是長遠經營的成功之道。
他舉例,河洛曾進口風味口感都一流的冷凍麵包,希望打進飯店buffet早餐市場,但飯店客人通常都抱有「反正吃到飽,麵包盡量吃」的想法,麵包消耗量很大;所以即使一個麵包成本只多2、3塊,但仍難受飯店青睞。這批冷凍麵包最後只好分送親友,結束這回合。
河洛也布局時下最流行的未來肉(Beyond Meat)。他指出,減少碳足跡、提升環保意識一直是河洛的企業理念,因此他為了未來肉布局許多年,直到去年與亞洲總代理商Green Monday接上線,今年開始代理經銷,並與全家超商、路易莎咖啡與各大連鎖漢堡店合作。
此外,面對「在地食材」這項顯學,傅怡維也樂見其成,強調這是中西合併的大好機會。他指出,餐廳使用在地蔬果當然很棒,但像一些歐洲調味料的風味無法取代。河洛有客戶經營牛肉麵店、水餃店,用的卻是義大利釀造的橄欖油和醋,二者結合反而更有意思,成為充滿無限可能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