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雲南聽聞「菌子火鍋」這道菜,是在麗江古鎮。那時,因在台灣野外工作期間感染了恙蟲病,抵達麗江後正逢潛伏期結束,症狀全面爆發,於是被緊急送入醫院。
如夢似幻 醫院裡的男子與菌子
不久,一名醫生帶著數位護士前來問診。隔壁床男子剛說完自己是外地人,醫生立刻逼問:「是不是在麗江吃了菌子火鍋?」男子點頭。醫生再追問:「是不是自己在山裡亂摘後煮來吃?」男子承認了。聞言,醫生便開始一連串的訓斥:「雲南的野生菌很多都有毒!也需滾水久煮才能入口!每年都有像你們這樣的外地人吃菌子中毒!造成精神錯亂的!」
待醫生一行人離去,為那名男子安排後續檢查,他轉過頭苦笑著:「女士,我們真有緣,同樣因為亂吃菌子的天涯淪落人啊!」不由得報以苦笑,勉強回應:「大哥,我是男的,你菌子吃多了」。
雨季再臨的痛風特餐? 雞樅土雞鍋
康復之後錯過了菌子盛產時節,當季過去,街頭巷尾難再品嘗菌子火鍋,若真想吃,也只能到專門飯店點用人工培育或冷凍保存的品種,價格不菲。
適逢下一個菌子季,到大理蒼山中尋找植物。那日陰寒濕冷,山中驟雨濕透衣衫,下山後仍冷得發顫。負責載送上山的張洪喜師傅建議,何不去吃碗菌子火鍋暖暖身子?
菌子火鍋這道菜在雲南乃至於全中國都很有名,人人都說這菜健康低熱量,火鍋湯口味充滿濃郁的菌子香氣與鮮甜。品嘗前需有一段等待,因許多菌子需經滾水祛毒,店家常以小鬧鐘或沙漏計時約二十分鐘,非得等到鬧鈴響或細沙漏盡,方能下筷。
車行途中,張師傅介紹:「這裡的菌子火鍋,通常以土雞同煮,不必再加他物。一鍋白飯配上各色菌子與雞肉,已足夠滋補美味。」聽著都不由得飢腸轆轆。到了店裡,待計時的流程一結束,開鍋的土雞菌子鍋香氣撲鼻,讓人頓時把在麗江對這道菜留下的可怕印象拋諸腦後。
土雞菌子湯裡,有真的軟韌的雞肉,也有軟嫩的雞樅菌(又稱雞肉絲菇)仿雞肉的口感,雞湯雞油鮮鹹,隨著滾湯跳動的枸杞,吃時替舌尖帶來驚喜的鮮甜。( 作者為台大森林所博士,著有《橫斷台灣》。)
本文為節錄內容,完整文章請訂閱《料理.台灣》。